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培养路径探析

2020-01-09 22:57:04山西师范大学郭乐乐
天津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品德

■山西师范大学 郭乐乐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正式群体组织之一,其良好发展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养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少先队员对组织的高度认同则是组织建设发展的前提。通过阅读和梳理文献,发现关于组织认同的文章不少,但有关少先队员认同感培养的研究较少,对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培养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

将学科教学与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主要将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培养与品德课程学科教学相结合,为培养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开辟新的路径。

一、基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培养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的可能性

学校中的少先队组织教育工作以及组织活动往往与学校中其他工作割裂开来,少先队活动、教学活动、节日活动大多数是“各司其职”,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将少先队组织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在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将少先队活动和品德课堂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生对少年儿童组织的认同程度。

(一)少先队组织与品德课程目标一致

我在临汾市L小学实习并担任五年级的品德老师期间,发现此课程目标与少先队的发展总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少先队发展的总目标,即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两者总目标均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

(二)少先队组织活动与品德课程主题相通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设计以从个人到人与人,再到人与社会这样的主线,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性格,对学生进行历史启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课程内容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由此发现,品德课程的学习主题与少先队的活动主题有着很大的相通性。

二、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培养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的策略

(一)仪式教育走进品德课堂,奠定组织认同基础

认知认同即指少先队员在经过学习和了解少先队组织标志、组织章程、组织结构、组织目标、组织观念后,使个人目标和观念与组织保持一致。个人观念与少先队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活动能否顺利展开,而当学生对组织标志深刻了解后,就会自觉产生热爱红领巾、维护组织形象的积极行为。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认同,我在L 小学实习时采取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认同。如以下案例:

授课过程: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上课之前会做什么?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教师:那这学期郭老师将担任你们的品德课老师,新学期、新气象;新老师,新形式。我们在上课之前换一种问好方式怎么样?学生:非常好!但是老师我们除了上课起立问好,还能用哪种方式?教师:仔细想想,你们在学校除了是一名学生之外,还有哪些身份呢?学生:不知道。学生:我知道,还是少先队员。教师:你们都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也都已经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之后在上课之前进行行队礼的方式向老师问好,怎么样?学生:我们很喜欢。学生:老师,我们都快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平时没什么活动的时候基本没人去提及少先队员,您在上课前这样做,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还有另外一种身份。教师:大家不光要记得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还要时刻按照组织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在学校中孩子们除了学生的身份,还担任着其他多种角色。通过教学实践,将传统的起立问好环节改成在上课之前举行唱队歌、行队礼等与少先队员相关的活动。让孩子们以少先队员的身份进入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少先队员身份,深入学习和了解少先队组织,感受到加入少先队组织是无比自豪的事情,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谨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增强课堂仪式感。

(二)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加强组织认同体验。

情感认同是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少先队员对自我身份、自我角色的认可,并对组织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的情感体验。当少先队员能够自觉用组织的身份定义自己,要求自己时,就认识到组织身份的特殊性,而这恰恰是情感认同最关键的一环。为了更好地强化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将课程内容与少先队组织认同教育紧密结合,如以下案例:

授课过程:教师:同学们,上次一位同学带领大家游览了南京,向我们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图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你们了解多少?学生:学生们讲了一些关于自己知道的历史史实。教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学生: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别人不敢欺负我们了。教师: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已经是世界强国了,过去遭受屈辱和战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除了祖国的强大大家想想是谁日日夜夜保卫着国家,守护着我们的和平。学生:老师,是解放军战士。教师:解放军叔叔是国家的守护者,那我们学校的守护者都有谁?学生:门卫爷爷。学生:班主任。教师:我们的门卫爷爷以及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为我们的安全负责,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每天还有哪些人在校门口值岗啊?学生:少先队员。教师:我们的少先队员也是守护我们校园安全的一分子,那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红领巾。学生: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教师:有谁能分享几个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呢?学生:我知道董存瑞的故事。学生:我知道黄继光的故事,我在一本课外书里读到过。教师:我们学习了红领巾的来历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老师,我现在觉得能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真的很骄傲,我很敬佩那些革命先烈。学生:我认为少先队员也应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我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之后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学生:我觉得保卫国家不仅仅是解放军叔叔的事情,我们每一个都有责任,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一名军人。

通过以上案例,将品德课程内容与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教育紧密结合,紧扣祖国江山保卫者这一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领巾的来历,通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少先队员对组织的热爱之情。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组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增强了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和依赖感。

三、结语

少先队员对组织的高度认同会增强队员的荣誉感、庄严感以及使命感,使组织富有凝聚力和活力,促进少先队组织进一步发展。而目前校内对少年组员的组织认同培养方式过于单一,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整体呈较低状态。本研究通过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将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与课本内容融为一体,即实现了品德课程的学科目标,又有效培养了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为少先队组织认同的培养开辟新的路径,为少先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品德
认识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52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8:00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4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0
少先队员
中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3-17 08:38:05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