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要秉承“立德树人”的任务,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德育素质,汇聚“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依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劳动教育的内涵,《教育大辞典》侧重从实践出发,强调劳动教育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则从教育工作的整体布局出发,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1]90。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培养,以教修德,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劳动教育当前问题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融入客家文化,将客家文化的德育价值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解和认知,挖掘劳动教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索客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发挥劳动教育课程文化育人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劳动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其实质更强调道德养成。这种道德养成是受教育者的学习力与劳动的道德性之间融合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相互影响,在环境中提升并再造德育氛围[1]。基于时代的道德焦虑,人们期望通过劳动教育思考人类的存在、反思人性的养成,探索精神层面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改变力的影响和浸染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明确下来,并深入人心。劳动的目标不仅仅被看作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更应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化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体现。劳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在家国情怀、信念塑造、道德提升、文化传承、教育导向等方面发挥重要感召作用。
但从目前劳动教育开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改变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00 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个体价值观的现状,足以说明问题。由于“00 后”大学生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学生多消极惫懒,过于依赖父母,缺乏动手能力,劳动情感极为淡薄,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较为普遍。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导向影响,个人主义突出,强调自我意识,在竞争中多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个人成功,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较为薄弱,崇尚功利主义和不劳而获,鄙视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同时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惯于自行搜索网络内容查找资料,不易接受教育输入和价值引导。如何通过深入人心的方式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的品质,如何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从什么角度切入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面临的难题。
现如今大学生群体已进入“00 后”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00 后”大学生比“90后”相对处于更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强,从小兴趣广泛、综合素质突出,自我评价较高,主体意识强烈。面对自主性更高、个性更强的“00后”大学生,在教育引导上面临诸多困难,缺乏针对性强的德育手段。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搜寻各种“鸡汤文”,反“鸡汤”“毒鸡汤”文章成为一种流行,传统的德育内容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由此正彰显了劳动教育召唤力式微的现实窘境。因此,亟需通过有内涵的、新颖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接受德育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短视频、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和迅速获利,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引发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素质不高等问题,给劳动教育带来诸多难题。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唤醒劳动意识,进而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质,唤起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一问题,在劳动教育价值召唤力式微的情况下变得尤其困难。
劳动教育在社会被漠化、在家庭被软化、在高校被弱化,缺乏政策引导,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劳动教育课程基本不纳入高校课程考核体系,即使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但在高校课程配比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无相关教材和完整系统的课程教案。一些高校虽有涉及劳动教育课安排,但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不够重视,仅为单一的理论学习。在劳动教育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和当前大学生观念的变化,出现“教”与“学”脱节等情况,劳动教育出现“形式化”“片面化”的现象,教育方式执行力不足。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缺乏持续性的改造动机,高校未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德育作用严重缺位,劳动教育“边缘化”问题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劳动观念的缺失与道德信念的弱化都需要借力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手段和内容的忽视,使得主要为纯理论的教育模式不易被大学生所接纳,劳动教育价值输出的力量单薄。劳动教育是从人类发展的根源上进行厘清、纠偏、教育、改造,进而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而当前真正开展的劳动教育很难做到这一点,亟需以生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认知的特点,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强调德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在劳动教育具体内容的选择上,亟需探索寻找适合大学生接受的、“接地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感染力。例如,成长在农村的“00”后学生大多“没下过地”,更遑论城市长大的学生甚至连一些常见果实长在地上还是树上都不太清楚,这是由于人文教育的忽视、劳动教育内容“狭隘化”造成的,实际的劳动教育内容往往停留在理论,亟需增加实地操作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合理安排劳动体验,思考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具有修德、益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时代新人强调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特别需要具备新时代所需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观。客家地区高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文化,为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文化资源和价值指导,发挥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依托劳动教育的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和内容。
