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0-01-10 06:35:54毛贵军
课外语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日记教师应语文课堂

毛贵军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丹曲县南峪乡中心小学,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创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语文课堂的改革,及时转变课堂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民主、和谐和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建立有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要想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集中精力创建民主、和谐与轻松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轻松地接受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使课堂焕发活力。要想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教师要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充分发挥个人魅力,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一板一眼的教学相比,教师和蔼可亲地去讲课更容易感染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当然,塑造和蔼可亲的形象不是一种矫揉造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教师应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个人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乐于学习。其次,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氛围是否和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改变自身角色,从“权威”变为平等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借助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

多媒体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对促进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确实,多媒体具有自身的优势,例如能够集成文本、声音、图片等,可以使课件更加丰富,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造,尤其是在一些古诗词的学习中,因为诗词非常注重意境,如果能够将诗词中的意境还原,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氛围,也加深了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理解,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意境:明月之夜,诗人立在船头,向南眺望,青山、绿水、田野、江岸等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浮现出来,这一情景引起了诗人的无限乡愁。这样,借助多媒体,降低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难度,自然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因为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身心和学习两方面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建立一种积极活泼的学习环境,因为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可以相互学习,锻炼合作意识。总之,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建立积极而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詹天佑》一文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由于本文具有积极的讨论价值,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要求学生积极查阅有关詹天佑的事迹,然后按小组汇报詹天佑的信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每个小组肯定会在业余时间加强沟通,为每个成员分配特定的任务,一些学生上网查阅信息,一些学生浏览书籍等。这种形式极好地增强了学生协作学习的热情。接着在讲到第五、六自然段时,老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讨论“人”字形路线的具体画法以及为何要设计成“人”字形。小组讨论后,老师可以让小组的两名成员到讲台。展示“人”字形路线的画法,一位学生解说,另一位学生演示火车上山的过程,其他学生就汇报小组画的“人”字形草图进行讨论。如有疑问,他们可以提出质疑,然后请报告的组员进行解释和回答,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画“人”字形路线,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总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基于讨论的协作式学习,可以建立有效而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小学生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有效地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建构有效的课堂过程中将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进行知识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

例如在学习“习作:写日记”部分时,由于日记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该部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亲近大自然,鼓励学生记录他们每天所见和所想。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或者网络上的优秀日记,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认为这篇日记写得好不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出这么棒的日记呢?”在互联网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或其他精美的日记,然后问学生:“你们认为这本日记好吗?那么我们怎么写这样一本好日记呢?”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老师可以引入“善于观察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教学主题,最终鼓励学生逐步发展自己在生活中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可以勇于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已全面开展,小学语文教师的定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适应这种变化,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角,而老师则是引导者,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实现小学高效的课堂构建,使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日记教师应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新体育(2016年9期)2016-09-07 10:11:42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