刘以攀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国家意志。近年来,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育品德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把体育品德与“第二课堂成绩单”两个育人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程项目体系,充分发挥他们的育人功能,达到思想政治引领的作用。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由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与体育道德组成。[1]体育品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所指的体育品德是高职院校中体育组织形式发挥的德育作用及其育人资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是实现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等作用的第二课堂体系和制度。[2]本文所指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特指在高职院校范围内,第一课堂之外,由学校统筹管理和组织的育人项目活动。
体育品德的育人价值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宗旨具有密切的关系。首先,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与体育道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隐性和显性作用,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之一。其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具有规范与引导、激励与惩处、凝聚与辐射三大功能,[3]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育人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和素质拓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开设有文艺体育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共青团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同时,彰显了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作用和进行德育的价值。“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设计和实践总是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蕴含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尺度。这表明,其目的是学生的成长成才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本文提出把体育品德融入“第二课堂成绩单”,而不是体育课程或体育锻炼,一是在一般情况下,体育课程或者体育锻炼等以增强体质和传授技术为主,强调运动和锻炼,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形式,而体育品德强调体育的育人作用,是体育运动的精神和灵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体育品德的教育性较强,德育价值较高。二是从具身认知①的角度来审视,以身体运动为中介的教育活动具有环境开放性、身心统一性。这就是“具身德育”。②体育品德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融合,能更好地拓展育人的形式,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
融合的形式必须结合两者的本质、内容和特征来考虑,只是简单把两者相加难以形成耦合效应,甚至适得其反。体育品德的养成一般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融入体育课程、体育锻炼、体育竞训之中,当然也包括体育观赏,在观看体育比赛、体育电影中受到启发而把体育品德融入自身的形式。同时,体育品德由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和体育道德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学校体育里得到体现。体育品德的优势是通过身体参与具身认知各类体育活动中蕴含的价值。“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以第二课堂课程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育,并要求对可课程化开展的要进行课程化设计,在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制度体系。对不能形成课程的活动,要制定标准,严控质量。“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本质是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心,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通过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课程项目体系里明确了文艺体育,因此本文认为,把两者进行融合是有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体育品德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合的初衷是通过两者的融合更好地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两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应是育人。在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后,笔者认为,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可通过第二课堂课程化和非课程化两形式进行融合。把体育品德融入课程化的体育课程、专项运动技术、体育理论知识等。融入非课程化活动,如体育锻炼、体质测试、体育运动会、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欣赏、体育展演等形式。
《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中明确,对能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要在制定教学大纲,配备师资力量,规范教学过程,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化设计。体育品德融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结合实际,兼顾两者,拓宽形式,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价值最大化。
高职学生需完成108课时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育人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核心素养下开展。可见,国家课程标准给体育课程的育人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在体育课程要有意识地设计体育品德教学,达到育人目的。目前,高职院校学校体育除了体育课程,还包括体育竞训、体质测试、体育社团和体育锻炼。本文认为,体育竟训、体育社团的专业技术训练都可以采取课程化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其基本面是体育训练对象是有一点运动能力,运动潜质的学生,同时也是比较热爱体育运动的。在这类的训练中可以加入一些体育文化元素,如体育明星、体育电影、体育比赛、体育事件等,把德育嵌入其中。把学生引入具体的情境中,让体育明星的言行感染学生。体育社团涉及专业技能的,可由体育教师进行课程化设计,把体育品德育人元素融入其中。这一点上,其融合方法与体育课程的体育品德基本是一致的,可相互贯通。
《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出,对不宜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要规范供给标准,注重质量控制。
对于体育竟训的竞赛部分和体育社团的非专业技能部分,这类内容开放性、灵活性较强,具有多样性,可采用非课程化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体育竞训的竞赛部分可以运动会、小型比赛等融入体育品德。在运动会颁奖仪式中,可以加入升国旗仪式,结合颁奖嘉宾的言语鼓励,在庄严的国歌声和国旗升起画面中进行仪式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在小型比赛中,可渗透拼搏精神、规则意识和团队荣誉,以此教育引导学生。
在体育社团的活动中,可开展体育讲座、体育主题电影播放、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和体育竞猜等。如体育讲座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作体育明星、体育电影、体育文化方面的介绍,以此为契合点感染学生。播放体育主题电影,在文化活动中影响学生,如观看“女排精神”“我和我的祖国”“破门”等电影。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则是以身体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体验,在运动中感悟体育品德。同时,以聚合理论的角度来说,学生可以把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中的感悟和所想聚合在具身认知中,帮助自己体会体育品德。此外,可融合学校体育文化素材,把学校运动会、文艺比赛、课外体育锻炼、学生社团活动等融会贯通,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节,可在尝试和规划下形成一校一品体育文化,把体育品德贯通在“第二课堂成绩单”。
从课程思政角度来看,体育品德融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对学生思政教育形式的拓展,是思政教育实践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协同育人。对践行“三全育人”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无论是采用课程化的形式,还是运用非课程化的活动方式,体育品德的育人功能都具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关键是,如何进行体育品德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和实践活动中。这将是本研究后继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具身认知: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② “具身德育”简言之就是基于具身认知科学的德育,抑或建立在具身认知理论基础之上的德育。它是指身体经验同道德认知与判断等心理过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