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玲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迎面而来。从1.0跨到2.0,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更宏观,总体方向更明确,积极推动“三全两高一大”建设,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重构教育生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推动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很显然,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应用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正处于从量走向质的过渡阶段,为切实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度,本文基于深度融合下课堂教学实践观摩,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思考。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规划》正式提出“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的理念,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与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整合”走向“融合”,从“课程”聚焦“教学”,在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全面优化升级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深度延伸到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当中,以达到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目的。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而在早期,我国学者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概念,其给出的定义具体阐述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何克抗教授认为,这个定义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不谋而合,并指出该定义包含的三个基本属性,分别为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唯有紧紧抓住这三个基本属性,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与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与实质,根本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促进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所下的定义为:在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知识传递的辅助工具和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多种技术要素有机并有效地渗透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以营造新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彻底实现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信息化人才的目的。
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互联网+教研系列活动”和“互联网+优课”教研展示活动等一系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网络教研活动得以有效推广和开展。其中,2018年9—10月,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网络直播形式展开了4场由9位执教教师进行的9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场课。2018年9月21日,由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的陈国柱教师和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的梁庆锋教师就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面积”例1的相同教学内容分别进行执教;2018年9月29日,由广东省佛山城区的夏嘉琪、钱庆华和沈文莉教师就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4的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听说、读写和综合的执教活动;2018年10月25日,由广东省东莞市的张春艳和卢巧儿教师分别就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的教学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执教活动;2018年10月31日,由广东省东莞市大朗第一小学的林细庆教师和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的刘占双教师分别就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温度”的教学内容进行执教。
4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中,9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有利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有效地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当中,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一般内涵。此外,9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上不同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上不同的巧妙运用,又突出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个性特征。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认真分析在融合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的教学结构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据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真正有效的深度融合。本文从上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实录出发,聚焦于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从教学主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1.教师教学责任的集成化与广泛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角色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取代,教师教学责任既是集成的也是广泛的。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基本职责就是完成知识灌输的教学任务。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师的教学职责不单纯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教学责任担在教师的肩上。而随着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的进程深入推进,时空统筹化、教学客制化、课堂社会化、学习组合化的特征愈发显著,一些教师容易形成职能依赖或放弃的错误观念,把教师本身的职能盲目依赖于信息技术,过度投靠于社会阶层,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弱化为简单的资源提供者、学习组织者、疑惑解答者和学习评价者,逐步软化教师的教学力量,使教师教学责任错误式地转嫁和推卸。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专业的教学功底,更要具备基本的技术应用技能、与技术相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持续性的行动研究能力以及反思与改进能力等。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要恰当保持“教书”与“育人”的黏性,把情操培育工作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周围的技术与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研发,发挥学习情感帮促作用,维持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欲求,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发展,做好创造性、情感性、启发性的工作,使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胜任力。
2.学生学习收获的显性化与隐性化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其学习收获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内化的主体。在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多维、多元的。学生成长的多重需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在动力,教育的价值不单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满足学生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认知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具有巨大的价值。
在深度融合过程中,须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心理念,关注学生细微的学习需求,切实把信息技术与教法、学法深度融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对学科教学的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教学服务,实现学科教学服务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促使师生双方形成相互尊重、共同探讨的强交互关系,在探讨中互相启迪、教学相长,在共融中不断发展进步。
1.对技术耐性与技术惯性的把持
技术耐性,即对某项新技术应用保持的时间忍耐度,变革教育教学须呼唤技术耐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并不是昙花一现、一闪而过的,不能走“技术快餐化”的邪路。技术应用的效益发挥最大化需要“耐性”,从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时间去努力思考、努力磨合,改进技术应用中的不足,使技术应用常态化、成熟化。而技术耐性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促使技术使用者获得技术惯性。
技术惯性,即对某项技术的使用形成一种习惯,变革教育教学须辩证对待技术惯性。技术惯性一方面促成了一种技术使用习惯,便于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变革学科教学与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惯性影响下对某项旧式技术的长期依赖以及技术使用者间的社群效应,逐渐僵化人们对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思维与方式,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上多借助典型简单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仍处于初级层次徘徊,机械流水式地套用某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对新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排斥和不适应感。因此,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忌走“技术保守化”的老路,正视新技术的教育教学适应性,勇于探索并善于将新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
2.对技术单一与技术泛用的认知
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师教的工具,又是支撑学生学的工具,对其融入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能促进学生认知、交流协作、情感体验与内化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富媒体技术等新兴的技术形态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带来强大的支撑力,容易使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育的本质模糊化,不知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更不知应用多少技术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对技术的单一性应用和广泛性应用认知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形态,这无疑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要有所造诣。所谓教无定法,重在用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施时,要充分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其独特性作用,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知识的融合点,精心设计学科课堂教学,让技术适应教学,保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黏合度,促进智慧教学发展,达到教师精准教学和学生深度学习的质性目标。无论是一种技术还是多种技术,归根到底要立足于教学需要,适度应用某种技术或多种技术,在融合过程中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的价值信息,促使教学实施张弛有度。
1.技术加持下对学科教学的适用性
在融合过程中,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最主要的,信息技术则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要厘清教学与技术的主次位置,切忌本末倒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的“拿来主义”观念,机械照搬其他学科的现成融合模式,不经思索地套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上,主观认为这样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了。那么,信息技术是否适合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当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是能够在相互渗透过程中有机协调的,技术应用是为教学服务,为提升教学效果而服务的。学科不同,课程目标不同,学科中的知识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也不同,因此,信息技术是否适合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是值得考量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时,要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提取出来,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学科教学的效能;同时要以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以清晰、规范、具体,易于教师进行观测和评价的表述方式呈现。总的来说,在把信息技术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时,必须立足于学科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结合本土教学实际,发挥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实施应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2.技术加持下贯穿于学科内涵的纵深度
诚然,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媒体的恰当运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少教师把整节课演变成单纯的课件演示课而忽视学科教学的逻辑思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形式而缺乏学科内涵,使得教学脱离学科教学大纲、脱离学科教学重心。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与特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时,要着重回归教学本质,深入学科内涵并内化到学生知识与情感体验中,贯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知识灌输。
随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布与落地,在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学科教学中,要清晰把握学科内涵的纵深度,依据不同学科的结构与特点,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把握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方向,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以世界为教材,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提取关键资源并进行整合,拓宽资源应用的可能性以启发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总的来说,在明确学科教学结构与特点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理性,为培育学生创新和合作能力服务以促进人的发展,使学生具备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交汇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但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有效驱动,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建设与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前景是明亮的,深度融合下的教学实践正日趋普及化与常态化。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应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具备教育前瞻性的领航精神与理念,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落实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寻求创新性的融合突破点与发展思路,实现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上升到稳定的高度。综上,在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必须与教育信息化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