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华
(四川省中江县兴隆镇清河畜牧兽医站 618113)
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动物传染疫病发生概率日渐升高。发生动物疫病不仅会使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情况严重的将会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当前首要任务。
候鸟迁徙、野鸟带有病毒,对众多容易感染的动物产生威胁,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动物疫病一直没有间断,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猪高温、禽流感等疫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畜禽频繁调运,极易使疫病传播扩散。因为畜禽长途调运,路程较远,范围比较广,再加上市场交易数量增多,畜禽来源复杂,因此,发生和传播疫病的风险较大。当前,各个地区规模养殖量小,一般都是采用散养方式,并且养殖环境差,增大防疫工作难度。
基层动物防疫过程中,部分基层防疫员普遍存有消极工作的特点,如在使用某些动物羽绒或毛皮制造用品时,很少甚至不对其做检疫;在检疫时,也没有严格按照消毒要求对其进行消毒,随意出具检疫合格证书。运输动物工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在动物运输中非常可能发生疫情爆发现象,因为监督管理不足,导致感染疫病的动物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甚至随意丢弃。部分地区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如果动物因疫病死亡,养殖人员无法承担经济损失,由于缺乏监管,不能主动上报疫情,会导致疫情传播扩散[1]。
大部分动物养殖人员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虽然有些人员在养殖中慢慢意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其自身缺少相关知识储备,无法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在发生疫病时,不能及时控制,并未减少动物疫病的出现,这使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受到一定限制,也使养殖人员无法提高经济收入。
在我国,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慢,运输条件差,无法满足运输动物的需求,使畜牧业发展受到约束。另外,很多养殖人员不重视动物的生长环境,不及时清扫动物粪便,不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为细菌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大增加了疫病出现概率。还有一些动物不适合在此地区生长,也很容易发生疫病。
在基层防疫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较差,造成专业性人才匮乏,现有的防疫人员平均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较低,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另外,部分地区的实际工作经费较低,导致抢救费、补偿费及工作人员的补偿费难以落实。另外,在基础设施方面,部分地区的基层防疫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且稀少,存在检疫检验及监测设施缺乏情况,且相应的工作技术较差。目前,部分基层防工作站中的办公设施简陋,房屋破旧,缺少必要的交通设备,整体呈现环境差、工作量大的情况,现有的设施设备难以满足现有的基层防疫工作要求。
要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畜产品质量,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各地区相关领导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做好。首先,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明确防疫工作的基本流程,要求防疫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严厉禁止员工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以保证防疫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还要重视防疫工作队伍建设,领导部门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对防疫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其技能训练,保证从事基层动物防疫的员工可以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便提升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最后,加强检疫监管。严把检疫关,根本上控制疫病传染。严格监管饲养、运输、加工、贮存等环节,注重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的集中检查。对即将要销售的动物进行严格检疫,尤其要做好仔猪、种畜和其他畜产品的入境检疫,杜绝疫源引入。
政府应对动物防疫工作提供的一定支持,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收集、报纸、杂质等方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知识,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讲座活动,使养殖人员可以全面掌握防疫知识,在实际养殖中可以做好防疫工作,降低疫病对动物养殖的影响,减少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政府在当地应建立一定数量的防疫技术咨询站,随时可以为养殖人员服务,提供相应技术支持,确保能科学、合理的养殖动物。另外,逐渐改变小规模分散养殖方式,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推广各种有效的养殖模式,控制动物生长环境及饲料质量,减少疫病发生。一旦发生疫病,要立即上报当地防疫部门,有效处理病死动物,防治疫病大面积扩散[2]。
第一,干净的环境是动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养殖人员要尽量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动物粪便,定期通风,减少细菌滋生。做好消毒工作,养殖人员要定期对动物圈舍、生活环境、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对粪便、污染物等采取无公害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细菌传入动物体内。如发现动物发生疫病,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避免疫病传播。第二,强化免疫。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免疫,因此,要做好动物免疫。一方面应落实足够的防疫经费。每个地区要根据上级要求合理安排防疫资金。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要保证免疫质量。坚持程序免疫、计划免疫,保证免疫的统一性、科学性、社会性、强制性,规范操作流程,尽可能做到一动物一标识,全面落实“防、监、控” 的三位一体模式,完善疫病监管机制,采用饱和免疫模式,彻底解决免疫死角,进而提高动物免疫质量。
当下,开展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动物防疫法和检疫管理法,但其中的法律条例涉及范围比较广,没有具体明确执行主体,是法律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中的各项条例具有可实行性与可操作性,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3]。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辛的工作,要落实动物防疫责任,保证防疫工作真正落实。首先要明确责任,实行责任制度和追究制度。把各级政府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各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负责人,组织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共同落实防疫工作。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级领导和负责人要承担起职责,亲自指导,帮助解决问题,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 的原则对其进行处置,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论述可得出,在新形势下,需要各级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加大重视程度,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完善防疫制度,进而提升防疫质量与效率。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流程,以获得大众的全力配合,使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