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战强,刘长春,李鹏伟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牧业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母猪繁殖力是反映规模化猪场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体现,也是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利用母猪自身性成熟早、多胎高产的特性,科学饲养管理母猪,充分考虑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各种因素,以提高规模化猪场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引种前要充分调查各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种猪的质量情况,必须从经过详细调查了解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种猪,重点考察种猪场的资质水平、生物安全执行现状,查看免疫记录、防疫措施、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引进种猪的猪场必须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出境手续证等资质性证件,种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查为阴性,猪瘟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圆环病毒等繁殖障碍性疾病要有相应的免疫程序接种记录,蓝耳病为阴性或蓝耳病的毒株类型与本场的毒株类型相同。
引种前应做好引种计划工作,要确定好引入的品种、体质量、数量、时间、引种批次、引种交通工具及引种所需各种手续等。特别是引种前调运种猪的交通工具必须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承担,按照引种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引种路途中要事先准备好调运种猪所必需的各种物品,如饮水、营养品、药品、消毒液等。种猪到场后的隔离与饲养要科学合理,避免路途中感染疫病和应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查看引种个体系谱、结合种猪自身外形体质进行严格选种。进行纯种繁殖的猪场,应选择相同品种但无亲缘关系的公、母猪相互交配;生产杂种母猪的猪场,应选择经过配合力测定或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杂交效果较好的杂交组合所需要的品种,与公猪进行配套生产;生产商品肉猪的猪场,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二元或三元杂种母猪进行生产。健康符合种用的后备母猪应该食欲旺盛,能够正常发情,体质结实健康,四肢端正,活动良好。背腰平直或略弓,胸肋开张良好。乳头6对以上,并且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内凹乳头、外翻乳头等畸形。阴户大小适中无上翘。
后备母猪是猪场繁殖后代的基础资源,后备母猪培育的好坏将影响终身的繁殖和泌乳,最终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后备母猪的培育应通过限量饲喂和加强管理来实现。通过对后备母猪实施限量饲喂来控制其生长速度,避免身体脂肪沉积过多造成体质量过大而影响繁殖性能。后备母猪育成阶段日粮供给量应占其体质量的4%左右,70~80 kg阶段日粮供给量占体质量3%~3.5%,全期日增重应控制在300~350 g。后备母猪年龄在8 月龄左右,体质量控制在110 kg左右比较合适。在后备母猪的管理上,饲养人员应经常接触后备母猪,利用称量体质量、饲喂等时机进行口令、触摸亲和训练,严禁打骂猪只,使猪只愿意接近人,便于将来采精、配种、接产、哺乳等繁殖操作管理。引进品种或含引进品种血统较多的猪种(系)主张8~10 月龄、体质量100~120 kg、在第2 个或第3 个发情期实施配种;地方品种猪6 月龄左右、体质量70~80 kg时开始参加配种。后备母猪配种使用前2 w 左右安排进行观摩配种训练。每天圈舍要保持清洁卫生,保证适当的光照时长,并做好平时的疫苗接种和驱虫保健工作。
母猪配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受胎率和胚胎的数量。
母猪发情鉴定工作是做好配种工作的基础。准确判断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需要通过观察阴门颜色、状态变化、阴道黏液黏稠程度、静立反应检查结果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来确定。实践证明,母猪阴门的颜色由潮红变成粉红色,阴门水肿状态稍有消失出现轻微皱褶,阴门较干;阴道流出的黏液由稀薄变成黏稠,用医用棉签蘸取黏液,其黏液不易与阴道口脱离,拖拉成黏液线;同时鉴定人员双手用力按压母猪背腰部,母猪站立不动,出现神情呆滞、两腿叉开、尾巴自然上举或甩向一侧;接受公猪交配,说明此时最适合配种。
保证优良的精液品质是配种工作的关键。优良的精液品质受品种、年龄、营养、管理及疾病等因素影响。根据对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三品种种猪睾丸、精液品质发育规律及相关性研究表明,种公猪睾丸随着日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萎缩的趋势,年龄在3~3.4 岁左右时睾丸增大达到最大程度,之后则逐步萎缩,精液的整体质量也是随公猪年龄的增长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杜洛克公猪年龄在700 日龄时需要在饲养、采精等各方面管理上进行调整以减缓其精液质量的下降速度。根据对巴杜公猪不同月龄精液品质分析表明,19~24 月龄公猪的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月龄段,且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其他月龄段;24 月龄之后采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缓慢下降,而畸形率则逐渐上升。由此可知,选育公猪时建议重点选留睾丸较大者,其饲养和利用的年龄不超过3 岁,3 岁之后需要淘汰处理,否则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胚胎数量。通过对公猪日粮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饲料添加剂等营养物质进行调控,可以有效改善种公猪的精液品质。根据美国NRC 种猪饲养标准规定,种公猪日粮中蛋白质添加量一般为14%,赖氨酸为0.51%,矿物质中钙为0.75%,总磷0.75%。
在后备公猪管理上,年龄在6 月龄左右、体质量70~80 kg 时应实行单圈饲养,单圈饲养每头公猪所需要面积至少2 m×2 m。每天要有1~2次的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为1~2 h,每次运动里程2 km。实行人工授精的猪场,应在公猪使用前进行充分的采精训练。公猪在使用前2 w左右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以后每月要进行1~2 次精液品质检查。对于精子活力0.7 以下、密度1 亿/ml 以下、畸形率18%以上的精液不宜进行人工授精,限期调整饲养管理规程,如果调整无效应将种公猪淘汰。青年公猪应定期进行体质量测量,便于掌握其生长发育情况,使公猪在16~18 月龄体质量控制在150~180 kg。通过定期精液品质检查和体质量测量,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公猪营养水平,有利于公猪的科学饲养和使用。每天应刷拭猪体5~10 min,有利于“人猪亲和”便于使用和管理。为了减少热应激对公猪带来的不良后果,避免在烈日下驱赶运动,猪舍和运动场有足够的遮光面积供公猪趴卧,天气炎热时向床面洒水或安装通风设施,并且注意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
