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 李丽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304)
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介绍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加深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宣扬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介绍国家局势和政策的变化,培育学生的大局观意识,如《形式与政策》,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就业,如《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总体而言,各个高职院校都开始重视课程的实践效果,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可以促进高职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为止,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所使用的思政课教材是一样的。但从教育理念来说,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为主要目标,二者存在明显区别。但是至今没有出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设立的思政课教材。传统的思政课教材,内容具有普适性,但针对性不强,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政课育人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一些高职院校重工科重技术重科学而轻视人文道德心理教育,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不重视思政课的教育尤其是具体的实践活动,认为实践活动是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随意的减少课时。在面对检查时,只能敷衍了事,根本达不到实践育人的效果。此外,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活动经费有限,在设置活动之初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情况,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同学或班级参与,没有实现全面的普及,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的实践活动考核不具体,存在漏洞。虽然教育部规定必须有1个学分用于专科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案。而高职院校对这1学分也在不断摸索和实践当中,有的院校将这1学分安排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院校安排在校园实践中,有的院校安排在社会实践中,有的院校安排在专业实践中,考核的时间方式都不一样,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大部分院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以学生的调查报告或参观心得为准,由教师进行评判打分。但是教师并不能全面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评分盲区。因为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书面报告进行评判而判断不了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完成考核目标而对报告弄虚作假,彻底违背了思政课育人的初衷。
思政课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校园外在社会中实现的,比课堂教学复杂不少。但是一些教师缺乏对社会实践的合理安排和计划。在教务系统中,学校对实践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全凭教学老师自己安排。而有些教学老师是无法独立自己妥善安排好所有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因此一些教师将社会实践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实践时间和地点,而学生的能力有限,很可能使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此外,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足,不重视思政课的教育。由于学生在其他学习阶段就对思政课的一些教学内容有了解和接触,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过了,不用再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不理想。
首先,学校及教师要转变思路及理念,从实际出发,主动作为,坚决克服困难。要依托学校的校情、国情及合作单位,结合周边地区的社会实际情况,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要真的为学生谋发展,为社会谋福利。不纠结于面子工程,不执着于表面形式,摈弃掉短期难以解决的困难及投资成本大的项目,多为学生探寻更具有操作性,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
其次,要发挥教师教学育人的特色,保持教师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能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要凸显思政课实践活动特色的育人功能、优势,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及教师的作用。
之后,要注重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为了进行实践活动而进行实践活动。可将实践教学活动纳入到整个思政课课程建设中来,统筹布局,从小到大,从局部促整体,由此进一步地改革完善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建立起一个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考核评价更加全面的课程体系。
最后,要重视思政课的教学意义,以师生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将新的设想付诸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和提高,真正达到以研促改、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目的和效果。
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及个人要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政府及社会在思政课的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与帮助及扶持,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烈士陵园、展览馆时应当开放绿色通道、免除门票。学校要加强对高职思政课教材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内融入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建立起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有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学校和社会企业积极合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场所,降低学生实践的经费,提高学生的全面参与程度。
高职院校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占课程中比较大的比例,同时由学校的实验室、实训中心进行实践以及在社会的生产企业中进行岗位的实习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笔者将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安排并分散到第一至四学期,这样教师可以积极有效地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同学生们的专业情况相结合开展育人活动,不断强化职业特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在进行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对思政课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展思政课的实践课时,实践时间为第五至第六学期。两个学期的实践时间充足,学生可以真正地融入企业中进行学习实践。学生需定期向教师反馈实践情况,教师负责引导和跟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定期和实践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爱岗敬业、人际交往、创新创业、勤劳奉献和心理健康等情况,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保存,作为将来考核的一部分材料。在第六学期时,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活动,度过了适应阶段。这时笔者前往各个实践中心,实地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并帮其建立自信心,同时及时发现其不足并纠正其心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此过程中,笔者制作了对该生进行评价的调查问卷,分发给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由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该生进行评价,并进行存档保存。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合理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同时将实践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纳入课程体系中,更加重视学生实践的现实意义。
为了使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笔者摒弃掉只凭调查报告或实习心得进行考核的方式,而是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考察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而非实践的结果展示。考核的原则基于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重收获。笔者尽量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笔者将考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每月上交的月报。该月报形式不限、内容不限、核心为学生的实践情况、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成长和感悟。该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三分之一。第二部分为教师与实践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实践单位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以及由各个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回答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的打分评价。该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等。该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三分之一。第三部分为最终的实践报告。该报告格式内容不限,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以实践报告的内容进行展示。总之,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展示出来,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该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三分之一。在这种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下,实践活动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确保学生真的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学有所得,实现思政课育人的目的。
笔者在思政课的教学教育中,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于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成长。笔者在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后,完善了课程体系,改革了考核内容及标准,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做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和重收获,达到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