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现阶段的孕产康复技术课程是高校康复技术专业体系中的拓展课程,但根据目前我国目前产后康复市场的发展,本课程极具前瞻性与市场价值。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手段显然已经不适应产康岗位的发展需求,探寻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中全新岗位能力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孕产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多增加孕产生理与操作方法演示和案例演示分析的环节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高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发展过程中,鉴于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和操作能力。在构建孕产康复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内容时,相关专业教师应该从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更应该侧重于社会实践教学。
在我校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校内的运动治疗室和校外训练基地内开展的。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业课程教师采用的通用方式为“孕产生理与病理多元化知识讲解”+“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通用的孕产康复评估技术与临床操作技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目前网络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相交融至深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理论灌输+重点板书”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媒体技术具有易获取、易重现、视频图文并茂等方便学习与易于理解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孕产康复技术知识的理论难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高校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
比如在我校在开展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推动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学习时,十分注重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相关专业教师在带领学生到康复医院或者大型医院的康复科进行实践学习之前,首先会结合多媒体技术对实践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不同孕产种类的各种成因、对应仪器和治疗方式的操作等等先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医师操作,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推动了学生对各类孕产疾病成因的认知,深化了学生对相关治疗手法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升了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网络媒体技术,当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入以后,导入案例演示教学模式,将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孕产康复专业技术相关课程教师采用案例演示教学,能够将客观的孕产康复专业课程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降低相关专业理论难度。案例演示教材一般都具有视听化的特点,教师通过案例演示素材,可以将文字难以表述清晰的临床操作能力进行更为形象的演示,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孕产康复临床操作技术的感知和理解。
以我校的孕产康复技术专业课程盆底康复教学活动为例。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能促进盆底肌尽早恢复,促使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但盆底的生理与病理功能及训练操作演示必须通过临床案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对比展示,学生才能理解其中意义与操作原理。此外,未来学生在临床上将当面众多的孕产康复设备,如果学生对孕产康复疾病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将势必缺乏对相关设备的使用认知与能力。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孕产康复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应用案例演示教学配合相关设备实践操作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构建虚拟化的操作情境,加深学生对理疗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步骤的理解,能够有效提升孕产康复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综上,在高校孕产康复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临床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要融合各种网络媒体技术和案例演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孕产康复技术理论的求知欲,兼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方式高效地提高学生孕产康复技术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