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城关小学 牛秀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且未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佳。同时,由于缺乏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难以有效发挥,并且与现代教学的要求不相符。而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理解,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当前信息化教育也是重要的改革方向,目的是促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通过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且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打造出视听结合的语文课堂,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具有亲身体验感,进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内容和快速熟悉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将课内外的知识串联起来,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具体而言,在课前预习时,有的学生能够自发地对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感兴趣,并希望能够获得解答来解决自己对课本内容产生的疑问。
而互联网中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在一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在预习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然后自主进行探索和解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关于黄山的资料,或者搜集一些关于黄山的诗句或典故,也可以让去过黄山的小朋友准备一些照片来展示,然后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去黄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预习方式,能够帮助学习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同时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难题,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打造一个视听结合的课堂,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恐龙的灭绝》这一课时,由于关于恐龙的动画片和节目较多,所以学生对恐龙并不陌生。但是很多学生对恐龙的种类、习性及特征等还不完全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下载关于恐龙的图片和视频,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展示过程中可针对每种恐龙进行介绍,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拓宽视野。然后向学生展示恐龙灭绝时的情境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变化的威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反复体验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惑,就是“圆明园为什么不重新修建?”针对这样的疑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查找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并整理出来,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圆明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历史见证的教育意义。接着教师再借此机会向学生展示圆明园原本面貌的图片,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意识到英法联军当时所犯的恶行。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许多难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以此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时,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问题,想必许多学生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科利亚后来找到了木匣,但是和他个子长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针对这样的疑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录像,围绕“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这一主题重点讲解,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个子高的人比个子矮的人迈的步子大?”这也是上一个问题的关键,因为个子长高了,迈出的步子距离也会变长,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步数去找,自然无法找到自己的木匣。可见,这样信息化教学的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的资源。比如进行线上语言交流等,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文,这样学习语文也不会显得枯燥乏味,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应当把握课后复习这一环节,在课后复习时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和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果仅靠教师的讲授或课堂来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随时随地地补充,因此自学便成了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