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境激趣”让学生爱上朗读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为例

2020-01-10 00:39
课外语文 2020年25期
关键词:树杈云彩小节

杨 珣

(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8)

【案例背景】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字词的把握、课文的理解学习要读,对整体的感知、语感的培养也需要读。“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该做些什么呢?谨以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的朗读指导教学聊一聊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案例再现】

一、创设情境,让朗读有趣味

1.夜色是神秘的,每当夜晚来临之后,天空中就会出现——月亮和云彩(PPT出示,指名读,强调轻声)。

2.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看看图,联系生活的你看到的夜晚来说说。(安静、静美、静谧、神秘)

请你美美地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二、巧抓关键,让朗读有重点

1.这篇课文里不仅有月亮和云彩这两个景物,还出现了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丁大勇、李小文)

2.他们在做什么呢?(指名读,PPT出示)

3.玩着玩着,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请你在第一小节找找,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读)

4.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相机教学)

(1)“穿行”:从某种通道、缝隙中通过。穿过什么行走。请你用“穿行”造个句子:春游时,同学们在人流中穿行。蝴蝶在花丛中穿行……

(2)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有什么变化呢? 理解“一会儿暗,一会儿明”。暗和明是一组反义词。谁来读读?

(预设评价)A.一会儿是怎样的感觉呀?(很快的)你能读出快的感觉来吗?B.从你的朗读中,我认识了一个调皮、有趣的月亮,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它就像个孩子,在跟我们捉迷藏。

5.你真的理解了吗?请同学上来演一演(三朵云,一个月亮)。

6.现在你明白了这个句子了吗?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躲到云后面去,看不清楚,天空就变暗了,一会儿它又露出了小脸,天空就变明亮了。)

7.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这个有趣的发现读一读吧。齐读第一小节。

8.过渡:这样的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妙、奇妙、神秘)

三、感受角色,让朗读有意思

1.夜空中的景象可真有意思呀,院子里的小朋友们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丁大勇和李小文发表了不同见解。请你读一读第二小节,用横线画出丁大勇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李小文说的话。

2.指名读

(1)丁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的真快!”

朗读指导:关注“跑得真快”和标点“!”用语速的快慢表现出“快”的感觉和“!”的语气。

(预设评价)A:你的朗读很特别,用不一样的语速表现出了“快”。B:你的朗读很有意思,读出了感叹号的语气。C:你的朗读跟别人不一样,能加快点语速,表现出月亮“跑得真快”吗?D: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读读。

(2)李小文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朗读指导:读“是……不是……”这个句子时,要读出争辩的口气。可以尝试通过“声音的高低”来表现。

(预设评价)A:你的朗读让我有一种面对面跟你争辩的感觉,很自信!B:是云彩跑得快还是月亮跑得快?如果你能读的更加坚定一点就更好了。

听了他们的话,杨老师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你认为……为什么?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证明?

3.你们找(不)到方法,李小文可是找到了一个好办法?请你用横线画出来。(指名读)

(1)从哪儿看月亮呢?(出示:树杈)看,这就是树杈(树的分枝)。(2)从树杈里看月亮,你看到了什么?

李小文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事实上,云彩确实是“很快跑过去了”; 李小文还说“跑得快的不是月亮”,事实上也真的“看不出月亮在动”。所以它用了一个词是——果然,果然的意思就是“确实如此,就是跟原来预料的一样”。(3)播放动画:我们就按李小文说的办法来看看月亮吧!(4)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4.通过他们的争论,让我们明白了跑得快的是云彩,而不是月亮。

齐读第2小节。

追问:所以,可算是弄明白了,月亮有没有动?——没有!

5.那读读这两个句子,黄色部分:一个说月亮在穿行,另一个说看不出月亮在动(你们也说月亮没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想想,也可以看书找一找。)

原来是这样:在云彩里看月亮,云彩是飘动的;而从树杈里看月亮,树杈是不动的/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不一样。这下读懂了吗?再请人来演演云彩和月亮。(月亮不动,云彩在动)

拓展: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其实月亮也在动,只是离地球太远了,转得太慢了,我们看不出它在动。)

【案例体会】

一、巧妙设境——让学生想朗读

学生对朗读的浓厚的兴趣,表现在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这也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去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才能为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供助力。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把自己放到生活的情景中去联想,孩子们有类似的切身体会,自然愿意表达愿意朗读,也能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此外,教师的语言风格,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表演读:小学生强烈的好胜心使得表演读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进行的表演读,使朗读更加富于趣味性。学生通过形象逼真的表演,借助“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等朗读技巧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表演读,它只适合于那些情节性较强的文章或者文字比较抽象的课文。

二、大胆取舍——让学生会朗读

在对《月亮和云彩》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第一小节的“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让孩子们先说自己对字面的理解,接着表演,再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朗读,步步推进。这时,扮演月亮的孩子在扮演云彩的孩子之间“穿行”。课文最后,为了搞清楚孩子们是否真的理解“月亮和云彩”谁在动、月亮到底动没动,我又再一次让孩子们表演。这时,孩子们才真正理解了:表演月亮的孩子没有动,而表演云彩的孩子在“飘动”。虽然花了较多的时间在理解和表演上,但是能够检测出孩子们是否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这是促进朗读的。文本内容很多,是不是都适合重点拿出来让孩子进行朗读呢?我看未必,首先课堂时间有限,不允许老师“一把抓”。其次,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要明确,大胆、有效地取舍,把精力和时间用在点子上,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品悟更充分,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三、品词析句——让学生爱朗读

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眼睛,抓富有表现的词语,渗透技巧。如“一会儿”,就要读得稍快些;“是……不是……”就要读出争辩的语气。可以让孩子加上动作。另外,为了帮助孩子抓住并体会这些词语,可以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如:“一会儿是怎样的感觉呀?(很快的)你能读出快的感觉来吗?”“从你的读书里,我能听出月亮真调皮,真有趣,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你把感叹号的语气都读出来了呢。真厉害!”等等。如此,也让学生从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更从中学会了阅读方法,理解了文章中的情感。总之,要让学生爱上朗读,就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进而细致品词析句,定能达到阅读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树杈云彩小节
云彩创意画
快把我哥带走
树杈
春天的云彩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云彩的秘密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坐上树杈上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