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渊明的作品探究其归隐之路
——基于《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并序)》

2020-01-09 22:02王美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园田鸡鸣官场

王美霁 宋 祥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收录了陶渊明两篇作品,即《归园田居》(其一)和《归去来兮辞(并序)》。笔者从自身的见习经历来看,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感受陶渊明辞官后的恬淡心境”和“学习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境界”,未深入挖掘其归隐的原因。由此,笔者结合教材选文,分析陶渊明的“入世”和“出世”缘由。

一、为何而仕

《归园田居》(其一)开篇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样天性淡雅的少年,为何会“误落尘网”?要想弄清缘由,有必要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身世坎坷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族,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其父陶逸也都曾任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成年后陶渊明搬出外祖父家,自己盖了几间房子与母、妹同住,此时陶渊明仍专注于读书和游学。后妹妹出嫁,家中的积蓄渐渐消耗殆尽,生活每况愈下,甚至到“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地步。这时陶渊明一方面已饱读诗书,可以报效朝廷了,另一方面也需要扛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因此他选择投身官场。

(二)生不逢时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动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充斥着阴谋和杀戮。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说:“陶渊明虽然是一个本性恬静的人,但毕竟也像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壮志。”陶渊明也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可见,年轻时他也曾充满热血激情,期待有朝一日能像曾祖父一样大展宏图,建功立业。

无论是因养家糊口还是年少之梦,而立之年的陶渊明终归入世为官。

二、仕途如何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回首官场生活频频感叹,认为那是迷途,幸而误入不深,尚且知返。

(一)初入世,温饱不足

公元393 年,陶渊明(29 岁)任江州祭酒,这是他初次为官。此次为官以“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告终。告别田园生活步入官场,本是为了“稻、粱”等俗物,但为官的微薄俸禄仍无法缓解贫苦现状,“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不久之后,陶渊明就辞官归家。虽闲居在家,但他仍存有建功立业的念头。

(二)再为官,失望而归

大约在公元398 年,陶渊明再次为官,成为桓玄的幕僚,他想实现大济天下的心愿。但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桓玄,并没有安定社会的想法,反而滥杀无辜,忙于培养亲信,扫清夺权路上的障碍。陶渊明对此深恶痛绝,适逢其母去世,他便借服丧的机会结束了再次为官。

(三)三为官,无奈而归

公元404 年2 月,刘裕等人反对桓玄称帝并对其进行讨伐,40 岁的陶渊明任镇军参军。陶渊明相信在铲除桓玄势力后,自己有机会实现济世安民的抱负。可世事难料,刘裕稍稍取得成绩就沾沾自喜,耀武扬威,陶渊明隐隐担心刘裕日后会走上桓玄的老路,于是动了辞官念头。

(四)四为官,被迫卸任

公元405 年,陶渊明投奔刘敬宜,并担任参军。此次任期约四个月,后因刘敬宜被皇帝撤职,只得自动解职回家,第四次短暂的官场生活就此落幕。

(五)不违己志,决裂官场

返乡后,陶渊明又恢复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后来在叔父陶夔的推荐下,陶渊明做了彭泽县令。当时社会风气浮躁,利益至上,上级官员讲排场,下层官员忙奉承。适逢督查到来,按例县令要穿戴整齐上前迎接,陶渊明对此极为厌烦。虽然出任彭泽县令的主要目的是“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可他还是无法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愤然辞官。自此陶渊明彻底退出官场舞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纵观13 年的官场生活,陶渊明就像笼中鸟、池中鱼被紧紧束缚,压抑悲哀,抱负难以实现,人生观屡遭冲击。在他看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本是世间真理,但在现实中,勤劳善良的百姓饥寒交迫,投机取巧的小人如鱼得水,滥杀无辜的人最终掌权。在这黑白颠倒的世道里,一切仿佛都是对陶渊明的无情嘲讽。“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他在诗中正面表示伯夷、叔齐不应该被饿死,荣启期也不该如此凄凉,造成这些异象的正是黑白颠倒的时代。

三、归向何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出世当然不是因为笨,此“拙”与世俗的“巧”相对。性情之“拙”(纯朴善良)与世俗之“巧”(滑头)的冲突,让他心力交瘁。想要真正“守拙”,只有在田园中才能做到。