客家家规家训、楹联都有关于鼓励发挥吃苦耐劳精神的表述,过去许多客家家训里提到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等,都提倡劳动教育的内容,鼓励辛勤劳动、勤俭节约、不计回报等。赵氏祖训提到“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常见好闲之辈,似乎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成家,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罗氏家训提到“安公守己,刻苦耐劳”;永定县洪坑镇振成楼楹联“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长汀三洲乡楹联“宗恩勿忘勤耕勤读勤相勉,祖训牢记贵忠贵寿贵仁和”等都充分说明客家文化倡导吃苦耐劳、勤俭修身,这对培养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习惯具有重要的勉励作用。这些家训家规对客家族人及其后人起到了潜移默化、润泽人心之教化作用,这种作用融入教学实践,让勤劳成为一种习惯,将对学生走向社会起到重要帮助。客家文化中的劳动观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胡氏家训提到“立业以奋斗为先,治家以勤俭为重”。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付出努力、耗费精力,要做出劳动成果,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因而在劳动教育实践课上,鼓励学生参与春耕、秋收等各种劳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责任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品质,结合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学会坚强、提升意志力。分享客家人开拓进取、拼搏顽强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美好梦想”的道理[2],鼓励学生顽强拼搏、踏实奋斗,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在劳动中奉献、创造,铸牢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人、为人生谋求幸福。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积极向上、追求永恒幸福的民族,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是一个完满幸福的人。劳动教育能承载这样的特殊历史使命,能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将来会做一切的人,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还学生自由思考和做事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创造的火花,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正确价值观。
客家人是群体联结性很强的族系,他们将族谱、姓氏家训等文化符号联结在一起,通过开展宗亲联谊、开设宗亲会馆、举办客属恳亲会、创立客家商会等形式建立紧密联系的客家人人际网络,交流经验,共享资源等。土楼建筑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共处的重要体现,诸多客家家规家训强调亲睦族、和乡邻,倡导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宗族社会,客家人特别看重宗族内部的团结协作,鼓励族人守望相助,患难与共。遇到有冲突有心结的乡亲,有长辈出面调停,且由于客家每年的民俗活动所有成员务必到场,在活动中相见在众人劝说下极易化干戈为玉帛[3]38。在反映劳动情景的各民俗活动中,这种团结协作精神尤为突出,如客家犁春牛、闹春耕、保苗祭等,通过犁田、插秧、捕鱼等生产民俗活动的展示,再现劳动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场景,从直观意义上勉励学生树立劳动责任感,保持大局观念,处事以和为贵,团结协作。
客家先人历史上曾因战乱等原因经历多次迁徙运动,在离乡背井中加深了对安定的期盼、对故土的浓烈情感,对于国家强盛的渴望尤其强烈,具有崇先报本、爱国爱乡的情怀,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4]。客家人一旦事业有成,总是希望尽其所能、回报乡亲,如爱国华侨胡文虎、慈善家田家炳等。这浓厚的家国情怀、乡土情怀依托大学生在劳动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体现出来。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靠自己双手获得幸福的理念,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家国繁荣、乡土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在注重劳动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形式,通过以大劳动观和大教育观为抓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客家文化精神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客家地区高校应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客家文化资源,将客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在劳动课程教材的安排上,积极探索适合客家地区高校的校本教材,引入客家族谱中的道德教育素材,引入客家家规家训、楹联、客家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传说、民谣等内容,分享客家先贤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爱国故事和民族气节等,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
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劳动观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模块。在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课程安排上,客家家规家训、楹联、谚语俗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客家故事生动有趣,接地气、可读性强,容易被学生所接纳,适用于在课堂上讲解、诵读。在劳动技能教育课堂安排上,客家地区高校周边有丰富的客家资源,可以因地制宜安排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客家地区亲身参与劳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农产品的采摘、客家美食制作、烟叶烤制、制作擂茶,或参与客家竹篮、簸箕等各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或在校园开辟学生种植基地,安排学生前往播种、浇水、沤肥、收获等。在做好劳动实践记录和报告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劳动感悟客家精神,反思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在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安排上,深入客家地区采风,安排学生观看客家民俗仪式如各传统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等,尝试学习客家技艺如舞狮等,在模仿劳动中身体力行感悟劳动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客家精神;深入客家建筑、田野等地开展劳动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如在土楼开展劳动教育现场教学。土楼的围式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传统、土楼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客家人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精神都能够通过实地场景、身边榜样更好地被学生所接纳。在劳动法律法规教育课程安排上,客家族谱通常立有家规家训,强调“训以养德、训以育人、训以治家”,严格按照家规家训规范族人行为,体现了客家修身、齐家的文化品格。将这种品格融入劳动法律法规教育,使大学生在了解劳动法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基础上,懂得遵守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律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课程形式选择上,充分利用客家资源,探索多样性的劳动教育形式。一是参观感悟形式。带领学生参观客家土楼建筑,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土楼夯土技术;参观连城四堡,体验四堡印刷术等,在劳动中得到感悟和收获,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劳动价值观。二是亲身参与体验形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制作客家劳动工具如石磨、竹篮、木质爬犁、簸箕、斗笠、酒篓;参与客家劳动如打糍粑、擂茶、井中取水、客家编织、柿饼制作、烟叶制作、万应茶制作、客家米酒制作、客家传统美食制作等;参与客家手工艺制作如宣纸制作、雕版制作、根雕制作、锡器制作等,让大学生从身体力行中获得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和感染,受到客家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三是开展竞赛形式。在课程实践中开展客家主题系列活动、客家文化节、客家知识竞赛、客家服饰模特大赛、客家歌曲合唱比赛等。还可以开展与客家劳作直接相关的比赛,如捆“谷答”迎面接力赛、挑箩筐抬扁担比赛、滚铁圈体验赛、客家手工剪纸比赛、手工做灯笼比赛等。通过类似比赛,学生们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劳动合作的乐趣,发挥劳动教育的隐形价值引领作用。
