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黄海虹
区域活动的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构建理解新的知识经验,并将这些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提升幼儿“最近发展区”思维层次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本文从区域活动深度学习的意义、区域活动深度学习中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区域活动深度学习中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适宜地投放区域材料,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深度”:一是学习参与的深度,表现为学习者的主动性;二是学习方法的深度,表现为问题的解决;三是学习结果的深度,表现为理解基础上的迁移、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意在贯穿深度学习的精神,培养、发展幼儿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探索的执行力等核心素养。
1.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有的区域材料一放就是一两个月,没有任何的改变,不符合幼儿的近期发展目标和能力水平。
2.材料投放缺乏探究性,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的材料,都不足以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3.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差异性需求。
4.材料投放高结构化,玩法单一,不能支持幼儿自主探究和想象创造。
1.明确核心经验。材料的提供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什么经验?对他们的隐性教育价值在哪里?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预设核心发展经验,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材料,让幼儿有目的地操作。
2.设计游戏玩法。如何将核心目标与游戏情境有效链接,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掌握知识?例如核心目标是认识单双数,教师在益智区投放了登山棋,并向幼儿介绍了登山棋的玩法:每个人都有5 颗豆子,每次任意取几颗,如果进行游戏的两个人拿的豆子数量的总和为单数,绿色棋子可以走一格,如果为双数,则红色棋子可以走一格。由于对方会出几颗豆子是未知的,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而竞赛的性质又激起了幼儿的好胜心,幼儿在反复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单双数的学习。
3.翻新游戏材料。幼儿原本喜欢的材料因为一段时间的经验重复,幼儿的游戏热情也会逐渐消失,教师应针对幼儿实际及时翻新游戏材料,可以采用添加、删减、组合等赋予材料新的意义和价值。如在美工区开展“制作光饼”的活动,让幼儿学习画圆、剪圆,在幼儿剪圆的动作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幼儿对这个游戏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教师增加了各色的彩纸,于是有了芝麻光饼、香蕉光饼……同时还提供了装饼用的小袋子,上面做了数字标签,于是幼儿在相应数字的袋子里装入了相应数量的光饼,再后来“饼屋”开张了,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光饼的买卖游戏。材料的投放和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伴随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持续变化的过程。
4.助推经验建构。教师要采用开放性投放材料的方式,不预设材料的目标结果,不讲解材料的特性,不限定时间节点,幼儿在与不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会引发各种不同的游戏行为,助推幼儿创造性的经验建构。教师在材料库中投放了各种瓶子、盒子、木块、扑克、塑料板、筷子、海洋球、乒乓球、各种各样的纽扣、胶粒、回形针以及笔、纸张、胶水、剪刀等材料。我们捕捉到幼儿在游戏进程中的变化发展,他们用盒子可以垒高比高低、用扑克造房子、用纽扣拼图、用筷子穿插海洋球进行建构……幼儿在游戏中尝试用各种材料替代组合,用各种方法粘合连接加工,自创玩法、相互合作、迁移经验。
1.来源于生活的真问题。幼儿园班级饲养角养了两只兔子,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兔子个子越来越大,原先的房子已经住不下了,幼儿因此萌发了设计“兔屋”的愿望。于是“用什么材料设计兔屋?”成了讨论的话题,幼儿提出用积木、垫板、纸箱的想法都被一一推翻,最后子杰小朋友提出搭建木房子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生活中的真问题,鼓励幼儿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于是木工区“兔屋”应运而生了。
2.有效互动的真探究。幼儿小组设计了“兔屋”的设计图,并讨论了“兔屋”的设计方案:门窗、墙壁、屋顶等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位的组合,并开始寻找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在寻找“兔屋”的支撑柱的过程中,幼儿刚开始只是随机挑选了4 根棍子,长短不一,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长短不一的支撑柱上面没办法搭建屋顶,于是他们总结出“兔屋”的4根支撑柱高度必须一致。如何判断4根支撑柱的高度?如何让不一样高度的支撑柱变得一样高?幼儿通过合作测量、绘制、切割、打磨等一系列缜密的思绪及步骤,制作出了4根一样高的支撑柱。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探究是基于实际问题的真探究,同伴之间为了同一个制作目标相互沟通、协作,共同协商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构建了学习的共同体。
3.思维碰撞的真思考。幼儿决定在一面墙上开一个门,针对这个门的设计,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个门要开多大?高度和宽度需要多少?门不但要能进还需要能开、关?在不断地测量、反思、调整方案的过程中,他们总结出了适合兔子住的门的大小,同时他们还决定在墙上开门切割的时候,要保留一边,这样门才能开关,最后他们还决定给门装上锁,这样兔子就不会跑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严谨的思考、讨论、反思、追问、实践,锻炼了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
4.回归生活的真教育。兔屋终于完工了!饲养角的两只兔子住进了新房子,幼儿围在“兔屋”周围,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他们对自己辛勤劳动创造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幼儿了解了有关“建房子”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木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合作搭建了真实的木屋,在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专注力、坚持、耐心、严谨等优秀的品质,提升了合作交往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技能必将给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