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虹
(甘肃省玉门市第三小学,甘肃 玉门 735211)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认识。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局限于教语文教材,一学期学二三十篇课文,将这些课文嚼烂、嚼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不良现象。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为师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地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课堂教学与孩子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和拓展。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虽然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主张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一本书,主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和讨论,然而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一学期内教师很难让全体学生去买上几本相同的书。
新的教材编排体例告诉我们,除了课内的精读课文,还有更多更好的文章需要阅读。但是,学校教师普遍没有使用或者没有使用好这样一本教材。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于是,我们便有了“以群文阅读为抓手,促进单元整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构想和尝试。我们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开展语文文章的学习,让他们在群文阅读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对不同文章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在群文阅读中注意对同类语法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以达到促进单元整合的目的,推动学生进行单元化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跟以前语文课上单一的阅读模式不同,这种新型的阅读模式,是在教材被以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是一个单元下,有几篇相同题材或者相同写作手法的阅读素材,这样的单元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小学语文课的单元整合主要由话题整合单元、素材题材整合单元、主题整合单元组成,我们知道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内容,一般是并列关系,例如某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和学习写作这两方面内容,可以结合具体几篇课文进行系统学习。既然它们归属于同一单元,那么学习方法自然会有联系,一个单元内的不同素材,一般来说它们有相同的主题思路,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时,就可以从某一点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
小学时期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本就不太高,再加上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包含很多生字、句式的科目,学生很难对它提起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引入的方式,开设新课学习。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这一单元阅读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例如某公园本来多么干净美丽,后来在人们的破坏下,变成了废墟等。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话题,很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有利于本单元的整体学习。同时,他们还能在学习本单元的阅读课后,将文章中的破坏事例、保护环境的方法告诉家长,增进大家的保护意识,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让他们亲身体会学习语文的意义,有利于他们的语文素养较快提升。
我们知道,小学生一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做到自主学习,因此,在单元整合背景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示例教学是很必要的,这样才能在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方便之后的自主阅读。一般是,在一单元开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一篇本单元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学习其中的生词、句式、教授他们一些适合本单元阅读素材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行去阅读本单元其他文章,其间,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与之前学习的文章建立联系,要秉持着举一反三的态度去阅读,遇到相同句式,学生要自觉做笔记,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样的示例教学,有利于学生自觉进行群文阅读,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理解群文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课,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带着学生一字一句地学习文章,教师不放心也没想过学生可以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一般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习惯性地完完全全按照老师的阅读习惯进行学习,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前几堂语文课上讲授阅读技巧,之后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在课堂上,学生自己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开始一单元的学习,训练他们把握单元主旨的能力,阅读过程中,鼓励他们遇到生词自己查阅词典解决。群文阅读完毕后,鼓励学生对本单元主题进行阐释总结,鼓励学生归纳本单元阅读题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同时,还能有效训练他们的讲解能力,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我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语言。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只是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意思,学习甚至是被动记忆一些写作可能用到的句式,开设阅读课的目的也就变成了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书呆子,他们根本不可能领会到小学语文的魅力,理解不了作者采取这种手法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也做不到很好地应用。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必须要采取群文阅读,还要在学生自行阅读完毕后,鼓励他们总结写作手法,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激发他们的构题创意,从而完成自己的写作。在单元整合背景下,学生进行了主题相近的一组群文阅读后,教师要及时分配相应主题的写作任务,要求他们按照本单元的写作思路或者学生创新性的思路进行写作。然后,教师进行合理点评。这样的读写结合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本单元群文的掌握,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真正做到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体会到群文阅读课的开设目的。另外,小学生很喜欢接受表扬,在他们完成一篇作文之后,教师的合理点评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信心,还能增加他们对群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真正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小学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因此语文教材的每一章节之间是有相关联系的,因此,可以在一学期结束时,让学生通读整本教材,掌握章节间的逻辑关系,让他们在整体上掌握每一单元群文之间的关系。对于本学期的语文阅读课有一个整体把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元整合背景下,采取群文阅读的目的,增加他们对于这一模式的可接受性,有利于以后语文课的开展。
单元整合背景下,实行群文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学习氛围对这一效果的好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课堂上太“规矩”,很难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学习。因此,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小组讨论授课制,这种课堂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只是起指导作用。教师在充分了解全部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合理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五到六人,组间实行量化制,每周评出最优小组,进行奖励。为了协调小组与班级和教师的工作,每组选出组长。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阅读任务,他们自行分工预习,课上,每组的“小教师”上台讲解本组的群文阅读内容,其他小组可以就讲解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答案优者得高分,各组讲解完毕后,教师就本单元的群文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各组以答辩形式谈论。最后,小组竞争上台总结本单元的群文主题、写作思路以及自己的体会等,教师评分。这样大的课堂,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讨式学习更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本单元群文主题的把握,竞争学习能够不断完善他们的阅读思维和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群文阅读很适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有利于他们辩证思维的形成。同时,单元整合下的阅读方式,有利于教师系统教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规律性,他们更容易掌握并熟练应用单元内的技巧。要在单元整合背景下更好地运用群文阅读,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开放式的课堂模式,同时还要注意教材与实际的贴合性,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