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维忠 秦皇岛海关(河北,秦皇岛,066002)
聂晨辉 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河北,秦皇岛,066002)
贺 骥 厦门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建,厦门,361000)
郭天宇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76)
“一带一路” 国家倡议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对振兴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实现富民强国中国梦,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中“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经东南亚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海湾地区,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是推动我国与东盟以及中东、北非国家经贸深度合作的新型纽带。
长期以来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各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非常严重。 目前世界上70%传染病为虫媒传染病,诸如鼠疫、黄热病、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一直是国际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国家主要包括分布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南太平洋、北美以及中南美—加勒比等地区的国家。 这些国家大多位于热带地区, 多处于虫媒传染病疫区内,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病媒生物种类繁多,密度巨大,分布广泛,由于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公共卫生基础比较薄弱,造成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黄热病、乙脑、裂谷热、锥虫病、西尼罗热等严重虫媒传染病常年发生甚至暴发流行。
当前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的90%以上,我国每年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行船舶就达数十万艘次, 占我国对外贸易量的8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输入性虫媒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传入我国。
习近平总书记为海关卫生检疫工作提出“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重要指示,《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 明确要求严防境外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传入,十九大提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海关作为保障国门安全的桥头堡和第一哨,充分发挥海关卫生检疫工作在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结合海关卫生检疫工作职责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前置性地开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共同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卫生安全保障,切实维护国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
1.1 是海关积极发挥新时代新海关卫生检疫职能,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总体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发展的重要抓手。
与传统意义上的海陆空国家安全概念相比,生物安全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是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特别是2015 年1 月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将生物安全作为实现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保证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历史上传染病曾多次发生国际间流行扩散,造成数亿人死亡。 甚至作为生物武器投入战争,并作为恐怖袭击手段制造恐怖事件,造成人员死亡和社会恐慌。 而境外输入性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各种疾病的传入, 不但可造成传染病疫情传入和扩散,而且可破坏生态平衡,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作为威胁手段之一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 所以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积极发挥新时代新海关卫生检疫职能,合作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输入性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疾病监测与防控研究,将其作为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建设,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积极争取作为主要技术内容整合到国家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之中,对保障民众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 是海关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做到依法检疫、严把国门、保国安民的重要手段。
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各种疾病可随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被动携带而造成国际间扩散,并可引起虫媒传染病的国际间传播流行,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风险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把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作为重要的监测对象和口岸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之一。
伴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输入性病媒生物问题也常被各国作为非关税技术壁垒因素和措施服务于本国政治和经济贸易利益需要,对我国相关产业和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海关总署作为口岸卫生主管当局,为更好地履行法律职责,适应新形势下对卫生检疫工作的要求,有必要组织系统内技术力量, 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口岸输入性病媒生物风险评估和防控工作质量和水平。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安全战略的大框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为国家和总署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实现依法检疫、严把国门、有效防控、保国安民的目的。 并可充分发挥其作为非关税技术壁垒因素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
1.3 是海关加强对外交流,主导建立国际航行船舶病媒生物防控国际标准体系,进一步扩大我国海关卫生检疫工作对外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体现。
海关总署卫生司历来高度重视输入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口岸在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中发现并捕获的输入性病媒生物经专家鉴定确认的就达到200 余种,数量达数亿只,先后检出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肝吸虫卵和多种致病菌。 秦皇岛关通过数十年系统调查,在来自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入境船舶上发现并捕获输入性病媒生物9 类130 余种20 余万只,船舶阳性率高达70%以上,并发现海神蠛蠓和苏门答腊绳蚋等16 个新种,狂怒库蠓、马克库蠓、周氏蚋等30 余个中国新记录种。
2014 年WHO 在海关总署卫生司设立WHO《国际卫生条例 (2005)》 口岸合作中心, 其中为WHO 提供口岸及输入性媒介监测与控制技术支持是合作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通过开展此项研究,将我国口岸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加以汇总整理提炼, 主导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面向全球的国际航行船舶病媒生物防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同时积极承办面向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卫生检疫官员的国际性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为WHO 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支持,实现中国经验世界共享,对进一步推广我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经验,提高我国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4 是海关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卫生检疫专家和技术骨干,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卫生检疫把关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海关总署卫生司领导下,全国部分口岸在国际航行船舶上发现并捕获大量输入性病媒生物,表明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的被动携带输入是必然性的、有特定规律性的事实,而不是偶然的无规律的现象,并具有数量多、密度大、阳性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今后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其他多数口岸的工作成效较差,究其主要原因是一线海关关员对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的生态习性、输入规律和特征认识不足,未能全面准确掌握输入性病媒生物在国际航行船舶上的栖息规律和生态特征及正确的监测采集技能。 同时各地存在技术力量分散,工作方法欠规范,风险评估欠科学,防控措施欠周全,致使我国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核心能力建设滞后, 存在效率低、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未能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 这些均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科学发展和提高,无法满足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而通过开展此项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现场监测、 病原体检测、风险评估、卫生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科学系统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尽快提高一线海关关员工作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海关卫生检疫专家和技术骨干队伍,不断提高我国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质量和科学水平,不仅可为有效防止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传入,保护人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5 是海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国家总体安全观发展战略,保障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开放政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和手段。
