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女性在乞巧仪式里的象征与表达

2020-01-09 22:02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乞巧女孩子仪式

张 芳

(甘肃省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西汉水流域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的乞巧仪式,现在每年约有10 万人仍在参与,该仪式对当地女性影响深远。乞巧仪式盛况仅次于春节,参与人员以未出嫁的姑娘为主,其中有几个经验丰富的长者指导仪程。仪式中的祭祀、歌舞是她们感怀祖先、追求智慧和美的表达方式。仪式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如只允许女性参加,只祭拜织女(当地叫“巧娘娘”),期间有敬麻姑神的环节、有巫术性的“神灵附体”以实现人神对话环节。仪式的程序和仪式中的歌舞对于传承人有严格的要求,对女性的基本要求仪式中都有所体现,且仪式中的象征符号意蕴丰富。

一、仪式中暗含的成年礼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1]1乞巧传统仪式的主要成员是未成年女子,“巧娘娘头”(按:乞巧队伍中推选出的能歌善舞、有组织能力的姑娘)及中心力量是十三四岁的姑娘,她们通过各种仪式,来实现自己祈求美、追求巧的目的。在1949 年以前,13~14 岁正是女性被关注、准备说媒的年龄段,处于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被认为已经成人。《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2]409这说明古人认为女子十三四岁就已经是成人了,家中若有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会有媒人上门提亲或可以出嫁了,西汉水流域80 岁左右的老人,大多数是14~16 岁嫁人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十三四岁的姑娘参加的乞巧活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们的成人礼。对已经订婚待嫁的姑娘来说,乞巧就是对少女时代的告别仪式,在最后参加的一次乞巧中,她会向同伴一一告别,会哭得很伤心,因为嫁出去就不会再参加乞巧了,表达出其对少女时代的留恋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慌。乞巧词曰:“今年一起乞巧哩,就怕明年人少 哩。”[3]116女孩子参加乞巧活动证明已经成人了,脱离乞巧活动则说明即将嫁人了。

二、仪式里的露面和被选择

过去,在西汉水流域,女孩子一般是不出门的,很难在公众场合露面,而乞巧是唯一的一年一次的自由时间。女孩子参加乞巧仪式的目的是祈求拥有智慧和好生活,但农历七月初六“转饭”特别是初七早上“迎水”这个环节有一项“潜活动”——相亲。在这个环节,男方家长或亲戚在迎水的乞巧队伍里看中一个姑娘,打听清楚其身份,便托媒人去求亲。这说明,在以男性为主的文化背景下,女性不得不接受被选择的命运。乞巧活动中姑娘们亮相恰恰迎合了这一社会需要;另外,由于平时女子足不出户,因而参加乞巧也是展现自我、让人知晓的一种方式。

社会的需求使她们在特定的年龄迫使自己成熟。嫁人和未来自己不能掌控,所以乞巧活动中的姑娘们在祈求心灵手巧的同时也默默祈求自己能找到不辜负自己的丈夫,有词为证:“十一二上不出门,媒人登门问行情,”[3]11,“先求莫遇无情郎”“赐个掌柜的懂人言”①。

三、仪式反映了女孩子需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

在以男性文化为主的社会环境里,乞巧能给女孩子一个看似自由的聚集机会,实际则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社会教化,这从乞巧中女孩子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的情感依托在音乐、仪式上就可以看出,因而音乐就具有了复杂的内涵,音乐的深层象征意义也就体现了出来。乞巧姑娘即使在载歌载舞这样的环节,也会遵守各种规矩。比如:正在唱歌跳舞看到有男性走过来时,要立刻停止歌舞,转过头去,等他走远再唱。

传统的乞巧,在“送巧”仪式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放荷灯”,姑娘们面对顺水而下的荷灯许愿、祈求。这是她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巧娘娘”顺水而下就可以到“南天门”的一种送行表现。荷在传统文化里的高洁、吉祥、爱情等意义在这里得到综合体现。这一习俗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但是传统习俗中对女性的约束和评价观念并没有消除。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规矩不是法 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4]62女性需要遵守很多的规矩,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于乞巧仪式中可窥见一二。女性的人身权利很难得到体现,例如未婚的女孩子不仅要帮助父母照看弟妹、承担家务、平时行为受约束,更没有自由选择未来和夫婿的权利。《西和文史资料》记载:“到清末,未出嫁的姑娘还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女性一旦做出出轨的事,指责与承受的压力终生难赦。”当地俗语可证:“女儿十三,不离娘的裙边。”②当地女子在新婚夜要是被证明不是处女,或者不遵守婆家的家规,可无条件被送回娘家,而且公家人可以任意羞辱娘家。可见女性需要遵守的规矩十分严格,且一旦女性破坏了这些规矩,受到的社会谴责是很严重的。

