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萍
(福建省泉州市第十六中学,福建 泉州 362122)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文阅读的考查: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高考古文阅读考查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近4年高考古文选用的人物传记都来自二十四史。其中《史记》3次,《后汉书》2次,《宋史》3次,《宋书》1次,《明史》3次。选用的都是人品端方,能引领学生的正面历史人物。这与2019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学生需“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四单元是人物传记。三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和《张衡传》,分别选自《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廉颇、苏武和张衡三人是正面人物,而苏武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更是出类拔萃。把《苏武传》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既切合习总书记强调的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
在分析苏武的性格特征时,一般会把李陵、卫律和张胜作为对比的反面。他们三个本是汉朝人,但投降了匈奴。卫律是怕被株连畏罪逃亡,投降匈奴,李陵是兵败投降匈奴,张胜是怕死而投降匈奴。注释对三人投降的原因介绍清晰。但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放在了李陵身上。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之孙。名将之后,怎么会投降呢?投降不是辱没家门吗?他为什么会投降呢?这众多的疑问,学生无法从教材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阅读《汉书·李陵传》,去揭开历史真相,解除心中的疑惑。
人教版《苏武传》选文的最后一段“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这句话既概述了苏武19年的辛酸人生:壮去老还,又蕴藏着班固对其命运的温厚同情,对其爱国品质的深情赞扬。但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省略了苏武归汉后的诸多内容。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阅读完整的《苏武传》,甚至是阅读《汉书·李广苏建传》。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苏武。
东汉班固极力肯定赞扬苏武。其后之人又是怎样评价苏武的呢?苏武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有和苏武一样把爱国刻进骨髓里的人吗?跨过历史长河,到了宋代,那个携带苏武爱国密码的人就是文天祥。学生在初中时读过他的《过零丁洋》,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深入。所以会要求学生阅读《宋史·文天祥传》。
这三篇传记以解读教材分析苏武为原点。把人物放在时空大背景下去阅读,让学生切身感受苏武“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购买《汉书》和《宋书》。鼓励学生观看百家讲坛王立群主讲的《汉武大帝》。
将《苏武传》《李陵传》《文天祥传》完整印发给学生。并设计一定的阅读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书面完成相关试题。
1.教材《苏武传》选文省略部分的阅读思考题
(1)课文为什么要省略李陵置酒贺武这段文字?
(2)课文为什么要省略苏武等人归汉后的待遇?
(3)苏武归汉后又经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和他在选文中的性格特征是否一致?
(4)如何看待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一事?
2.《李陵传》的阅读思考题
(1)李陵兵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汉武帝为什么不派强兵援救李陵?
(3)如果李陵不投降,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4)如何看待李陵投降?
(5)李陵在汉武帝死后仍不愿归汉的原因是什么?
(6)汉武帝为什么要杀李陵全家?
(7)司马迁对李陵的辩护是否站得住脚?
3.《宋史·文天祥传》的阅读思考题
(1)文天祥做事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文天祥的战斗历程。
(3)和文天祥作战的元军将领是谁?他拒绝了元军的哪些要求?
(4)叙述文天祥英勇就义的情节。
(5)《宋书》对文天祥的评价是什么?
(6)翻译词句:“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7)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是怎样评价苏武的?反映了文天祥怎样的情感?
1.如何看待李陵投降的行为
这首先要分析李陵兵败的原因:(1)李陵自负轻敌。“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2)出兵时机不成熟,汉武帝不信任李陵。强弩都尉路博德上书,认为“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汉武帝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强行下令“以九月发”。(3)双方实力悬殊。匈奴最多时有八万骑兵,李陵只有五千步兵。(4)作战地理位置不利。李陵的军队被围困在峡谷之中。(5)李陵部队内部出现叛徒。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6)武器装备不足,无强兵增援。陵败处去塞只百余里,“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综上所述:李陵兵败,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国家等原因。
但投降匈奴是他个人作出的错误决定。这是背叛国家的可耻行为。后因杆将军公孙敖“李陵在教单于用兵防备汉军”的错误信息,直接导致汉武帝怒“族陵家”。这一灭族,彻底浇灭了李陵归汉之心。即使昭帝即位招陵,也不愿归汉,终病死异域。
自私怕死的李陵虽可恨,但尚存羞耻之心。在劝降苏武时,他自责“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在贺别苏武时,他羡慕苏武“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在弹尽被抓之时,是不是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呢?要是苏武也面临李陵似的困境,估计他的选择只有一个:自杀报国。如果李陵也选择自杀,应该可以保全个人名节和整个家族。或者也可以像苏武那样不投降,被流放到北海,再伺机归汉。但历史不能重写。李陵的投降卖国反衬了苏武的忠贞爱国情。
2.如何评价苏武
在去匈奴之前,苏武就预知前路不妙,“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面对各种逼迫,苏武自杀两次。面对李陵的真情相劝,苏武不为所动,杖节牧羊,吞毡啮雪,19年方得归。归汉后,虽“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但不久其子“与安有谋,坐死”,武受牵连被免官。后昭帝崩,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但他低调谦虚,“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受到满朝文武的敬重。出使在外,以身爱国;为臣在朝,谦虚慷慨。这种刻进骨子里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虽历经千年,仍光芒四射,感人至深。
后人用成语赞颂他:坚贞不屈、执节荣归。用对联祭奠他:“一身浩然正气惊天地,满腔爱国忠心震古今”“铮铮傲骨表心志,岁岁春秋垂青史”。用诗文怀念他:唐代温庭筠在《苏武庙》中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空向秋波哭逝川”的汉臣形象;李白在《苏武》中歌其“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的拳拳的爱国情怀。宋代陆游在《书愤》中歌颂他“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人格操守;明朝刘基在《感兴(五首)》中称赞“苏武节来无忌死”的勇敢无畏 。名曲《苏武牧羊》唱尽了悲壮爱国和高风亮节。真是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3.关于文天祥
写苏武最多的是文天祥,共有五首。在《正气歌》和《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中唱叹“苏武节”,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中用“苏武窖中偏喜卧”抒知音难觅之痛。用《题苏武忠节图》夸赞苏武“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在《和自山》里用“我方慕苏武”之句表达对苏武的仰慕。
对苏武由衷的赞赏和仰慕涵养了文天祥的爱国血脉。国危不避,“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勇挑重担,九死一生。虽兵败被俘,但拒绝投降,从容就义。他的人生就好像是苏武在走李陵兵败被俘的路。在面对生与死选择时,他选择勇敢赴死,拒绝李陵式的投降苟活。不跪张弘范,拒诱张世杰,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广大爱国志士。
文天祥既是苏武气节的爱慕者,也是苏武爱国思想的继承者。苏武是坚韧的爱国者,杖节出使,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文天祥是积极的爱国者,在南宋大厦倾覆前夕,力排众议,勇挑重担,虽败犹荣。苏武荣归故里,善终故国,文天祥南向就义,以死报国。二者结局虽异,但忠贞爱国之心相同: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其根植于骨髓的爱国密码既有淡泊名利的人格修养,又有勇敢执着的坚强品质,还有舍身为国的奉献与担当。在我们遭遇苦难与挫折时,当我们囿于流言与名利时,想想他们,就会温暖满怀,执着前行。心中有光,前路不黑。
《苏武传》《李陵传》和《文天祥传》是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既有阅读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希望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以期用点的阅读带动学生去选择阅读《史记》《宋史》等二十四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汲取其中的民族智慧。去了解判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正其三观,最终实现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当然这种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