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当贤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 广东东莞 523391)
著名教育家肖川先生指出:“如今的课堂‘想一想’多了,而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的‘思考’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既然“想一想”多了,为何学生的“思考”却越来越少呢?深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都少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越来越追求课堂上的“快思”和“浅层思考”,对深度学习的忽略,导致出现肖川先生所说的情况。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是近年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感知、理解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高。要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思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做什么事都追求快,如吃饭吃快餐,不管有没有营养;走路奔跑,不管安不安全;在学习上学生也同样,没有更深刻的想,只留于“浅层思考”;教师上课也求快,限定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连停下来慢慢想的时间都没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更应放慢脚步,给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更重要。学困生很多时候就差那么一丁点时间就可以把问题想出来,如果教师能给他们更多耐心和时间,让他们慢慢思维,相信,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会越学越好,越学越聪明。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慢下来,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等待,允许学生静下心来慢慢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甚至进入一种思考的忘我状态,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提高。正如著名数学家姜伯驹先生提到的:“数学使我学会长时间地思考,而不是匆忙地解答。”讲堂上的慢当然主要,但课堂的构建也不可疏忽。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直白地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趣、困难,不愿思考。对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场”,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想。一个好的“问题场”——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提高,请看下面的一个案例。
小数的认识:
上课不久,教师让学生展示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小数的例子:数学书上的价格,水果的重量,妈妈的身高……同学们找到了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对小数充满了好奇。在这样的情境下,对于要研究的小数问题就被教师创设出来了。围绕小数,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现把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整理如下:
1.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数?
2.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
3.小数的意义。
4.小数怎么读?
5.小数怎么写?
6.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小数呢?
……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成以下几个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数?
2.小数表示的意义。
3.小数读法与写法。
4.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围绕“小数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问题时,把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小数引入的必要性、意义、与整数的联系上,这也是学习“小数的认识”的几个重要方面。这个情境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情境,也把学生设定在情境中尽情思考、探讨,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要学的知识点都提出来,可以说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个情境的设计实在妙!
随着课改的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但许多操作都只是动手,不动脑,如此操作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激发孩子的思考是动手的目标,是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1]。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课前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卡纸。在新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要求学生分4人小组按学习单上的要求进行动手操作。要求如下:
1.请同学们沿着平行四边形上的高剪开;
2.把剪出来的三角形拼到平行四边形另一边,看看拼出怎样的图形?
3.拼出来的图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提示:面积变了吗?底和长相等吗?高和宽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
当学生完成这些操作后,教师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怎么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后师生共同合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确经历了剪、移、拼、比、展示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按照教师所设定的框框进行的,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看法和更深层次的想。其实,在授课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头脑的利用与开辟。如在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笔者认为,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通过怎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何要用此方法推导?还有别的方法推导吗?当孩子沿着高把平行四形剪开时,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沿着其他的高剪开会获得什么图形?剪开的图形如何拼成咱们认识的图形?若是不沿着高剪开会怎样?能拼出我们熟悉的图形吗?当孩子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后,我们最后指导学生对计算公式提出质疑和查验。如果学生每节课都能经历一个手脑兼动的过程,那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提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更要注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越动越聪明,越学越有智慧[2]。
教师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提问。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否则就会令孩子心生厌恶。笔者曾听一过节公开课,据统计,这节课教师提了一百多个问题,但很多问题在笔者看来都没有必要问。如:“同学们说对不对啊?”生答:“对。”这些问题提出来毫无意义,教师可以问“你为什么觉得这个答案对呢?”或“怎样才能确保这个结果没有错呢?”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激起孩子的思考。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少而精,尽量让问题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应付教师的问题而感到疲惫和失去兴趣,而是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进行思考,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高思维[3]。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面积单位:
教师在讲授“面积单位”这一课时,在新授环节只提了3个问题:1.经常使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这些面积单位有多大?3.这些面积单位有什么关系?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探讨,学生可借助米尺、1cm2的小方格纸、1m2和1dm2的卡纸,学生通过找、量、比、画、剪、拼等操作,发现了1cm2、1dm2、1m2分别有多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在新授环节,教师只提了3个问题,但这3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3个问题层层递进、层层深化,具有连续性和思考性,只有解决第1个问题才能解决第2个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思考。问题虽少,却是精华。
所以,问题的设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何苦煞费苦心设计那么多问题来问学生,倒不如设计几个紧扣本节课重难点的精华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静下心来进行长时间的思考,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教师有意地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走向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