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前程 张 亮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重庆 401520)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国内高校先后尝试在部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相关研究文献亦逐渐增多。然而,现有文献和实践经验表明,高校双语课程长期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新时期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转变以及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应用,双语教学在各方面存在着更新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此外,不同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其目的和重难点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为例,就其特殊性、重难点以及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论述,以期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借鉴。
对于双语教学和双语课程,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我们将其理解为用一门外语和母语交互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即外语作为教学工具,专业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双语课程涵盖的形式与目标非常多样化,既可指向高等教育中以外语授课的课程,也可指向一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类似的教学活动。其课程目标也涵盖了多种视角:例如通过“专业+外语”模式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通过扩宽专业视野提高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打造国际化氛围和多语言多文化环境等。总之,双语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专业能力、思维能力等均有重要意义,符合高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双语教学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政策层面曾多次明确鼓励双语教学的发展,如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2007年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直接使用外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脚步的迈进以及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多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双语课程,“中国大学慕课”等高校在线课程平台上的双语课程也越来越多。
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办学模式框架下,双语课程的形式和目标往往有着很大差异。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课程不仅着眼于拓展专业知识和提升外语能力,还起着桥梁式的学业衔接作用,致力于保障学生由国内课程顺利过渡到国外课程。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多年来广泛开展中德合作办学,成立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十余年,与德国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开展“3+1双学位”、“3+1.5双学位”、“3+2专本衔接”、“4+1本硕连读”等多个合作项目,在校预备赴德学生近1700人。人力资源管理中德双语课程主要针对“3+2专本衔接”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共计32课时,于大三上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而在未来国外学习中还会有进一步的人力资源课程。
基于以上情况,该门双语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具有概论性质,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因而要全面系统且简明易懂;(2)侧重理论知识,与目前大部分课程强调实践应用不同,本门课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起到打基础、做衔接的作用,需将侧重点偏向理论知识;(3)注重中德对比,要结合国内外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并总结德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显著特点和不同于国内之处,例如涉及诸多德国法律框架知识。
从大量相关论文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双语课程面临一些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困难,例如课程师资条件有限、学生外语能力不足、教学材料难以选择等。这些困难在我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但随着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培训发展,双语教学队伍近年来不断壮大和优化,教材方面由于与德方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联络,且教师拥有陆续赴德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购买和分享不同的教学材料。
基于我校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的大框架和本门课程自身的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德双语课程面临一些与一般高校双语课程不同的困难:(1)德语语言水平,与英语双语课程背景不同,我校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从零基础学习德语,按照培养方案大三上学期整体上应达到欧标B1水平以上,但事实上仍有不少学生未达到这一标准,在双语课堂上听说能力面临不小的挑战;(2)学习时间压力,学生同时面临着德语语言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怎样分配时间和精力常常成为一个难题;(3)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普遍而言,学生在大三阶段会表现出学业疲惫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此时出现的数门双语课程会让其产生极大的畏惧和挫败感,甚至对完成未来的国外学业不自信。以上困难因素使本门双语课程面临很大挑战,亟需教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激励和评价措施等方面精心谋划,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经过实践探索和调查总结,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德双语课程教师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通过对线上和线下内容的合理分配,力求在不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的情况下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案如下:
线上:问题引导,重点总结,效果评价
线下:内容讲授,课堂讨论,难点解答
学生课前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看到本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引导性问题明确各章节学习目标,借助简短的视频快速了解学习重点,对其中不认识的概念和词汇做一定的预习。整个过程大约仅需二十分钟,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有了一定的预热之后线下课程整体效率提高,教师可以缩短讲授时间,从而利用一个课时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能提供给学生知识和语言的练习实践机会,尤其是可以组织学生做上文所说的中德对比。此外整个过程中的互动和问答增多,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提升。
学生课后可以根据各自对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利用线上视频复习回顾,还可在讨论区留言提问和互相讨论。每章节学习完成后,通过简短测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查,并和视频学习记录一起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该过程同样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由于将学习和考评分散化,能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习时间,避免在期末短时间内“毕其功于一役”的现象。此外,教师还可上传一些拓展性阅读内容,作为非必须的学习材料供学生参考。
混合式教学要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努力提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效率、乐趣和效果。尤其是线上部分,绝不仅仅是把线下内容搬上去、把课件传上去那么简单,而是要对学生起到引导、帮助、测评的作用。线上线下内容的分配,要有问题导向,即要能够有效解决因学生语言水平等前述原因导致的课程进度慢、无法深入展开等问题。
双语教学要正确处理专业知识学习和语言水平提升之间的关系,二者同为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对立。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视频由于可预习、可调速、可回看,因此只需适当考虑语言难度即可;线下课堂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语言是用来传达课程内容的手段,既不能把人力资源课上成了德语阅读课,也不能忽视学生理解能力大段大段地德语授课,涉及概念区分、长难段落时往往需要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答疑解惑。
包括我校教师在内的很多双语课程教师都曾困惑,双语之间的比例究竟应该如何把握?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语言水平、课程内容难度、以及各个学习阶段的差异。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很多双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是外语能力不够,而是过分沉浸于自我展示,说好的双语授课,却常常变成了纯外语授课。因此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甚至因班级、因章节而调整。在课程入门和各章节开始时会接触到较多新概念新内容,不妨多用母语解释清楚。具体到每堂课程,前半段讲解过程中可更多穿插母语,后半段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环节则尽量多运用德语。
事实上,德国高校很多课程并不按照一本固定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来展开,而是不断发放各种学习材料,学生用文件夹收集后常常比教材本身厚得多。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而言,笔者手头现有的几套德国教材也有很大差异,有的用大篇幅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有的对此则几乎只字不提,直接从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开始。我们本着打好基础、面面俱到的原则,尽可能全面地将这些内容全部包含进去,做到知识体系完备,避免存在漏洞。同时,常常对比国内教材,引导学生总结其中差异。
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对学生激励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分散化。课程考核由过去的“出勤+期末考试”变成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常规考核+线上评价”方式,其中常规考核包括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线上评价包括线上学习完成度、章节测试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科学,也更具激励作用。
随着高校双语课程的增多和双语教学的发展,双语课程教师要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差异和课程自身特点来思考课程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方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课程面临着许多不同于一般高校双语课程的困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上经验,能够有效应对多方面困难和问题。相信这些方法和经验能够为同类双语课程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更多双语课程教师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