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张国骏
《伤寒论》第243条曰:“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对于“食谷欲呕”,一般理解为胃中虚寒,用吴茱萸汤温胃补虚、和中降逆是正确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属阳明”“吴茱萸汤”“得汤反剧者”“属上焦”的理解,历代医家对此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故笔者对其梳理并解析一二。
冯世纶在《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提出“‘属阳明也’是后人加入或错简”[1],根据阳明病的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认为吴茱萸汤是治疗胃家虚寒,也就是太阴病,与阳明病无关。笔者认为此观点欠妥,理由如下:其一,根据《伤寒论》第179条“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可知第180条提纲证所说的阳明病是原发性阳明病,也就是正阳阳明,而三阳病中起病时没有呕逆之症,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呕逆的,最有可能是转属性阳明病。其二,新世纪(第二版)《伤寒论》教材指出,后世医家虽将此条文称之为阳明病的提纲,但就实际而言,“胃家实”是对阳明病热证、实证病机的概括,并不包括所有类型的阳明病。其三,《伤寒论》原文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和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中所涉及的阳明病,明确指出其病机是中焦脾胃虚寒,所以阳明病不仅仅只有实证、热证,也是存在虚寒证的。其四,笔者将原文282、283、277、248、279等结构相似、均带有“属”字的条文进行归纳,认为第243条的“属”字应理解为完全性归属诊断,即“现证纯属某经而与他经无涉的特点”[2]。综上,笔者认为此处的“属阳明也”实为属阳明病的意思,临床上明确疾病的诊断有助于后续的治疗,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宋版《伤寒论》中涉及到吴茱萸汤的原文共有三条,分布在阳明、少阴、厥阴篇中。除第243条外,《伤寒论》第309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关于吴茱萸汤的组成:吴茱萸贵为君药,用量为一升;生姜虽为臣药,用量为六两;人参为佐药,用量为三两;大枣为使药,用量为十二枚。一般认为吴茱萸汤所在篇章不同,临床所治病症亦不同,但言其病机则一,应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除了理论的分析,邱赛红等[3]亦通过实验论证了吴茱萸汤温胃止呕的作用。吴茱萸和生姜两药相配,发挥辛温散寒的功效。根据吴茱萸汤的功效,再结合《伤寒论》原文309条分析,可知吴茱萸汤并不能治疗少阴病重寒症,却仍使用了吴茱萸汤。相似的用法,还可见于《伤寒论》第307条的桃花汤、第310条的猪肤汤,均不能治疗少阴病,却仍使用此方治疗。按照《伤寒论》原文的顺序,分布在309条前后。结合临床思考,笔者认为此处仲景先师主要强调的是治疗疾病“标本缓急”的思想,这是中医治病的大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伤寒明理论》[4]中提及“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以逐其邪气”,若是患者服用任何汤药均会将其吐出,那么胃气如何施布药力?由此,当务之急便是能让患者将药服下,所以使用吴茱萸汤温胃降逆,止其呕吐。原则是固定的,但方法却是灵活的,除了服用治标之药外,亦可改变服用方法,少量频服等。学习《伤寒论》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方证相对,也要结合临床去思考,达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一种境界。
有将此条文视为鉴别中寒欲呕与上焦热呕的一种方法,《医宗金鉴》载:“得汤反剧,非中焦阳明之胃寒,乃太阳之表热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5]《伤寒论选读》认同此观点,亦解析为:“食谷欲呕,病位有中焦、上焦之分,证有寒热之别。”[6]若是中焦虚寒的呕吐,则用吴茱萸汤治疗。若是服用吴茱萸汤后,呕吐没有缓解反而加剧,说明上焦有热,应用清降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外,近代名医胡希恕将此条视为吴茱萸汤证和小柴胡汤证的鉴别法,在《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中指出“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暗指呕而不欲食的小柴胡汤证”[1]。 然而笔者觉得此观点有待商榷,《伤寒论》中的“主之”“宜”“与”“可与”的语气程度不同,在涉及到用汤药鉴别的相关条文,基本用的是“与”及“可与”等语气不太强烈的词,比如原文第100条“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亦或原文第148条“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等。以常理推之,对于完全肯定的治疗方式,才会用“主之”这种语气强烈的词。此外,小柴胡汤治疗疾病有“但见一证便是”的特点,临床上小柴胡汤的使用频率也较吴茱萸汤高,若是鉴别,为何不先与小柴胡汤,不差者,再与吴茱萸汤?故而笔者认为此条原文不适合理解为是介绍鉴别诊断的。
《伤寒来苏集》指出“服汤反剧者,以痰饮在上焦为患,呕尽自愈”[7],柯琴认为服汤反剧者是药已中病的好现象,笔者较为赞同此观点。《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脉。服吴茱萸汤后,因其辛燥之性,使寒涎从上而出,所以呕吐的症状加剧。无论是寒涎温散于内,还是涌吐于上,只要使邪有出路,疾病就可治愈,比如栀子豉汤治疗热绕胸膈的烦躁,就是使用吐法。
笔者查阅《古本康平伤寒论》[8],“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是属于注解范畴。亦查阅南朝秘本《伤寒论》[9]时,吴茱萸汤方仅见于少阴篇中。此外,在《经方实验录》[10]中记载了一则医案:若华女士突发头痛,干呕,服用吴茱萸汤后,头痛更甚,西医诊断为脑膜炎之类,最后用大承气汤下之愈。此亦属阳明病,但服汤药后病情加剧,病位并非在上焦,而在下焦。因而此句具有片面性,故而大胆推测此句亦可能非仲景所写,乃后人临床有感而加。
对于此处所谓的“上焦”亦引发了歧异,如《伤寒解惑论》[11]中指出上焦应理解为胃上口,并引《难经》原文,指出上焦就是胃上口,中焦是胃中脘,下焦是胃下口。然而笔者觉得,此说有断章取义之嫌。首先,《难经》原文“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应理解为上焦包括胃上口,并非特指胃上口。《灵枢·营卫生会》中亦指“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仅是涉及胃上口。不仅如此,前文已阐述过,“服汤反剧者”不一定属上焦,故而对上焦的争议并不影响此结论。
综上所述,原文243条应理解为:食谷欲呕,属于阳明病,为阳明虚寒,临床上用吴茱萸汤温胃补虚、和中降逆是正确的治疗方法,并非是用吴茱萸汤来鉴别诊断。若是服用吴茱萸汤后出现呕吐加重,可根据伴随症状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应是邪有出路,疾病向愈的指征,即所谓的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不必手足无措;若是病情加剧,亦可能是疾病的治疗方式出现了偏差,需要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