四、归去何如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像羁鸟终出牢笼,像池鱼终入江湖,陶渊明终于重获自由,辞官后他归家之心急不可耐。虽然要为养家糊口发愁,但与“心为形役”相比,他甘之如饴。

(一)室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榆柳枝叶掩住后檐,桃李招摇在门前,抬头可见远处炊烟,耳畔传来鸡鸣狗叫。乡间图景活灵活现,静谧美好。“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如同昂首于杂草丛生的小径上的松菊一样,在黑暗荒诞的社会中保持本心。

(二)人穷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或许有人会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因为家里有豪宅;也会有人困惑,陶渊明年幼丧父,怎会有草屋八九间?这些争论源于大家对魏晋史实的误解。有学者从音韵学角度分析,古无轻唇音,方、旁(傍)同音可以假借,即宅子旁有十几亩地,并非房院占地十几亩。今天的一亩地约为666.67 平方米,但结合资料来看,当时的一亩土地约合现今0.69 亩,十余亩大致为今天的7 亩。不同于现在的寸土寸金,当时战乱不断,人口锐减到1 600 万,地广人稀,十余亩的宅地谈不上大。况且农业发展有限,粮产不高,每亩地产量最多不过3 石(1 石约120 斤),7 亩地产粮两千多斤。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这些粮食远远不够。

再看草屋。《疏》:“谓屋南北深一丈二尺。”古代一尺约为23 厘米,一丈二尺,即276 厘米。屋子南北进深不足3 米,面积不过10 平方米。“草屋八九间”加起来勉强达到八九十平,仅相当一个小三居。陶渊明自己也说:“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但是,陶渊明并不觉生活艰辛,反而乐在其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三)家和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虽然要为温饱发愁,但家庭和睦、妻儿在旁的温情更为重要。未进家门就有妻儿等候,没等坐下机灵的孩子就为父亲斟满美酒。闲暇时或“悦亲戚之情话”,或“乐琴书以消忧”,享受难得的悠闲自在。

(四)心悠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回家后,不再为官场烦忧。宅院处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地,人也会心性平和。陶渊明并非与世隔绝,所居常有近邻来往,“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证实了这一点。那“远人村”该当何解?事实上,“远人”不仅可指地域距离,也可形容精神文化方面。“远人村”实为远离世俗的淳朴之地,与“守拙”有异曲同工之妙,颇有自我调侃意味。门庭洁净无尘,家中无杂人杂事打扰,内心自然澄澈透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五)情悦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此处化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巷中”一句。这不是“鸡犬”首次出现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乡间田园可写事物甚多,但诗人却分外中意“狗吠”与“鸡鸣”。《孟子》:“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鸡犬是田园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预示热闹、欢乐。这两句不仅通过描绘乡村常见事物勾勒出和平安定之景,也再次表明自己所居之处并非远人村。联系上文,叙述逻辑一脉相承,此景如柔软又坚硬的铠甲保护诗人在“远人村”处“守拙”。

(六)藏忧

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来说,“归园田居”不只是简单的回归,更是一种重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他的生活是否全然欢喜?事实上,除了担忧温饱外,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放下大济天下的情怀。“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他羡慕自然事物得逢天时,反观自己生不逢时,慢慢绝望。陶渊明一遍遍慨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远离官场,我们很庆幸其最终放过自己,不再做“无用之争”,得到了田园生活的慰藉,但在强烈的感叹和反复的反问中,分明品出了他的纠结和无奈。强烈的情感宣泄与其说是“复得返自然”的兴奋感慨,不如说是他对“请息交以绝游”的自我说服和强烈暗示。

结语

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读者应能理解陶渊明“撞南墙,身回头,心不回头”的执着。中国古代学子一直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作为毕生所求。他们渴望通过寒窗苦读获得“学而优则仕”的机会让自己大展拳脚,陶渊明也不过是万千学子中的一位。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其实也可以身居高位、衣食无忧,只是物质上的“达”,并非他真正所求,何况要以违背初心、随波逐流为代价。于是,陶渊明退回园田,守住难能可贵的“拙”。

猜你喜欢
园田鸡鸣官场
鸡鸣驿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鸡鸣
鸡鸣与狗盗
古道鸡鸣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