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平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江苏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不仅名人志士汇聚而来,人文荟萃、名家林立,其灿烂的文化也激起了历代封建帝王的情怀和游兴。明清时期的帝王多下江南游览,并在沿途留下了不少历史古迹。扬州有古老的京杭大运河、隋炀帝的陵寝、自唐宋时期就有的扬州古城遗址和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这些保留完整的历史遗迹如今都已成为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因此,如何对外宣传扬州,能否将旅游景点及其包含的文化风俗翔实地翻译出来,吸引外国游客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扬州旅游景点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的翻译学理论。胡教授认为,翻译实际上是一个译者通过选择不断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的活动[1]219。该理论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相结合,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将翻译看作一个整体,以实际翻译活动为基础,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该“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 体[2]18。在此环境中,译者不断地适应与选择,“求存择优”“汰弱留强”“共生互动”,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语言、文化,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为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在翻译时,译者要真正做到从原文的选定到翻译过程的语言与词汇句法的选择,多维度地去适应某一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来实现翻译的目的。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旅游外宣材料文本时要考虑该选用何种词语、采用什么句式结构、如何组织相关语句、以什么口吻、用什么身份,以及站在何种角度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适当的目的语文本,并能够准确表达源语言文本中的信息,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要进行不断选择,以适应读者需要。自有翻译活动以来,文本语言的表达就一直被广泛关注。这种转换是成功翻译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在不同方面与层次上进行。
词汇方面,有些词语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按原文逐一翻译,并能保留源语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译者此时可以通过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如“扬州炒饭”可以直接译成“Yangzhou Fried Rice”,这是因为源语言中的词汇和文化特点能够原封不动地引入目的语中,不会产生歧义或使阅读者无法理解。
句法方面,翻译较长的汉语景点介绍时不能将汉语语法机械地搬到目的语中,造成乱译、死译,而应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语法习惯,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将汉语中的句子按照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进行翻译。
英语与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语句子大多短小精干,句子结构较为简单,汉语中的复杂长句也多为多个简短分句的组合,通常通过语义关系连接而成。而英语中很多都是复杂的长句,越是正式的语体,使用的长句越多。这些长句由于各分句间逻辑关系的不同或在句中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通过逻辑词和连接词,一个长句往往语义复杂,包含多层意义。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的目的,译者需要通过对源语言的分析,经过适应性选择,重组原文结构,分析汉语长句中各分句的语义与逻辑关系,选用目的语中恰当的词汇与句式来翻译,并通过连接词将各分句按照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组合成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译句。例(1):
原文:当京杭大运河贯穿整个苏中地区,纵跨南北时,该地区便成为了水陆交通的中枢之地和南北漕运的结合之地。从此,迥异的南北运河文化在这里交融、延伸并沉淀,形成了扬州运河文化中最丰实的文化元素。[3]205
译文:When the Grand Canal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middle parts of Jiangsu Province, intersecting south and north, Yangzhou has become a hub for both land and water transport and the linchpin of canal transportation, which forms the richest element in Yangzhou canal culture—infiltration, integration, extension and sedimentary accretion of different canal cultures.[4]
例(1)原文由几个短小的分句构成,各分句之间也没有衔接词。通过分析发现,该句的中心是第三分句,前两个分句是前提,后两个分句是导致的结果。因此,翻译时应依照原文“当……时”,将其翻译成时间状语,后两个分句用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最后,将原文的五个分句翻译成一个长句。
交际维是指译者在适应性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到翻译的目的,即交际。也就是说,译者要考虑所翻译的文本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反应。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就是为了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增强外国友人对我国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使其快速了解某一景点的功能及用途,从而判断是否去该景点或者是否有必要参观该景点。
