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宏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养德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命题。道德是养生的根本,修身养德才能实现健康长寿和生命质量的真正提升。《道德经》将道德修养与人的身心健康有机统一起来,隐含着丰富的“道德养生”思想。对其进行挖掘与探索,必将为当代社会生活的养生思想和实践提供很好的借鉴。
生命至上,养生的实质是对人及人的生命的珍爱与重视。《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将人与道、天、地并列,强调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把声名与生命、生命和财富做了对比,从而得出生命是第一位的,生命比声名和财富更加重要。在当时诸侯争霸、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时代境遇下,老子提出的这些思想充分表露出对人自身作用和地位的觉醒与认知,对人的生命的热爱与敬重之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乐观精神。
正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老子特别关注和担忧人类的生存状态。《道德经》第五十章论述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段话意指人生在世必然面临各种危害生命安全的因素,因此要善于保全养护自己的生命,不能“生生之厚”,过度放纵自己的生命。只有“善摄生者”才能够在遇到各种威胁危险时化险为夷,保全生命。这里老子充分论证了生命休养的重要性,指出人们要保全和养护自己的生命,重视养生,成为“善摄生者”。
人类养生的终极目标是想要达到一种 “长生久视”的理想状态。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在生命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疾病、灾难等的威胁。所以自古以来人类希望通过种种养生之道来促进生命的健康恒久,“长生久视”成为人类想无限延长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期望和诉求。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逐渐深入,意识到生老病死是人类之常情。因此,养生家们不仅想方设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更加注重生命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将“长生久视”的意义延伸到更高的层次。《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生命的长久之道在于精神的不朽,“寿”就是不朽的象征。《道德经》及后来的道家一直主张性命双修,即试图在延长人的生命长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和道德修养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道德养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必然面临各种诱惑和欲望。《道德经》第十二章论述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五音、五味本来是维持身体生命存活的正常的东西,是生命的滋养物,可如果过分追求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质享受就是有害无益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天下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欲望过多。《道德经》五十九章“重积德则无不克”,积累德行的人,什么事都能做成。只有用道德自律来约束内心的欲念,对抗外界的诱惑,才能实现生命的平和超然,获得身心的和谐和生命质量的真正提升。
《道德经》的养生之“德”具体表现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道德规范。《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倡导人们返回初始质朴、无知无欲的状态,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欲望。当然,少私寡欲并不是要摒弃人的正常愿望,而是要节制贪欲,以免伤身害体。《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表示对人仁爱和善,与人友好相处,“俭”倡导的是过一种俭朴而单纯的生活,“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不争强好胜,谦逊礼让。这些基本的个人道德规范有助于修养者保持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和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因此有益养生。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中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涵养道德能促进生命的健康,也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明。“经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身体健康长寿。[2]”
“道德养生”的最理想状态是“复归于婴儿”。《道德经》五十五章论述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德行修养深厚的人,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天真纯朴,没有心机,无知无欲,一切凶险的毒虫猛兽都不能把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并且精力充沛,生命的根本也很牢固。这里老子希望人能够返璞归真,回到人类的最初本性,这样一种状态更容易健康和养生。
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道德经》二十五章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生命本身的规律,不要人为的去干预和破坏这些规律,才能获得生命的保全和养护。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表现为内心的质朴平和,不压抑自己的欲望,但是也要减少过度的欲望,形成清心寡欲、安命无为的人生态度。但是顺应自然并不是听天由命,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更能够促使人尽心知性,复归本初,以顺应天道。老子主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追求至善的人格,个人主动不懈地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长寿目标,表现出一种积极努力的养生追求。
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当应用于当前社会生活实践,服务于社会养生、乐生的需要。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的今天,《道德经》的“道德养生”思想凸显出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直以来大众的养生一直停留在饮食、运动和环境的选择等简单易行的方式方法上,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培养和健康的心性来增进健康长寿却受到忽视。“当人们觉悟到道德成为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民众的养生就会从道德和生理两个层次上同时开展,充分利用道德与健康的内在联系,达到增强体质、挖掘和培养更为全面深刻的生命功能,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养生。[3]”
不过养德固然重要,“但是德高却不一定健康长寿,品德修养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纯粹的道德修养并非灵丹妙药,影响人体健康的种种因素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修养。片面夸大道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以养德代替养生,偏离了道德养生的本义。[4]”《黄帝内经·灵枢》中指出,“神炁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生命具有双重结构,是形与神的统一。因此,养生必须兼顾两方面,不能只顾及一方面,形神俱养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健康长寿。
养生不仅是生命长久的前提,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身国相养是儒家和道家的一贯主张和追求。老子的涵德养生之道在国家社会层面的延伸实质上就是治国治世之道。老子非常强调执政者的自身修养对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道德经》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指自己的身体是最宝贵的,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像宝贵自己身体一样去宝贵天下人,才可托之以天下重任;象珍爱自己身体一样去珍爱天下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对治理国家的人来说,“养生”不仅要注重自我生命的养护,而且要珍贵他人的生命。执政者身受民众之托,如果随心所欲放纵自己,这样的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人的生命的养护需要克欲修德,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一样需要执政者克制贪欲,这样才能够教化众生,天下归服。《道德经》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环境下带有脱离实际的幻想成分,不可能被执政者所采纳,但对于那些开明的执政者来说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这种思想对今天的国家管理者道德自律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养生的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养生表现为一种个人的行为,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道德养生”促使人们自觉地树立高尚的道德信念,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趋善向上的信仰,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与长治久安。
以德性润泽生命,强调道德对生命健康的意义,将道德修养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作为养生的根本,提升了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赋予了养生一种更深刻的内涵,升华了养生的境界。养生文化发展的这种内求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养生文化内涵的认识更加丰富与全面。《史记·老子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有余,或二百有余,以其修道养寿也。”老子的长寿应该也得益于其养生养寿之道。
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挖掘、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的精华,总结其普遍规律与特色经验,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传统养生思想固然有其可贵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囿于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也应该有选择性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