在劳动课程内容操作上,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探索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内容。一是曲艺歌舞类教育内容,如客家山歌、客家舞蹈等。客家山歌歌词、客家舞蹈动作等都涉及客家劳动的内容,学生在欣赏歌曲、舞蹈等过程中,色彩、音乐、肢体等元素诉诸于无意识的主体,产生特殊的反应,通过非理性的知觉来触动观看者的身心,培养学生对劳动美的认知。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教育内容,如舞龙舞狮、木偶戏、竹板歌、五梅拳、连城拳、树叶吹奏等,通过了解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喜爱客家文化,从欣赏美中发现美、发现“劳动之美”。三是劳动安排培养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设计学院的木工车间、雕刻车间,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等,开设客家手工艺品制作子课程、客家菜烹饪子课程等,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内开辟“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划区尝试种植百香果、香菜等易于生长的经济作物,在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积极性方面多加探索。让学生学习播种、浇水、沤肥、施肥等,鼓励大学生养成爱劳动的生活取向,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认识、了解客家文化,通过亲身参与劳动过程,培养学生辛勤劳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自觉劳动、创新劳动的劳动意识。客家地区高校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可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开展客家文化相关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处于社会心理学核心地位的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群体成员在同社会发生各种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境、情绪、认识和反应[5]。该理论强调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其中的社会唤起效应表现在我们从事简单行为即劳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优势反应,鼓励学生通过互相促进更加积极地进行劳动。该理论通过两个重要的机制发挥作用,即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情绪感染体现在客家节日活动、各种祭祀仪式中,人们向心一致、参与其中,在场原本无动于衷或犹豫者极易受到情绪氛围的感染,不知不觉融入客家文化氛围,体会客家人在仪式中呈现的乡土情怀和勤劳奋斗的精神。行为模仿即行动者和参与者会互相仿效,群体劳动如春耕、秋收、糍粑等客家美食制作多为群体协作,需要互相配合协调,容易通过暗示效应、顺从效应引导一些消极惫懒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同时,个体对获得群体赞扬的期待,如劳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都会给个体产生很大的鼓动力。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现象[6]548-549。客家民系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从众心理,如典型反应客家人家族伦理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以家族聚居,特别注重家长权威,家族长老对土地等资源具有支配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本能依赖和维护家族长老的核心地位,在决议时会产生从众心理,个体服从群体。这种理念应用于劳动教育课中,体现在劳动教育课教师拥有对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相关支配权,如果能够在班级中营造正确的舆论,充分利用教师作为“意见领袖”的功能,积极塑造团结向上的班级群体氛围,将客家文化精神进行恰当的教学和解说,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打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在不知不觉的劳动课程学习中认同和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德育内容,这时候少部分不从众的学生就会在群体压力下被同化,发生从众现象,潜移默化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整个课堂更好地完成德育的任务,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目标。
目前学生德育常常出现直接灌输和道德说教的情形,不被学生所接受甚至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亲历体验客家劳作,只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引发真情实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身体力行获得对劳动价值的认知,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客家妇女勤劳朴实,在日常生活中边带领孩子劳作边渗透勤劳干活的思想。通过共同劳动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习以为常的劳动中使孩子认识劳动是产生财富的源泉,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教育孩子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劳动,就能为社会增加财富,就是为社会服务。其身正,育必良,父母的言传身教养成孩子劳动光荣、不劳为耻的思想品德。这种着眼于生活细节,在落小、落实、落细上下功夫,以生活化的内容主导德育过程,将客家文化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规范通过日常的劳动示范体现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用于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师带着学生参加户外实践劳动,能更加贴近学生、被学生认可,让学生获得劳动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感,对大学生起到教育、示范和榜样作用。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的自我角色体验,引导学生自觉地以客家伦理文化促进主体人格的建构。将客家文化的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爱国爱乡精神内化于行,充分接纳客家文化智慧并在日常行为中转化为明智的选择和坚定的行动。
有效教学理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遵循教学规律,着力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7]。着力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是需要作出努力和探索的,鼓励学生参与一些能够及时反馈的劳动,结合客家地区有诸多可以开展的活动如农作物种植、茶艺、万应茶制作包装、客家米酒制作、客家美食烹饪等,通过较为简单、易成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获得感。把公益活动、志愿服务融入劳动课程设计,如土楼地区盛产的柿子每当成熟季节,由于柿子极易损耗的特点,往往缺乏采摘人手,此时可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区域进行柿子采摘和柿饼制作;如受城镇化影响,客家地区村民外出打工、移居城镇居多,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多留守老人,可组织学生前往老人住处开展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通过参与感和获得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意识、目标定向、学习兴趣等,更好地理解客家精神的内涵实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使其拥有丰盈而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