疾病是直接影响种公猪健康和精液品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传染病中潜伏期及康复期带毒的种公猪,其精液中携带病毒进行传播,不仅影响母猪的受胎率,而且给养猪场带来了更大的潜在危害。据研究表明,对2015~2016年云南省某地区种猪场送检的50份精液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 型(PCV-2)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2%、8%、4%、2%,总阳性率为20%。对江西省部分猪场的209 份种公猪精液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 型(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阳性率分别为14%、51.72%、55.38%、9.52%,其中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最高为34.38%。因此,种公猪应根据本地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定期对种公猪进行血清检测,随时淘汰阳性者和进行免疫接种。每年至少进行2 次驱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选用药物种类和剂量根据寄生虫种类而定,防止中毒。
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相对于本交配种方法而言,无疑是有效提高母猪受胎率的重要技术方法。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不同的人工授精技术对母猪的繁殖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据研究,猪定时输精技术与传统输精技术相比,可大幅提高母猪利用效率,是养猪生产中简单有效的繁殖管理方法。母猪子宫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相比,不仅可以有效保证母猪的繁殖成绩,而且可以降低输精量及输精次数。但要使母猪子宫深部输精法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工授精全程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二是授精管插入子宫的位置要准确;三是输精技术要娴熟精湛。
营养物质对妊娠母猪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后期的快速生长影响较大。整个妊娠期饲养本着“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喂原则,既要削减妊娠期间的饲料量,又要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妊娠母猪的日粮喂量应根据母猪年龄、胎次、体况、体质量、舍内温度等灵活掌握。对于七、八成膘的经产母猪其妊娠期间在采用限位栏饲养的基础上,其饲喂量为妊娠前期2 kg 左右、妊娠中期2.1~2.3 kg、妊娠后期2.5 kg 左右。青年母猪可相应增加日粮量10%~20%左右。整个妊娠期间母猪的增重控制在35~45 kg,其中前期一半,后期一半。青年母猪第1个妊娠期增重达45 kg左右;第2个妊娠期增重40 kg左右;第3个妊娠期以后增重35 kg左右。管理上充分满足妊娠期间母猪的运动量,通过增强体质防止产前难产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改进猪栏设备设施来完成。同时,妊娠舍要保持安静、卫生、清洁,地面不过于光滑,要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冲刷,有利于母猪出入。圈门宽度要适宜,防止出入挤撞。舍内温度控制在15~20 ℃,注意通风换气,防寒防暑。根据本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在妊娠后期进行免疫接种、驱虫和保健工作。
在保证母猪有效产仔数的同时,提高母猪利用率是提高其繁殖力的重要途径。影响母猪利用率的主要指标是母猪的繁殖周期,有效缩短繁殖周期就可以提高母猪的利用率。缩短繁殖周期的主要措施是早期断奶和提高母猪情期配种率。
做好母猪接产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仔猪出生成活率。要做好母猪接产工作,需要做好产前准备和分娩接产工作。在母猪预产期到来的前1 w 要准备接产所需的各种物品,包括难产器械等,根据母猪产前分娩征兆变化随时做好准备接产工作。
实施早期断奶技术,需要猪场从设备、营养、管理等多方面满足早期断奶所需要的条件。实践证明,适时早期断奶技术不仅能促使母猪尽早发情配种,提高繁殖力,而且还可以促进仔猪断奶后快速健康生长。实施早期断奶技术,设备上需要每天满足仔猪生长所需的生理温度和卫生环境,减少环境对仔猪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营养上除充分满足母乳营养供给以外,代乳品、开食料要根据仔猪消化道的生理特点及需求合理供给,为早期断奶打下良好的基础;管理上更要重视疾病的预防,在实施有效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外,可添加使用绿色保健生态制剂。
在实施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同时,为了促进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配种,哺乳期间要密切观察母猪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特别是防止由于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不良后果。当然,母猪的健康状况受猪舍营养、环境、疾病等多种复合因素影响,但营养因素对母猪影响最大。合理的营养物质供应不仅能提高母猪泌乳力,保证仔猪的成活率,重要的是能保持母猪适当的膘情,大大减少哺乳期的身体消耗,为断奶后及时发情配种创造良好条件。哺乳母猪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饮水供给,保证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饲喂上可以采用增加饲喂次数、补充能量饲料添加剂来提高母猪的营养需要,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管理上应重视猪舍良好环境条件,保证冬暖夏凉、清洁干燥;疾病预防上要做好平时的健康观察工作,及时防治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胃肠道疾病,定期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和驱虫保健工作。
母猪繁殖力是衡量规模化猪场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可通过合理培育后备母猪、加强母猪配种工作、科学饲养管理妊娠母猪、提高母猪利用率等综合技术措施来实现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力的目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