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婷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论述[1]。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2]。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有研究表明:中国家庭消费的70%是由女性来完成。女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直接影响今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走向。对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研究,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
为了解当前高职女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现状,把握其对绿色消费的认知程度,课题组随机抽取了省内10所高职院校大一到大三的在校女大学生为样本,在各校学生处的大力协助下采用统一指导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10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率为96%,符合统计学对样本容量的要求。
在对绿色消费的态度问题上,选择赞成和支持的占70%,选择不赞同的占30%,这说明河南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绿色消费的认同感,这既是当前省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后续研究的良好开端。
问卷中当问及有过购买绿色产品经历的问题时,4.2%的学生选择经常,65.7%的学生选择偶尔,24.6%的学生选择很少,5.5%的学生选择从不。有过购买绿色产品经历的学生中,8.9%的学生是为了追求时尚,65.7%的学生是为了健康,10.3%的学生是为了环保,14.6%的学生是为了崇尚自然,还有0.5%的学生是无意识行为。没有或很少购买绿色产品的学生中,50%是因为不会识别,11.1%是因为价格太高,16.7%是认为与一般产品区别不大,1.9%是因为没有考虑过。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省内高职女大学生的绿色消费动机是有的,购买绿色产品的出发点多集中在健康、环保、崇尚自然方面。但购买欲望偏低,主要是受到知识储备、经济能力、产品属性与价格、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受访学生每月消费水平在400元以下的占10%,401-800元的占45%,801-1200元的占 40.6%,1200元以上的占4.4%。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每月生活费的安排上,只有17%的学生会先存一定数额,剩下的作生活费。
由此可以看出,省内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总体经济能力有限,经济基础较薄弱,多数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满足生活需要,因缺乏理财知识、理财观念,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没有清晰的判断与规划,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非理性的消费现象。
在问及对绿色消费的了解程度时,仅有5.2%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88%的学生选择有点印象,但不是十分了解,6.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在对学生进行访谈中,课题组拿出了“绿色食品标志”“中国环保标志”“(不)可回收标志”“节能标志”让学生进行识别,她们对公用垃圾桶上的(不)可回收标志识别度最高(正确比例为83.9%),对绿色食品标志、中国环境标志和节能标志识别正确比例偏低。
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看:一方面,女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度、相关标志的识别度偏低,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认知;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期望与要求,无形中也有利于培养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观。
当被问及“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吗?”的问题时,高达63.3%的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在短途通常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出行的问题上,45.7%的学生选择共享单车。44.3%的学生会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带回家,35.3%的学生选择闲置留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高职女大学生在绿色出行方面做得很好。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非绿色环保行为习以为常,这些都反映出女大学生绿色消费上知行不一,缺乏持续性和纵深性的习惯养成。
在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过程中,学校应作为主阵地。但在调查中,43.3%的学生在求学期间较少接受绿色消费教育,41.7%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绿色消费教育,这两者共占比85%。同时,即使有些学校进行了绿色消费教育,但大多是浅尝辄止的方式,并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培育方法。针对受过绿色消费教育的学生,她们受教育的渠道超过半数来自于思政课,但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中,排名前三位的则分别是相关主题社团活动(24.7%)、相关主题学术讲座(21.3%)、演讲比赛(19.2%)。
从调查结果看,当前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过程中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培育方法。虽然少部分高职院校也通过第一课堂做出了努力,但方法较为单一,培育效果不佳。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绝大部分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这也为高职院校在探索培育方法上提供了借鉴。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高职女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态度积极向上。在绿色消费的动机上,女大学生经济水平的高低与绿色消费动机成正比;在绿色消费观念上,因缺少理财知识、理财观念,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没有清晰的判断与规划,易产生非理性的消费现象;在绿色消费认知上,她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度、相关标志的识别度偏低,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认知;在绿色消费的培育方法上,方法略显单一,传统培育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急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辩证看待消费动机,尊重个体消费差异
现代经济学把消费分为用于满足生活性需求的消费和用于满足欲求的消费。欲求并无善恶之分,关键看如何控制。新时代的女大学生,乐于表现自我,喜于彰显个性。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对女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时,教育主体不应搞“一刀切”,应区分不同的消费动机,遵循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消费差异,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2.营造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良好环境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向消费者推广普及绿色消费基础知识。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绿色产品信息,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及辨识力。新闻媒体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宣传内容应结合省情、市情、地情,做到接地气、聚人气。街道社区应利用自身强大优势,多形式地使绿色消费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3]。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求每一位家庭成员扩大绿色消费范围,赋予整个家庭绿色消费丰富的内涵,不仅是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还包括工作、休闲娱乐、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家俱以及房屋装修等都应予以绿色消费,所有家庭资源都是家庭绿色消费的基础,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变成行动,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家庭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具有消费示范效应,绿色消费具有“放大效应”。教育主体应注重把科技环保和节能减排理念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把握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前提,以充分尊重女大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将涉及绿色消费观的多项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引入校园,引导广大女生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和生态环境资源,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适度消费,让校园绿色消费机制成为一种常态。
3.构建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知识教育结构体系
(1)积极开展性别知识教育
女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与综合素质,极具个性且富有朝气的年轻精英群体,是当代社会女性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4]。要引导她们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中收获自尊感,在拼搏奋斗、战胜自我中收获自信感,在创造成就、摆脱依赖中收获自立感,在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中获得自强感。弘扬女性风范,塑造独立人格,做社会主义“四自”新女性。
(2)深入开展人格知识教育
由于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性别心理特征,受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其人格形成也具有特殊性。通过采用疏导教育、警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熏陶、自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对女大学生深入开展以自立自强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创造能力提升、高雅审美培养、女性礼仪与健康常识、法治观念为内容的人格知识教育,使她们形成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理想人格,实现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
(3)着力开展消费观知识教育
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在消费观上存在着多元性和趋同性、自主性和被动性、情绪化和符号化并存的特征[5]。着力开展消费观知识教育,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女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
此外,构建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知识教育结构体系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要与公共心理学、学生所学专业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同时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创新性,做到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伐,增强时代性;甩开套话空话,增强实用性;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增强针对性。
4.探寻适合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方法
学习的目的在于相互促进和交流,与其担心不良的价值观和思想会对女大学生造成影响,不如利用多元化的培育方法,将单项的说教式教学向双向交流式教学转变,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比较感兴趣或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加以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基于移动信息化的混合式培育方法
这类方法旨在利用新技术的潜力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并重新利用课堂时间。这种方法将线上与线下资源有机结合,把作业、活动和教学融合一起,并在很大程度上利用数字学习资源。其目的是使学习者更具参与性和连贯性,并使教师免于日常实践,转而采用互动和密集的课堂活动。
(2)体验式培育方法
采用这种培育方法对女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现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通过女性榜样的案例、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班会、校园文化节、节日和纪念日等活动,呈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使价值观获得彰显和扩展。
(3)完善自我的方法
首先,多渠道地了解与绿色消费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理解与绿色消费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与绿色消费有关的基础常识,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确立正确的绿色消费方向,提高自己的绿色消费素质,拓展绿色消费知识储备空间。其次,“日则三省其身”,查找自身在绿色消费方面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性质的绿色消费实践活动、主题讲座,多与长辈、老师、榜样沟通学习。最后,践行绿色消费文化,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更多的人同自己为伍,做一位践行绿色消费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