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2020-01-10 01:13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导语建构文本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肖 婧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影响

主题阅读是指在主题统摄下,将相同或相关主题的作品聚合在一起,构建相对开放的阅读视域,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化语境。主题阅读是在融合教学思维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自觉转变,它发挥着主题枢纽作用,使经典文本、师生互动相互交融,引发师生真正互动。主题阅读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将碎片的知识系统化,使单一的阅读丰富化,使单篇经典作品形成系列化,从而引领学生通过主题阅读,提炼出核心知识,解读出情感密码,形成价值认同感,从而拓展阅读教学功能。可见,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主题阅读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了生动的训练语境,强化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体验,从而使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主题阅读视野下,文本之间按照主题纽带得以聚合,文本之间改变了碎片化累加现状,形成了系统化的结构,能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主题聚合下的文本形成了强大的文化磁场和审美磁场,学生将在丰富的阅读体验中,全面接触优秀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和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提炼阅读主题:建构语群

主题阅读的首要任务是确立主题,并根据主题统领建构语群。主题提炼,要充分精读教材编写意图,根据编者意图和文本内容,确立适合的主题。部编本教材每一个单元之前,编者都设计了一段单元导语,这段导语是确立主题的重要凭借,也是确立主题阅读重点的一个重要参考。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王维《汉江临泛》一诗中的两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第二部分是两句话,这两句话从读写两个层面进行了表述,第一句话是启发单元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方法突出“读”和“想象”,内容聚焦“自然之美”;第二句话,提出读写结合的要求,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再看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从内容上分析,都是围绕“自然”题材,表现自然之美。综合单元文本特点和单元导语,确立了本单元主题为“感受自然之美”。主题阅读需要改变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思维,文本处理不适宜采用平分笔墨的做法,需要根据主题阅读的需要构建语群,并处理好文本之间的关系。文本关系的确立主要遵循“1+N”的思维,“1”即从单元文本中确立一篇中心文本,“N”为次文本,主题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一篇中心文本,由中心向“N”文本阅读进行辐射,突出主题阅读教学的重点,既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又突出学生自主建构,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二)预设主题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课堂阅读学习也难以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认知特点预设主题情境,借助情境教学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让学生在情境感染下,对主题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形成整体认识,明确主题阅读的基本方向,并激发学生主题阅读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并且使阅读主题借助情境得以直观地呈现。第一单元根据“感受自然之美”主题,我有机地运用了多种手段创设主题情境,先运用一段抒情性的导语:“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自然是一幅画,自然是一首诗……”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自然美景,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交流歌咏自然的诗句,分享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再借助教师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放飞想象,感受自然之美!”主题情境,首先发挥教师优势,用教师情感点燃学生情感,有机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借助图片使学生对自然之美产生感性认识。交流描写自然的诗句又调动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积累,从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走向文字,为《现代诗二首》张本。最后,教师导语的设计,既明确了主题阅读的任务,又向学生传达了主题阅读的方法、阅读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之美,借助想象还原自然之美。

(三)文本横向勾连:聚焦主题

主题阅读需要对文本进行横向勾连,从而聚焦阅读主题。为理清中心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我对主题阅读进行了优化,阅读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初读环节,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本单元四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一节初读课,使学生从整体上对单元内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特色等产生了解;第二环节是精读,学生集中精力围绕中心文本进行阅读,为其他文本阅读搭建支架;第三环节是跳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和主题阅读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单元多篇文本间进行跨越,使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建构。第一单元拟定《观潮》为中心文本,其他文本为次文本,课前布置学生对本单元四篇文章进行自主阅读,课前导读主要采用导学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预习版块:梳理文本的结构思路,把握写景对象及其特点,语言和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等。围绕课前预习,安排一课让学生围绕课前预习进行成果交流。在初读基础上,围绕《观潮》进行精读,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结构进行宏观建构,再聚焦三个时段,进行微观分析,扣住“声”和“色”两个重点,借助多元化朗读把握潮之特点,感受自然之美,触摸文章思想。

文本之间的勾连,主要采用跳读的方式,围绕“求同”“求异”两条主线,进行系统性建构。“求同”指向本单元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从而使学生围绕“自然”类文本阅读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类文本,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求异”指向单元内文本个性,让学生感受单元文本的独特之处,从而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匠心”,进而感受到即使同类主题、同类题材,“匠心”不同,带给人的阅读体验不同。

(四)内外文本相生:扩展主题

课堂主题阅读学习活动,重点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主题阅读帮助学生搭建支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输入不是目的,主题阅读还要注重输出,即引导学生在课内搭建的“支架”的帮助下,进行自主阅读。这就需要打破课内外阅读空间壁垒,实现内外文本相生,扩展阅读主题。第一单元,围绕“感受自然之美”,我为学生提供了两篇课外描写自然的文本,一篇是写景散文,一篇是现代诗,让学生进行泛化阅读,并围绕主题阅读,撰写一篇阅读心得,或者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地方,写一篇推荐词,在课内外、读写之间建立起通道。

总之,主题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然而,主题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付诸“匠心”,让主题阅读真正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导语建构文本
导语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阳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本期专栏导语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导语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