活动期间禁忌在“巧娘娘”面前骂人、说脏话,因为当地人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不敬,实则这是一种教化人的方式。期间,大家对女孩的行为、做事方式也会作一个判断和评价:同时,年长的人会评估某姑娘将来嫁给谁合适,特别是说媒的人最关注。乞巧是这些女孩人生里为数不多的社会集体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她们知道自己要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例如:“笑不露齿”就比“仰脖子大笑”的女孩容易被人们接受,女红好的女孩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乞巧不仅是女孩们祈求“巧手”的活动,更是宣布她们行为准则的场所。

四、对爱情以及将来子嗣兴旺的愿望

乞巧仪式里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搭鹊桥”,即送织女去和牛郎相会,这一仪式可能自汉代便有了。西汉水流域的“搭鹊桥”,要求姑娘们将在端午节绑的手襻在七月七晚上解下来,接到一起,象征送巧的“鹊桥”。通常面临出嫁的女孩子希望能拥有美好姻缘会搭建这样的“鹊桥。对于13~14 岁的女孩子,她们对于男女之情已经懵懂,而织女传奇的爱情故事便是生动的教材,所以在仪式的这个阶段,女孩们通过“搭鹊桥”祈求美好的婚姻,这也是乞巧的目的之一。

祭祀巧娘娘用的巧芽,因为特殊的生长方式,其根多且紧紧长在一起,芽粗而肥,从外形看就像个婴儿。在仪式中这是生生不息与子嗣旺盛以及财源的象征,因而有姑娘的人家都要做这个巧芽。这里的人们受古秦地文化影响,认为“根多了发旺”,无论哪个家族,都会认为子嗣多是家庭兴旺的表征。对于没有儿子的人家,人们称之为“断根的”,这让人们对家族断根产生恐惧,因而也执着于子嗣的繁衍。在这种观念下,仪式里必然会有所体现,所以说那时追求子嗣旺盛就是一个女人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并不为过。

五、乞巧仪式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乞巧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前,为了乞巧,专门从外地或回娘家的现象比比皆是。1990 年以后,乞巧队伍组织方面开始有了传统的姑娘队和新增的妇女队之分。区别在于:姑娘队传统乞巧仪式意识淡化,娱乐性凸显。究其原因:对神灵崇拜的锐减,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她们不愿意参加乞巧。妇女队更捍卫传统乞巧,使乞巧的原貌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乞巧组织形式上打破了传统,使乞巧由“少女节”变成“女性节”。

第二,建立在对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自我塑造。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内尊男习俗仍然存在,特别在农村。造就了这里的女性在家务方面是一把能手,做其他事情也不甘落后。

第三,以乞巧为文化资本,完成女性现代意识的塑造。如今,社会为女性重新定位、女性自身的意识觉醒、走出家门创业的例子大量存在,但是重视自己的德行品质依然没有改变。比如专门的女性书画展、刺绣展、剪纸展,特别是还有女性创业成功事例展,无不显示了乞巧对当地女性的影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结语

“民俗文化意义的变迁与民俗文化形式的变迁也通常处于异构状态,旧的民俗形式被赋予新的民俗文化意义而传承下来。”[5]419过去乞巧是女子难得的接触社会的渠道,祈求神灵保佑自己一生聪慧如意,如今成为女性大胆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之一。“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已经沦落为只剩下吃的内容了……其他的东西通通被忘却。”[6]11但是这个乞巧节无物可吃,反而都是对智慧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当下女性自信的另一种诠释。面对一个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仪式,乞巧姑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用自己的行动传承文化,并维护这种文化精神及精神家园。寻找与探索乞巧中女性的世界观、对追求美的执着、对文化的传达与记忆,对丰富女性人类学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笔者田野工作调查所得。

②同①。

猜你喜欢
乞巧女孩子仪式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十岁成长仪式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仪式感重要吗?
那个文科班的女孩子
乞巧七夕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努力?
Talking strategies
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