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伟 郭苇 林丽珠
1996年王永炎院士明确提出“虚气留滞”病机学说[1],指出因元气亏虚,气血相失,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形成气滞、痰凝、血瘀、经脉不畅等病理改变。虚气留滞理论的内核,是“郁虚相搏,虚气内生,气化乏力,气运不畅,气血津液等流动性物质发生瘀滞”,具有以虚为本,以滞为标,具有因虚而滞的动态病机特点[2]。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困扰广大癌症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发生率高达70%以上,具有发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一般大于6个月),不能通过休息和睡眠得到缓解[3],极大地影响了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尽管如此,针对癌因性疲乏,目前仍缺乏广泛认可和确切有效的干预手段。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治疗在CRF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对其病因病机仍然缺乏统一共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本课题组发现癌因性疲乏的病机特征契合“虚气留滞”动态辨证体系,本文从“虚气留滞”理论出发,探讨癌因性疲乏的病机特点以及“虚气留滞”病机对其治疗的指导意义。
“虚气”的概念,首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故令有形之地受无形之虚气,而生化万物也”,指风、寒、暑、湿、燥、火的天之六气;同时《素问·经脉别论篇》又指出“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认为“虚气”有上逆之象,它的运行不循常道,与阴阳失调有关。后世诸多医家对“虚气”的生理病理有诸多诠释,“虚气”存在气机逆乱和运动性特征,因此,不能等同于“气虚”和“气郁”。“虚气”可见于多个脏腑,具有气虚、气滞、气逆的特征,为气化不利,动力不足,运化不利,通道郁滞。“虚气”是因脏腑亏虚或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的内生邪气,具有虚实夹杂的特性。
“虚气留滞”一词,首见于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其言“虚者,时胀时减,虚气留滞,按之则濡,法当以温药和之。”指出了因虚而滞,由脾胃气虚导致脾胃气滞,后世针对“虚气留滞”导致的脾胃虚痞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方药体系。“留滞”乃因“虚”而成,主要包含了气滞、血瘀、痰凝、经络不畅的病理过程。“虚气留滞”病机是基于“气—血—津—液”辨证系统提出的,为中医虚实病机理论提供了思路,主要强调以虚为本、以滞为标,具有因虚而滞的动态病机特点,“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相互裹挟,推动疾病呈现螺旋式发展。其应用可延伸到脑血管疾病[4-5]、冠心病[6]、抑郁症[2]、代谢性疾病[7]等多个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具有“虚气留滞”特征的共同病理环节。
癌因性疲乏在中医学中属于“虚劳”范畴,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病机,表现为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失眠或嗜睡,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知能力下降,悲伤、易怒等症状。虚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正虚”,人体正气不足。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壮人无积,虚则有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亦曰:“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得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癌因性疲乏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脾虚失运,肝失疏泄,肾精失养,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虚气”内生,正气不足。同时,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癌毒消耗、化疗、放疗等“外邪”作用,进一步损伤正气,以致生化乏源、气血虚损。
在“虚气”内生的基础上,气血津液运化输布失常,进而形成气滞、湿聚、痰结、血瘀、瘀毒等邪实“留滞”。因元气输布失常,影响及血,导致血虚血瘀,可见面唇色淡或青紫,心悸失眠,肢体麻木或疼痛;或影响及津液,水液停蓄,成痰成饮,以致胸满咳嗽、痰多喘促,或脘腹胀满、嗳气食少,或肢体浮肿、沉重胀痛等病症。《医方集解》曰“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虚则鲜有不滞者”,虚气裹挟有形之物,如气血津液等,以致痰湿、瘀血、毒结。其中,“痰”“瘀”在癌症患者邪实留滞中具有突出地位,痰邪是导致积聚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正如“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肺失通调、肾失温煦,均可致三焦气化不利,水饮聚而成痰。因气血运行郁滞,久而成瘀,从而导致血瘀、痰瘀等兼夹病证。
总体而言,癌因性疲乏以“虚”为本,“留滞”为标,“虚”而鼓动无力,积而成郁,痰浊瘀毒内生成“滞”,导致病情的发展。
在中医学中,情志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统称[8]。情志乃五脏气化而生,《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七情太过或不及,伤及于气,扰乱气机,久不得舒,内应脏腑受损而内伤,这是当今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圣济总录》云“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荣泣卫除,谷气不治,故气血干涸,不能营养肌肉”,情志内伤,始之于气,首先影响体内气机失调,进而伤及内脏,影响先后天气血化生,肌肉无以充养,从而致“虚劳”或“痿证”。《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肝气不舒,脾虚气滞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往往多见情绪低落、易怒、纳差,腹胀,疼痛,舌苔白或白腻,舌底脉络曲张等症状,与肝气郁结,脾虚不运证候相符,脏腑气机失调也将进一步加重疲乏的发展。