近年来大量中资机构和人员随国家发展战略的布局走出国门进行创业发展, 其中不乏到东南亚、 非洲和南美洲等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虫媒传染病疫区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人员在当地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日趋增大。 随之而来的是输入性虫媒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传入我国的威胁剧增,给国家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带来巨大干扰和威胁。 为此,新形势下有必要探索海关卫生检疫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把工作视野由口岸转向境外,积极谋划和实施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把口岸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防控屏障前置到境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全方位收集掌握境外相关媒介及病原微生物宝贵资源,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国家对外经济交流利益的终极目标之一。
通过实施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沿线国家境外重要虫媒传染病及病媒生物调查和携带病原体检测,收集国外相关媒介及病原微生物宝贵资源信息,可将卫生检疫与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摸清相关国家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情况,为进行相关国家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为驻相关国家的中资机构和中国籍人员提供科学、 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控建议和措施,切实保护中资机构的经济利益和人员的生命安全,进一步体现和发挥卫生检疫在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确立和提升海关卫生检疫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促进未来卫生检疫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新要求,创建卫生检疫工作新模式,提升中国卫生检疫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具体体现和亮点之一。
开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卫生检疫工作思维、工作职能和工作重点的转变,探索卫生检疫工作新模式,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卫生检疫工作的新要求。 推进与相关国家间在卫生检疫领域的国际合作, 共同推进IHR (2005) 规定的海关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合作应对国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升中国卫生检疫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也是积极提高中国卫生检疫国际影响力及对外话语权的具体体现和亮点之一。
我们认为, 目前开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的能力已基本具备,开展相关工作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主要包括以下条件。
多年来海关总署卫生司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与WHO 及相关国家建立了卫生检疫合作机制, 开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所需的合作机制和组织保障已基本具备, 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相关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国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在海关总署卫生司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口岸已建立了一大批病媒生物和输入性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培养出了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和科研队伍, 开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国际合作计划所需的人才队伍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基本具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也已深刻认识到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对其国家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的潜在和直接危害巨大,积极与中国开展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调查研究,借助中国的人员技术优势,快速提升本国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监测、检测和防控工作水平是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契机。 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资机构和人员愈加认识到采取境外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措施和开展个人健康行为干预的重要性,希望海关提供科学建议的迫切需求愈发强烈,与海关共同合作的意愿逐步增强。 开展境外相关国家医学媒介调查及携带病原体检测所需的外部合作条件已基本具备。
3.1 建立《中国国境口岸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及携带虫媒病病原体种类实物标本库》和电子数据查询管理系统。
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研究,调查掌握上述国家和地区重要病媒生物种群组成及携带虫媒病病原体本底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重要病媒生物实物标本,建立《中国国境口岸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及携带虫媒病病原体种类实物标本库》, 在此基础上开放建立电子数据库,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对今后新发现的输入性病媒生物种类和其他内容及时补充进去,不断丰富和充实数据库。 同时也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和总署卫生司制定决策提供实时信息依据。
3.2 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国国境口岸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和防控策略体系与操作及处置程序, 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
建立中国国境口岸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和操作程序,对发现的输入性病媒生物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程度。 根据风险程度高低提出不同级别的预警要求。 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中国口岸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防控策略体系及处置程序。 实现现场监测、风险评估、快速预警、有效防控不同环节无缝对接、有机结合的最终目的,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又好又快发展。
3.3 制定国际航行船舶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指南, 承办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卫生检疫官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为WHO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我国口岸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先进技术加以总结梳理, 结合WHO 和我国海关卫生检疫工作需求,制定国际航行船舶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标准体系, 包括现场监测、鉴定、病原体检测、防控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法和指南。 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承办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卫生检疫官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既可为WHO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我国各口岸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也可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合作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作用。
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新海关担负维护国门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任,更要有新作为、新贡献。 为此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筑牢口岸检疫防线”重要指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站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观高度,努力发挥新时代海关在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合作工作,切实维护国门公共卫生安全,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卫生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