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仓中学 李 月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观念和信息化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原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规范的教育,通过列举信息化现象、技术运用成果等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信息的感知和敏锐度、信息技术运用概念等信息意识。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在强调培育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为学生灌输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积极担当社会责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数据和自动化处理”为典型的计算方式,给人们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为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类信息问题,我们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思维。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及采用的进制数,还有单位及进制数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软件如Word、WPS、Excel、PPT等的基本操作技巧,以便于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类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和运用功能,成了辅助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它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损失,一直以来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都属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高中阶段开设信息化课程,就是为了提升全民信息技术水平,为以后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训练、简单的编程练习、简单的平面设计等来培养其数字运用和创新思维,提升其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实现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一些高中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往往更重视教师“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实情,教师要么完全依据课本内容进行灌输,往往在学习中学生总是以机械记忆和模仿学习为主,学生极容易产生疲倦感;要么根据自我认知和喜好随意更改和设计课程,比如教师主观认为,“信息技术概念、计算机系统和基本工作原理认识,计算机基础操作”等课程内容不重要,在教学中选择省略,直接进入实践课程,而对于“网页设计语言,制作文本网页、简单编程”等内容认为过于复杂,往往予以简化处理或不做教学要求,这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更不利于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核心内涵。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学习创新思维,养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念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上,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科素养培育要求的教学目标。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主旨不明确,教学中依然以完成课程任务,应对考试需求为主,不注意学生实际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不注意学生信息技术思维和创新观念的引导,在教学上偏离了核心素养这一方向。
教学评价是把控教学进程、明晰教学成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目前,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为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一般书面试卷以考查基本概念和操作理论为主,学生只需记忆,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且书面试卷不好描述技术运用的动态情境,更不能提供文件类型资源,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上机考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其一,仅对学生考试题目的最后完成结果进行评价,不对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度、灵活性、技巧性等内容进行考查,评价实际效用较低;其二,因机考中计算机在性能上存在差异,其运行效果、反应速度等都有一定的时间差,会影响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信息技术学科与高中阶段其他学科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适应力和学习需求之间的差异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必须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多地兼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实行分层教学就是一个较好的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先对学生的信息化认识及基础进行调查,并做好分层教学准备。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依照教材循序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确保其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可按其需求和兴趣选择性教学。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学习时间与上机实操时间的合理分配,概念性多以理论解析为主,技巧性知识多以实践操作为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针对一些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用流程图表示出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巩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点。
首先,教师须参照教学大纲,按照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创设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其次,目标制定上还要根据学年计划、学科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制定短、中、长期学习任务,让信息技术教学有连续性、有保障性,丰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架构,并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首先,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习情感、信息技术理论及实操能力、信息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内容的全面评价,需特别注意的是,在评价实施中教师不能以简单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科素养。其次,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教学态度、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教师要明确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深入问题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学科作为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而开发的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内容为指导,有意识、有层次、有差别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主动性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