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好 吕红波
([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7)
大学英语课程是目前国内高校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的一门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最初的单纯关注学生语言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综合外语文化素质以及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逐步细分为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教育等,这种改革与转变是与国家的外语人才培养需求紧密相连。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是既符合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又符合广东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
(1)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是符合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及发展要求的。构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同样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反拨效应。
(2)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通过构建多语种课程及英语拓展类课程群,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改善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由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课时多,班级人数多,课程内容重复率高,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疲惫耗时的“体力”劳动状态,如果自身危机意识不强,很容易随波逐流,个人专业化程度就会逐步降低,构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升。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实施方法为新生入学后,根据高考英语成绩以学院为单位或专业为单位初步分为三个层次,开始第一阶段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每学期结束,根据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成绩及期末课程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的综合评定成绩进行重新分班,使学生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提高阶段学习,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开始选择接触拓展类课程。
鉴于社会对于毕业生英语的需求,在开设传统的听说读写类课程的同时,不断探索开设各类专门类英语课程,供英语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大学英语必选课,具体分为三类:(1)技能类课程(这类课程适合于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如文秘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物流英语、新闻英语、不动产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2)试听说类课程(这类课程适合于毕业后准备从事与英语相关行业工作的学生):如中、高级口语、英汉翻译、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语调、商务英语试听说、广播英语等等;(3)测试类课程(这类课程适合于毕业后准备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学英语六级、雅思、托福、托业、中级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研究生英语考试等。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等综合因素,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系列形成以下课程群如:(1)第二外语课程群:法语、葡萄牙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韩语等;(2)英语视听说课程群: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听说、雅思口语等;(3)测试类课程群:托福英语、雅思英语、BEC 中/高级英语、四/六级英语、考研英语等;(4)专门用途类英语课程群:会展英语、广告英语、新闻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等;(5)英语文化/文学类课程群:英美文化与影视赏析、英国概况、美国文化概况、古希腊文化及英语戏剧、英美文学与影视赏析等。
以上课程是开放性课程,每个学期根据选课人数进行调整和增减新课型。
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经过论证和为期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根据学生教学评价的反馈、访谈、结合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结合教师个人的反思等等,在所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第二外语拓展课程群构建是拓展课程的亮点和建设重点。这点主要基于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个人的兴趣而开设,例如:有些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希望再掌握一门外语。
1.3.1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由单一外语向多语种转变的趋势
构建多语种拓展课程体系能够打破目前大学英语的“英语独大”现状,促进大学外语教学从英语“一枝独秀”向多语种“群芳争艳”转变,符合国家外语发展的战略需要。国家外语总量(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apacity)指一国国民的外语能力总和,包括外语人才数量、质量和语种分布等基本要素,国家外语战略是为实现外语相关的特定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目标而制定的,运用各方面相关力量实施全面的国家行动计划(鲁子问,张荣干2012:2)。
鲁子问和张荣干(2012:39)2010 年对于国内10 省的城镇居民调查后发现:英语学习者占97.6% ,同时调查需要学习的外语语种显示:日语占25.1%、法语占23.9%,韩国语和德语分别占18.1%和12.7%,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分别占7.6%、5.3%、3.0%和2.6%。
可见,目前的英语课程占据绝对地位,大学英语利用拓展课程开设其他语种,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是有必要的。
1.3.2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应充分体现时代感,符合国家建设需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将更大程度地参与全球合作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需要有大量的外语人才,并且是英语水平好的多语种人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除英语以外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例如:金砖国家成员国的巴西使用葡萄牙语,二十国集团成员的法国和加拿大使用法语;中阿合作论坛成员国中的吉布提和科摩罗使用法语;中非合作论坛成员国的贝宁、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刚果(布)、刚果(金)吉布提、几内亚、加蓬、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求斯、尼日尔、塞内加尔、塞舌尔、中非、乍得等国家使用法语;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使用葡萄牙语(赵阳,2017:192-196)。
因此,第二外语课程组建议开设上述的多语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提供良好的服务。
1.3.3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应体现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
创新始终是永恒的话题。作为中国首个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与建设为湾区内的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创新的动力,因此在这个大湾区的高校就必须利用湾区的特殊优势、毗邻澳门和香港的优势,开设葡萄牙语、日语和韩语等多语种,以呈现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现有高校180 多所,同时广东高等教育拥有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如今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与发展时期,可以借鉴世界一流湾区经验,建立大学集群。纽约湾区拥有世界顶尖的大学集群,例如:旧金山湾区的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东京湾区的高水平大学集群包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
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目前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所由政府资助的高校以及树仁学院、恒生商学院等14 所私立高校。澳门有澳门大学等4 所公立和澳门科技大学等6所私立高校(许长青,卢晓中,2019:29-34)。广东拥有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60 多所高校,通过参照世界一流湾区建立大学群,实现三地资源共享,带动并促进外语教育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此,开设多外语多学科的创新性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具有可行性。例如:由于毗邻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一的珠海高校在开设葡萄牙语课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使用,教师也同样具有可以进修、交流和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改革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基础教学,以讲授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为主,很少涉及专业英语。随着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的不断开设,带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毕竟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科的发展。
大学教师职业已经是公认的高知识密度、高压力的职业。其在职业发展方面,学历低、职称低、科研弱、课时重等压力感大于学历高和高职称的其他学科教师。2005 年时,“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有近6 万人,他们都是知识结构单一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精通的主要是英语。”(蔡基刚,2005:83)如今,这种现状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关键问题依然存在,例如:性别比例失衡,讲师数量大,教授、副教授少,学历结构不平衡,科研成果不足,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期,在职称晋升和各类评聘中处于不利位置等。
史耕山(2014:81)的研究表明:“任课在16 课时以上的老师职业倦怠感最强……教师希望可以少上课,增加科研的时间,从而顺利评职称,取得较好的成就感。”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愿望,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愿望,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保障机制。
2.2.1 鼓励教师积极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大学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并结合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兴趣等综合因素,利用拓展课程建设平台,通过备课、授课、教学研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通过积累,也同时可以促进科研意识的提升,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变为课题,开展行动研究或实证研究,用研究发现指导教学实践,这种积极的反拨效应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发展。
2.2.2 发挥激励机制,促进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良性发展
学校为了鼓励构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与倾斜,例如: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系数与英语专业课相同,即高于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系数。
学院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积极申报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为积极开设拓展课程的教师提供短期培训和对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参加优秀课程的评选,在课程安排方面给与指导,这都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教学模式上全新的改革,例如: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对于积极探索开设拓展课程的教师,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教师信息技术理念、知识以及技能等培训,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升外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空间,也就间接地保证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和学院应制定一套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竞赛和奖励机制,具体可以参照学校全英课程以及双语课程的相关规定,并在学年考核以及职称评审时给予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师一定的关注和优待,因为这样有利于激励更多的教师不断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中。
如果说20 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为通用英语还是可以理解的。到了21 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如果还是通用英语就缺乏依据了,有调查发现:学生和教师认为大学英语应培养未来从事本专业学习和日后工作的能力。对于这样的要求,高校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是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而设置的(蔡基刚,2019:53)。
现在大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远好过从前,因此,如今的大学英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已经从最初的通用英语逐步转化为通用英语+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其中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就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起到了一个呈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高校众多并且外语层次不一,各地高校应按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适用于普通高校的初级大学英语课程,之后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过渡到各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学术英语和专门类英语,真正做到大学英语一贯制。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构建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师专业发展值得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