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策略探析

2020-01-09 22:02甘心静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辅导大赛

甘心静

(开封技师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1],随着世界技能大赛参赛人数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并快速地筛选出参加比赛的好选手,成为训练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展示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改革成果和进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培养、选拔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56。世界技能大赛培优选手从进入集训队开始,每天持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和疲劳心理。由于选手入校前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缺乏调节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心理辅导从初期介入,经过选手的周期成长,不断帮助选手丰富自身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增强选手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一)容易出现不自信、紧张情绪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入校之后,大多数时间都在训练基地参加技能学习和培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的技能水平也没有客观的认识,导致在比赛前出现焦躁、怯场、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有周期,3~6个月的跟踪辅导才有可能看到初步效果;个体的心理咨询至少也需要6 次面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个案咨询。但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辅导这一课题开始时间比较晚,大多数选手在入校前不知道什么是心理辅导。

(二)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不会自主调节心理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年龄一般不超过20 岁,还处在青春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由于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日常训练紧张,他们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心理压力无处排解,因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比赛时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缺乏文化知识的储备,心理素质较低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能力就不太强,文化课成绩往往不是很好,到了职业学校后,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惑,虽然在后来的培优选拔中脱颖而出,但是文化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加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技能训练,理论水平和技能不能平行发展,出现“瘸腿现象”。

二、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个体原因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虽然是各个学校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但都处在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青春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看待问题容易以偏概全,随机应变能力不强。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可抗拒的外因时,会出现多种应激反应,如心悸、紧张、出汗等,进而影响临场发挥。当然,这些不可控因素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二)家庭原因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人际交往范围有限,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同,选手的人格特质也不相同: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益于选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心理素质;反之,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选手在心理素质方面有较大缺陷,反映在赛场上就是有很多种突发状况,发挥不稳定。

(三)学校原因

对于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来说,枯燥的日常训练方式给选手的心理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长期以来,各个学校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度不够。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虽然在技能方面具备一些优势,但是心理调适能力较低,加之心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心理健康训练设备无法满足选手的日常训练需求时,比赛结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对于学校来说,其通常会安排心理教师同时负责德育和思政等相关课程,导致心理教师教学任务重,且学校缺少专业的建制;对于心理教师来说,空余时间少,不能有效开展大赛选手的心理辅导工作,往往只是临阵磨枪,对选手的心理辅导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起到真正的辅导效果。

(四)社会原因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社会的整体氛围是紧密相关的。社会竞争激烈,选手压力大,甚至选手的父母家人都会有心理压力,这都会影响选手的赛场发挥。再者,赛后的荣誉奖励等各种诱惑对心理素质不稳定的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也是一种考验。

三、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第一,在世界技能大赛日常训练项目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协助教练快速筛选出世界技能大赛培优的苗子,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筛选。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设备,帮助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同时促进其人格完善,更好地发展自我。及早进行世界技能大赛苗子选拔,采用“班主任推荐— 心理测评—教练考核”的选拔模式储备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增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后备军实力。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结果对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有重大影响,选手的心理压力都很大,越来越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院校开始重视选手的心理健康工作。对此,学院应建立科学技能竞赛体系[3],搭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把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纳入选手的日常训练计划中,让选手在日常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初步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最终使他们能在赛场上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及时关注解决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教师应及早介入,入校后开始建立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档案,及时关注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测评、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活动来维护世界技能大赛苗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下一步教练员选拔种子选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临近比赛时,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可以利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相应的心理设备帮助选手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目前,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院校都加大了对选手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这些心理教师会根据选手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参赛选手。并且,心理教师可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排解选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预防心理问题出现。整合心理教师队伍,形成心理团队,有效开展心理活动,将有助于维护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健康。此外,要加强团队力量,提高心理辅导的力度,以保证心理辅导的效果。

第三,营造轻松和谐的日常训练氛围,激发竞赛选手的心理潜能。学校是竞赛选手学习的主要场所,轻松愉悦的环境对参赛选手的日常训练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练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方式对选手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选手之间既竞争又友爱的关系也有益于选手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教师应通过轻松而紧凑、科学又合理的训练方式,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以有效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激发选手的心理潜能,进而促使其赛出优异成绩。

(二)家庭方面,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对选手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可代替、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在赛场上的自信水平与选手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关联密切。因此,学校应通过与家长的不断沟通了解选手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自信水平,并在赛前让家长配合学校的赛前训练,使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能够感受到家校共同的温暖,共同培养竞赛选手的健康心理。

(三)社会方面,应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搭建公平公正的比赛平台

竞赛选手刻苦努力训练,目的是公平公正地展示各自的技能和风采,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并不是每次选拔比赛都能够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选手的参与热情,也有违比赛的宗旨。对此,各个竞赛基地应该严格规范比赛程序,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拔推优,给每一个竞赛选手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水平的竞赛平台。

四、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的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苗子选拔阶段。入校后,配合班主任做好新生的心理测评并筛选出心理素质和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时间大约一个学期。

第二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选手被选拔出来后进入集训队,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心理上难免出现波动、倦怠等问题,此阶段要做好选手的心理维护,定期开展相应活动,监测选手的心理变化。时间大约两个学期。

第三阶段,省赛前突击阶段。该阶段选手通过一到两年的训练,技术水平已大致稳定,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可能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抗干扰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心理倦怠、训练效率低、压力大和情绪焦虑等一系列症状。此时需要对参赛选手进行赛前鼓励,提供有效的减压方法,利用相应的心理设备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帮助选手。时间大约一个学期。

第四阶段,国赛冲刺阶段。该阶段选手的技术水平已是高超,但心理压力也较大。在此阶段心理教师和教练员应密切配合,做好选手的心理维护,赛前做好心理疏导,指导相应的放松方法。训练应讲求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每天都给予选手适当的休息时间,让其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4]。了解每个项目选手的心理状态,科学、准确地分析选手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结语

竞赛选手的心理健康是影响他们日常训练和生活的重要因素,要促进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人格健全发展,日常训练中就要稳步提升其心理素质,同时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如此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选手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正常训练,从而在赛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辅导大赛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