例如,将“个园”译为“Geyuan Garden”[4]。个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该园林主人喜竹而遍植青竹。院内品种繁多的竹子在阳光下投影在地上,呈现出多个“个”字,因而园林主人将汉字“竹”的偏旁“个”定为园名。采用汉语拼音Geyuan 来翻译可以体现该园林因“竹”而名,从而体现该名字的由来以及其表达的文化内涵;同时,加上garden 一词,可以让读者迅速领会其“园林”之意,从而激起其参观的兴趣。如果翻译时没有加上garden 一词,而仅仅翻译成“Geyuan”,读者可能就不能理解其中之意了,也就不能顺利实现该翻译中交际维的目的。
又如,将“普哈丁墓”译为“Puhaddin Islamic Tomb”[4]。普哈丁墓,俗名“回回堂”“巴巴窑”(巴巴是对有德望的穆斯林的尊称),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5]。该园始建于宋朝德祐元年(1275),相传是穆罕默德圣人第十六世裔孙普哈丁的身后地。园内有古清真寺、古墓园和古典园林,是阿拉伯式建筑和中国民族式建筑的融合。因外国游客大多有宗教信仰,为避免出游时出现宗教冲突,翻译时将其译为Puhaddin Islamic Tomb,可以让读者很快抓住其中“Islamic”想要传达的说明之意。
再如,将“史公祠”译为“Shi Kefa Ancestral Hall”[4]。史可法是明末抗清英雄,在清王朝入关进攻扬州时带领驻守扬州的军民抗清,以身殉职。后人为纪念他而修建了史公祠。祠,即祠堂,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如果只是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将其直译为“Shi Gong Ci”,外国读者会因为不理解“祠”字的含义而无法理解该景点所表达出的功能和用途,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将其翻译为“Shi Kefa Ancestral Hall”,可以直接将该景点的功能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性活动,也是跨文化的过程。在翻译带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外宣材料时,不能仅仅将其看作单纯的语言转换,更应该注重其中的文化传递。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许多旅游景点或宣传材料中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不是简单地罗列或堆积英文单词,也不是简单地对应式的直译或死译,而是应该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注重文化方面的适应性选择,通过补译或增译的方式来传达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让读者了解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2):
原文:房内花阁为壁,临水处又有“美人靠”。[3](P215)
译文:Walls are decorated with lattice, and “Mei Ren Kao” (or gooseneck chair, an elegant name for long seats with back around courtyard, pavilion or corridor) is provided by the water.[4]
“美人靠”,学名“鹅颈椅”[6],是一种木质结构。它下部是条凳,上部连着靠栏,因为上部靠栏向外探出的弯曲的形状形似鹅颈而得名。“美人靠”是对这种木质结构的雅称,这一称呼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在古代,未婚的女子一般待在闺阁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允许下楼外出。她们偶尔会走到天井中,倚靠在椅子上望着外面的世界或低头窥视楼下来往的宾客。若将其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为Mei Ren Kao,目的语读者可能因缺少相关文化背景而无法理解此为何物。翻译时通过增译或补译的方式对“美人靠”进行解释说明,从而将其文化背景同时传达给读者,这样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例(3):
原文:明末清初,清王朝入关时在扬州遭遇了明朝军民最为顽强的抵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是当时惨痛的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的抗清代表人物就是史可法,时任明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人为纪念他而建了史公祠。[3]215
译文: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1645 A.D.), soldiers of Qing met with the dogged resistance from soldiers and residents in Yangzhou, which caused the miserable events — “massacring all the people of Jiading and killing all residents in Yangzhou”. Shi Kefa,Minister of Military and Dongge Grand Secretary of Ming,was major representative of resistance against Qing Dynasty then. In memory of him, Shi Kefa Ancestral Hall was built.[4]
“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是明末清朝入关时在扬州发生的两件惨痛的历史大事件。该景点文本中含有历史性的背景事件,翻译时应通过增译的方式来解释说明。这样,向目标读者介绍史公祠的建造背景时就可以清楚将有关历史事件转达给目标读者。这样既可以达到译文的文化维转换,也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为了使读者对当时的时间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可以在翻译时加上具体的年份,让读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原文中提到明末清初清王朝入关这一历史背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对这一历史背景有一个直观认识,翻译时加注了具体年份(1645 A.D.),这就能让目的语读者清楚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本文结合扬州一些景点的名称和景点的介绍内容,从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角度分析了扬州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多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与转换思考。在翻译旅游外宣资料时要注意源语言与目的语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上的转换,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而翻译出高质量的旅游外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