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学具之浅见

2020-01-10 10:25:39刘海艳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具小学生数学

刘海艳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吉祥路小学 安徽阜阳 236600)

一、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的必要性

(一)现实意义上使用学具的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有条件限制的,比如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再好的课件也发挥不了作用,但学具可以随时使用,可以就地取材(拿个文具盒就可以讲长方体的知识),可以自制(有一张纸就可以做一个长方体),携带起来非常方便,也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孩子在家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为他们包办了一切事务,孩子们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在小学阶段多让孩子动动手,是有好处的,使用学具就可以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1]。

(二)资料数据显示使用学具的必要性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为22.78%,远远高于以前的数据,这个数字很值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上课时我们多用教具学具教学,至少不会加剧小学生的近视率。有人对湖南省长沙市小学生关于学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71.2%的学生认为使用学具对学习有帮助;47%的学生认为学具能“增强学习兴趣”;48.5%的学生认为学具可以“直观理解知识”。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使用学具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好处

(一)使用学具有利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转变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具体形象思维为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大多儿童认识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操作、感受、获知。然而,小学数学内容有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看看、听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一切都是陌生的。比如,我在讲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学生刚入校门没有接触到这些东西,脑子里没有具体的概念,我如果仅以说教的形式的告诉学生1、2、3、4、5等,他们会很迷茫,如果引导不好,孩子们只能机械地接受,会感觉到数学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利于对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引导孩子使用合理的学具,如铅笔、木棒等,让学生通过铅笔或木棒的数量去认识数字,再通过添加、减少木棒,以小游戏的形式学习加法、减法,孩子在玩中就可以理解加减法的本质,这样就可以全面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把抽象枯燥的数字学习转化为具体、形象、趣味性的学习,更有意义的是对学深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启蒙作用[2]。

(二)使用学具有利于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思维,他们喜欢探索,自主学习会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课题内容制作相应的学具,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又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意义,这个程中既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情感,同时,师生共同协作,有助于促进师生情感,学生会喜欢老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探索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认识事物的途径比较多,视野也比较广阔,但有些知识比较抽象,不是单靠了解就可以理解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具具体操作去验证,这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学具,让学生自己制定操作方案,有效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索能力的目的[3]。

三、使用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使用学具要做好准备工作

学具使用要想到预想的效果,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可以课前把所需的学具准备好,不至于在上课时手忙脚乱,保证学生都有学具可操作,提高学具使用效果。二是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因为在操作前,老师要讲明要求、步骤,学生只有听清楚才能不盲目、随意地活动,这样才能让课堂有序、有目标地进行,才能发挥学具使用的作用,反之,课堂乱糟糟的,就会失去学具使用的价值。三是老师要备好课,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控课堂。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引他们,不至于让他们因过多的失误而灰心失去操作的兴趣。对于完成较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让他们因完成操作而有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具的使用达到预想效果。

(二)使用学具要有度、要适时

不是所有数学课都要使用学具,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住一个度,学具使用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看教学目标要求,是否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是否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多或搞不清重难点地使用学具,会让学生有疲惫感,失去兴趣,所以,使用学具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切不可流于形式。

总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学具的存在与使用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正确、适当地使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掌握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既可以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体的特征,又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具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