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江苏·连云港 222000)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为防治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然而,由于目前的医学课程采用的是分学科教学,不同课程的教学分布在不同学期,导致原本与药理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学科相互割裂,学生在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出现困惑,很难掌握知识点。因此,寻求一种能整合医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药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医学知识体系。其实,关于整合医学课程内容的实践有很多,较普遍的是采用以问题导向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以一个PBL案例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但是由于我校教学资源有限,而且基于我国教师有限、非精英教育的国情,PBL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更符合现实条件。
药理学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药物是内科的主要治疗方式,药物的作用简单来说是将疾病状态下生理功能纠正至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与药理学最直接相关的课程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内科学。此外,很多疾病与微生物有关,药物需要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才能治疗疾病,所以医学微生物学与药理学也密切相关。我们在药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药理学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内科学等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正常人体生理功能、疾病状态下生理功能的改变、常用的治疗药物、药物如何治疗疾病、其他的治疗策略为线索优化课程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药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逻辑化医学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生理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只有了解正常生理功能,才能理解药物作用之后所带来的功能的改变。比如,利尿药这一章节,我们需要先让学生了解到正常人体中尿液是怎样形成、怎样调节的,然后再介绍各类利尿药,这样便于理解药物利尿作用的产生。以袢利尿药呋塞米为例,先介绍髓袢升支粗段生理功能,即通过Na+-K+-2Cl-同向转运体重吸收NaCl,从而降低小管液渗透压,而且是NaCl重吸收的主要部位。然后引出袢利尿药的作用机制即抑制Na+-K+-2Cl-同向转运体,抑制重吸收NaCl,引起小管液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因此尿量增加而产生利尿的作用,且作用强大。结合生理学介绍人体生理功能后,容易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特点。
病理生理学重点介绍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的改变,而药物通过纠正改变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只有了解患病机体功能的变化,学生们才能理解药物为什么能应用于这些疾病,也就是药物的临床应用。大多数学生反映在药理学学习过程中,随着接触的药物越来越多,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也会混乱成团,影响学习效果。整合病理生理学内容后,学生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病理生理学内容就可以推理出药物的临床应用。以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过敏性休克为例,先整合病理生理学中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即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容量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同时也会有心脏抑制。肾上腺素可以用过激动 受体,收缩小血管,使血压上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通过激动 2受体,扩张支气管;通过激动心脏 1受体,兴奋心脏,改善心功能,对于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因此适合用于治疗此病,甚至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整合病理生理学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加深对药物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介绍机体分子的功能,而大多数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影响分子的功能而产生的,因此在药理学过程中整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比如,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通过作用于膜受体而发挥作用,具体的机制其实是和生物化学中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这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的。举个例子,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药物激动 受体后使血管收缩,而激动 受体使得血管扩张。整合生化内容后,先简单介绍肾上腺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这两种受体所偶联的G蛋白类型不同,因此激活了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产生不同的效应。这样设计课堂内容,就将抽象难懂的药物作用机制变得透彻清晰。
人体很多疾病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药物通过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来治疗疾病,所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特性、致病性,有助于理解药物的抗微生物作用。比如,在介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时,先介绍不同微生物的结构及相应功能,有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抗菌机制。再比如,很多抗菌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作用,学生就会感到疑惑。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先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即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有外膜,外膜上的孔径非常小,只有少数药物可以进入菌体,抵抗力比其他格兰阴性菌强。然后介绍多数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药物要特别关注,学生就不会疑惑,印象也会更深刻。
基础医学课程始终是要为临床医学课程服务的,基础结合临床,才能学以致用。临床医学课程中,内科学是最核心的课程之一,系统介绍了人体各系统和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而内科学中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因此,药理学是内科治疗用药的理论基础,两门学科关系密切。整合内科学内容,可以完善临床用药方案,了解临床常用药,做到基础联合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介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时,可以结合内科学中消化性溃疡这一章内容,简单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主要症状,让学生对于疾病有大概的了解,还可以介绍药物的治疗方案,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整合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后,就使得枯燥的药理学知识变得丰富生动,贴近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将与药理学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内科学,整合到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中,仍然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为重点,辅以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和重要分子功能、患病人体生理功能的该病、致病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和致病性以及疾病概况,使得课程之间内容相互联系,药理学知识也变得丰富饱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