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宁 吉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在世界文化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竞相迸发之时,如何使中华民族的国学文化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立足已成为重大议题。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大潮中找寻自我、定位自我,为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为激发国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国学经典文化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新课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让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而国学教育恰恰符合以德育人的价值指向。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奠基阶段,对儿童整个成长过程至关重要。将国学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其从小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有利于其增强民族认同感,更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整体来说,各教育主体对国学教育实践的态度基本由活动初期的反对、不赞同逐渐转变为认同和支持,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阻力逐渐减小。首先,国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已由前期的依靠政策引领、政府机构推动,以及学校品牌办学需要,逐渐变为依靠国学教育自身优势推动。其次,在国学教育开展初期,大部分教师往往是因为学校政策和制度的约束才投入这项工作,加上缺少物质性激励,以致国学教育发展不足。随着实践的发展,教师们的态度发生了分化,有的教师认识到国学教育对学生人格养成的协助,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课堂、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渗透国学知识。各教育主体对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基本认同,也能予以支持和肯定。不管是表面认同还是内发认同,这种态度的转变对国学教育的长期发展都是有益的。
在小学国学教育发展初期,各小学内很少存在专门的国学教师,大部分国学教师都由语文教师兼职担任。现阶段学校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做国学教育推广,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会采用国学文化讲座、远程研修、高校教授培训等形式。但大部分国学教师对国学教育仍是浅层次了解,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国学知识欠缺,国学素养不足,常常会指导乏力。不可否认,一部分教师已经注重自身的国学素养提升,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国学知识,即使学校没有要求,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国学文化鉴赏。一些教师不一味追求即时的、短时间内的回馈,注意国学经典对学生养成习惯、培养意识的重要意义,会在班级管理时,引用《道德经》《论语》,进行道德礼仪的渗透。
目前各小学均关注各类教育资源、教材的完善和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由于部分小学已经将“国学文化课”列入学校正规课程体系,所以教材的编制迫在眉睫。2016年,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9月23日,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受理传统文化课程教科书报审的通告》,面向全国受理教科书申报,最终出现了小学五个版本的教材。“一纲多本”,各地市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总的来说,如今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小学国学教材走向教育部门统一征订和学校自主研发双向结合的道路。在内容范围上,也改变了原来局限于《论语》《三字经》等蒙学读本的情况,开始有意识地增添“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吕氏春秋》等道家内容,以及《战国策》等史实内容,目前形成一套以儒学为主、以诸子百家学说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教材体系。但是,仍存在难度不适宜、知识性强而德育性差等局限。当前,各小学国学教育评价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小学的国学教育评价以量化评价方式为主,用学生背诵的数量来衡量国学经典教学的质量;虽然也存在写国学研学感悟的评价方式,但操作并不完善。总体而言,在当前知识为主导的小学国学教学评价中,存在一些错误倾向,没有明确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
目前,人们对国学教育理念的认知出现了一些偏差,一部分人将国学文化片面地理解为儒学,或简单地将国学教育认为是古诗文和文言文学习,使得国学教育难逃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1]当前,人们对国学教育认知的种种错位,究其根源是没有把握小学国学教育对个体和国家民族的真正价值,没有认识到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才是国学教育实施的主旨所在。
在品牌教育的遮蔽下,国学教育的实践越发形式化,尽管现在小学开展的国学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片繁荣的表象,但实际实施模式却十分简单。目前,大部分小学发展国学教育以开发校本课程为主,将国学教育课纳入常规课程体系中,实则在日常教学中,这些校本课程往往有名无实,甚至成为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附庸。随着研学旅行等新形式的兴起,不少学校构想将国学文化开展到“行”的层面上,但由于活动经费、学生安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学校举行研学旅行的频次过少,周期不定,往往会使学生的国学之旅成为一种观光体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还进行了许多其他尝试,例如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组织国学社团、开展传统文化文艺汇演等,但常常由于参与度不高、活动组织随机性大、活动反馈不及时,而偏离活动组织初衷。
在国学课堂中,过于守旧和僵化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又回归到语文课的形式,原本内容丰富的国学修养课变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知识,而轻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体悟。[2]
小学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蒙以养正。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国学素养缺失,使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变得僵化和肤浅。小学里专门从事国学教育的专职教师寥寥无几。目前,我国高校很少设置国学专业,导致国学教育专门人才极度稀缺,这种职前培养的缺位才是主要矛盾点。除了职前培养的不到位,国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更是随意松散,学校对国学教师的在职发展不甚重视,对其整体成长缺乏有序的培训计划,都造成了教师国学素养不足的现状。部分教师可能具备一定的国学经典知识,但却不具备将之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能力。