“虚气”在癌因性疲乏的病机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癌症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并贯穿其发展始终。早期以脾气亏虚、肝气郁滞为主,病久则伤及肾阴,以致气阴两虚。这里要强调的是,“虚气”不等同于“气虚”,还包括气机郁滞、气机逆乱的现象,以致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癌毒则易于郁结留滞,在气失固摄的情况下发生转移,流窜停留于它脏,导致疾病进展,进而加重疲乏。因此,“虚气”是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癌因性疲乏的病机较为复杂,以本虚标实为特点,其中,脾虚是疾病由实转虚的关键病机,气郁是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产物出现的重要环节[9]。张永慧等[10]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通过对所采集的200例CRF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四诊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肝气郁结证、脾气亏虚证、肾阳虚证、脾胃阴虚证、寒湿困脾证、肺气亏虚证等6个证候分型。结果显示,脾气亏虚证出现率最高(占35.2%),其他依次为肺气亏虚证(占22.7%)、肝气郁结证(占14.47%)、寒湿困脾证(占11.51%)、肾阳虚证(占8.88%),脾胃阴虚证出现率最低(占7.24%)。脾气亏虚、肝气郁结、肺气亏虚等证型普遍存在气虚、气逆、气滞等“虚气”病理表现,进而导致湿、痰、瘀等“留滞”病邪,这也佐证了“虚气留滞”理论在CRF患者证型分布中的适用性。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往往偏向于“滞”,滞而不荣,虚而更甚,“滞”与“虚—郁”形成负向反馈调控,与“虚气留滞”的动态辨证体系不谋而合。
根据癌因性疲乏的病机特点,辨治思路宜以“培元补虚、开郁通滞”为基本治则。培元以“补脾气、固肾气”为先,开郁以“怡情志、调肝郁”为要,通滞以“祛痰瘀、散结滞”为重。结合脏腑辨证,时时注意补脾气、宣肺气、畅气机,标本兼治。
健脾以“补虚”,疏肝以“开郁”。癌因性疲乏患者多存在肝气郁结、脾虚湿蕴。《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肝者,罢极之本”,“罢极”具有疏泄、调节之意。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读医随笔》曰“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肝失疏泄则气机失调,必然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筋脉失养而产生疲劳乏力。而脾作为“后天之本”,居中土,主运化,主肌肉,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若脾气受损,中气不足,则气化失常,“中焦受气取汁”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四肢肌肉失养而见四肢乏力。张仲景治疗虚劳病以“建中”汤主之,亦有注重调理脾胃,建立中气之意。
肝与脾生理上紧密联系,病理上也极易相互传变,张仲景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为后天之本,脾气旺则五脏强,欲肝脾同治当从疏肝健脾,调肝养血入手,兼顾行气解郁,利湿化痰。因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常者,以疏肝行气解郁为主,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因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者,以补肝柔肝养血为主,补肝汤加减;若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宜甘温扶脾,培元补中,以小建中汤加减;若脾虚生湿,肢体困重者,宜运脾化湿,以参苓白术散加减。
癌因性疲乏的脏腑传变规律,初期以肝为主,中期以脾为要,后期可及心肾。在证候要素方面,初期以气郁、气滞为主、痰湿为辅;中期以痰湿为主,可见血瘀;延及后期,气郁不畅,痰瘀内生,胶结互损,损气伤阳,日久伤肾,故以肾气不足、气血亏虚为主。因此,疾病初期,当疏肝健脾、化痰祛湿;疾病中期,当健脾补气,活血祛瘀;若至后期,则以补肾温阳、培元固本为主要治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提出“虚”“痰”为癌症发病的核心病机,形成了益气除痰、理气散结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研究团队开展了多项应用益气除痰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益气以补虚,除痰以开郁通滞,这在治法上与“虚气留滞”病机相契合,临床应用益气除痰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疲劳疗效显著,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1-13]。
Li Chen等[14]采用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通过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选择患有癌因性疲乏且满足中医肝郁脾虚辨证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服用疏肝健脾颗粒剂8周,随访12周;观察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患者Piper疲乏量表、ECOG体能状况、肝郁脾虚中医证候量表等,结果发现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焦虑抑郁状况、体能状况,降低肝郁脾虚中医证候积分。此外,韩国Jong Soo Jeong等[15]采用传统医学中经典方剂Bojungikki-tang(补中益气汤)治疗癌因性疲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因此,基于培元补虚、开郁通滞为主要治则的临床研究或者方药应用,在多项癌因性疲乏研究中均取得良好疗效,这些临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虚气留滞”病机的临床应用价值。
癌因性疲乏具有正虚—气郁—留滞的病机发展特点,“虚气留滞”创新病机理论不仅契合癌因性疲乏的病机规律以及证候变化,还可以动态、系统地指导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实践,并避免证候分型治疗模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