当前的小学国学教育几乎没有专门、成型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比较随意,评价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教师将评价内容简单界定为背诵古诗文的数量、书面检测的准确度。国学教育评价最终变成一个个具体的量化成绩,导致相关的教学只关注古典文化的知识传授。教育评价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行的评价系统无法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无法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效果的不理想成为阻碍小学国学教育施行的一大羁绊。
国学教育是一种关乎个体发展一生的人性教育,它不同于普通学科教学,并不追求即时反馈和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学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在课表上增加一门课程,也不是随机组织一些主题活动。若想国学教育在小学阶段切实实施,亟须对当前实施困境进行理性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宏观上来说,各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将国学内容置于当前的课程架构中,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国学活动,统筹运用多方教育资源。目前,我们可以从课程教学、主题活动、文化浸润、网络平台这四个大方向具体考虑国学教育的生长。课程教学是发展教育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可以采用渗透式课程与专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不同的方式,需对国学教育课程做一个长期整体的规划。开展国学经典主题活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中接触和研习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还可通过成立国学社团、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国学,或者组织国学经典诵读、国学历史剧展演、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文化浸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更像是一种隐性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创造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例如将校园内的标语换成贴合主题的诗词,在校园基础设施中,加入国学元素。此外,各小学可以统筹各方教育资源,借助网络手段将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国学网络教育平台,使学生能在校园外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家长有效地参与教育过程。当前,各小学应积极开发国学教育实践形式,形成以课程教学为引领,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文化浸润为基础,以资源统合为载体的多元形式的小学国学教育实施模式。
缺乏明确的内容指向和有效的操作引领,使国学教育在小学的实践步履维艰。教学内容的筛选,要涵盖广泛。首先,要集各家之言,包括儒、墨、道、法等名家学说,做到不分阶级、不分派别,选取国学经典中最能代表先贤智慧的内容。其次,要注意对传统学说进行有效的甄别,将一些腐朽、落后的内容排除在外,挑选对当今社会依然适用的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最后,要选取国学经典中既符合人类发展总体进程又合乎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容。于社会而言,要选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文明相契合的内容;于儿童自身来说,要根据“童蒙养正”的宗旨选取国学典籍中有关道德礼仪、利于人性培养和社会态度形成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其能产生对国学经典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内容的呈现,需要立足于现代语境和现代文化背景,对国学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重组和设计。首先,要着眼于整体教学规划,保证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其次,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现状,可以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始终保证教学内容的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最后,对国学经典要以摘选为主,不求全文呈现。[3]
国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职前培养和在职培养,而职前培养是解决困境的根本之策。职前培养阶段需要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为国学教育师资培养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在高校设置专门的国学专业,在学制、培育模式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做具体说明,从顶层设计上提供保障,并将这些国学专门人才有机分配到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第一线。[4]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加强教师自身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内在自觉,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学经典文化,探寻国学意蕴。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开展国学文化专项培训,也可在“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中增加国学经典文化的相关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跨学科、跨学校的国学共享机制和平台,便于教师培训。[5]学校可倡导教师读经典、诵经典,提高教师的国学文化储备,采取灵活形式将国学培训与教师实际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国学教育展开多视角的课题研究,形成一种以教促学、以学导教的理想状态。[6]
小学国学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着眼于学校整体,形成班、级、校三位一体的布局,长期而系统地关注个体生命的体系建构。首先,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掌握程度等做全面性的考量。其次,要进行全过程评价,既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把握,又针对全校各学段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最后,要进行全员性评价,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评价标准,也要有面向部分对国学文化兴趣高涨的学生的评价标准。总的来说,小学国学教育评价要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