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慧 李鹏辉
(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苦己利人”于全真教而言,即为“真行”。《道教文学论稿·金元道教文学》记载:“全真教以‘苦己利人’为‘真行’。所谓苦己就是实行绝对的禁欲主义,名、性不必说,就是活命的物质需求也要降到最低限度。”[1]377所谓 “苦己”,即禁欲止念;所谓 “利人”,即为他人行方便,普度众生。简而言之,“苦己利人” 就要求修道者禁尘欲、绝尘情、脱离红尘,了无牵挂,做一个虔诚的修道者,同时,又要做到 “先人后己”、济世救人、济贫救弱。作为全真教的教徒,尹志平也继承了这一思想精髓。
首先,苦己利人的 “真行” 体现在尹志平的词中,最基础的表现为禁尘欲、绝尘情,脱离红尘,了无牵挂。其词《无俗念(通仙观作)》云:“名利相缠谁得到,难伴清虚闲客。碧洞高眠,清岩稳坐,岂羡王孙宅。”[2]1178名利双收向来是多数人的愿望,但实际得到的人寥寥无几,若以名利相纠缠,则难以超脱成仙,不如摆脱这种尘世的欲望,于碧洞之中酣畅而眠,于清岩石之上静心打坐,若如此,又何必羡慕王孙之宅呢。此处欲点醒处于盲目追求名利中的世人,实则从侧面反映出其 “苦己” 的思想,正如其词牌名称一样——无俗念。其《江城子(道人活计日开颜)》曰:“道人活计日开颜。性多宽。六神安。……名利客,不如闲。人生能有几多欢。老摧残。死生关。六道轮回,来往苦艰难。好认吾门亲至道,情欲断,出尘寰。”[2]1178求道之心,便是每日平心静气,六神安定,万事浮沉不留心,名利过眼若浮云。人生轮回,生生死死,抑或衰老成残,这反复之苦让人痛苦不堪,还是斩断情欲,虔心入道,不坠这凡尘俗世的好,断欲苦己,以求入道。
其次,苦己利人的 “真行” 在尹志平词中表现为忍让谦恭、不分彼此、先人后己的思想。其《西江月(我爱秋阳道众)》曰:“我爱秋阳道众,人人谦让温和。终朝豁畅恣高歌。日用不分彼我……先人后己行功多。永没非灾难横祸。”[2]1168词人喜爱秋阳观的道众,因为他们谦让温和、畅恣高歌、修炼方法不分彼此。下阙言可于此处安居,自由自在,闲步于松林之间,思先人后己之行功,期无灾无难之太平。“先人后己” 与其苦己利人的 “真行” 思想相呼应。
最后,苦己利人的 “真行” 在尹志平词中表现为入世而不恋世、举措常行方便的可行之举。其词《巫山一段云(性烛通天眼)》云:“住世荣华不恋。举措常行方便。一朝功满化云归。独步赴瑶池。”[2]1171入世而不恋世、常行方便之举,以期一朝功满得道、羽化成仙,独赴瑶池仙境,至此,愿望达成。其中“住世荣华不恋。举措常行方便” 则体现了词人苦己利人 “之真行”。
“功成行满” 体现在尹志平的词作中,涉及的主要关键词有“功圆”“功成行满”“行满功成”“功德备”“功积要三千”“积行”“阴行”“行积无边”等。这些词语在尹志平的词中反复出现,据笔者统计,涉及的词牌名有16 种之多,共38 首词,正是清和子大师“外积真行”修道思想的反复印证。尹志平词《巫山一段云(我有林泉兴)》云:“功成行满待他年,携手上云天。”[2]1172此词大抵是作者与道友相互勉励,了结尘缘后,超然物外,功成行满后,相约得道成仙,而强调“功成行满”,可见其外积真行的思想。又如《西江月(赠张先生)》:
日用灶头然火,时教突里亡烟。始终如一志精专。也胜往来打转。放下纷纷尘事,明通朗朗玄言。一朝功到性灵圆。便是蓬莱中选。[2]1170此词为赠答词,但又有劝诫之意。上阙言灶里燃火,产生的烟雾弥漫与否,都无法打扰修道者的心绪,“始终如一” 强调修道要专心致志;下阙劝诫人们放下纷纷尘事、通明玄言,不惧时间积累功行。“性灵圆” 源自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所主张的 “先性后命” 的修道思想,简言之,就是修道者先去除情欲、静心守念、明心见性(识得自己的真心、真性),使心灵达到清静自然、不受尘欲污染的清闲之境界。这是全真道一直追求的心灵成仙的境界,故而言“一朝功到性灵圆”。此处又一次强调“功行”,就是说把积累真行看作得道成仙的必经途径,可见积累真行的重要性。又如《巫山一段云(塞北三年转)》:
塞北三年转,天西万里回。飘飘云驾渐东来,无不笑颜开。道德峥嵘功大,行满决超三界。十方仙子行功圆,得见太平年。[2]1171
“塞北三年转,天西万里回。”此句对仗工整,空间感强烈,意境开阔。作者回顾自己塞北经历,万里行程,忆己所见所闻,恍然大悟发现此游历实则也是积累真行的过程,词人仿佛看到神仙腾云驾雾而来,喜笑颜开;赞美《道德经》的功用,在其指导下,真行积满,超越三界;十方仙子都功行圆满,得见太平。太平年其实是词人以及全真道的美好愿望,词人不仅追求自我的解脱,也希望世人解脱。当时战争多发,盗贼横行,有无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尹志平作为全真高道,自然也忧心民生疾苦,主张济世救人,劝化世人,让他们在心灵上寻得慰藉。词中作者两次强调功行,同时又表达了对世间太平与否的关心,可见其积累功行与 “苦己利人” 之后得道成仙的思想追求。又如:
闻说修行,千差万别难依据。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2]1188
此《点绛唇(闻说修行)》透露着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之意。作者上阙言修行方式千差万别,难有据可依,然真空之路,少有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故舍去这种依据也是可以之意。下阙作者马上提出了修道的方式,即积无边之行,三千之功,心自然便可开悟。开悟后,人可过得逍遥快活,闲步烟罗,成仙得道。通过外积真功真行,达锤炼心性之目的,最终得道成仙,即是尹志平对 “外积真行” 的阐释。
全真教早期极为重视心修,认为行事之根即为心,修行即要修心。正如重阳子所言:“学道修真非草草,时时只把心田扫。”[3]41通过时刻打扫心田,使其呈纯洁、清明之态。又如丹阳子所言:“澄心遣欲灵明显,得住蓬莱第一宫。”[4]25洗涤心灵、离情去欲、虔心修道方有慧根,方能成仙。由此可知,全真教于修行中极为重视其心,认为心为根,修心、治心乃首要之事。尹志平继承了前全真高道们的这一思想,又在此基础上赋予心性以新的内涵:不仅强调心的重要性,还将 “平常心” 的概念引入修道中,更重要的是强调心与道合一,这一思想也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因此,内修心性之观点,现于其词作中,主要有三点:一为欲成其道,先修其心;二为静心修炼,以至“平常”;三为明心见性,心与道合。
尹志平认为心是产生其他事物的根源,欲成其道,先修其心,将修心放在首位。曾言:“不知心是根源主,终日空劳礼十方。” 其意乃修道之人若不明白心为主导,盲目修行,则无用、无效。在其看来,心为根,修心为始,而人心之初澄洁,后因尘世所染,落于繁杂之地,难以自拔。尹志平于《临江仙(本是一般孤另物)》又言:“本是一般孤另物,被他染着难知。迷云消散慧风吹。何劳身外觅,端坐是天西。”[2]1175意即心本在通常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是个孤另之物,因为被繁杂的凡尘俗世污染了,使得人们的生命本真之心很难被认识到。因此,修道者必须通过修心来达到内心初始的澄明状态,修心,是迷云消散、端坐天西的前提。
在尹志平的诗词中,常常用 “元初本心”“灵牙”“元初本柄”“元初真面目”等来代指真心、本心。因此,修心就经常被说成 “养就元初本心” 或者 “养灵牙”。其词《西江月(非爱青山绿水)》云:
非爱青山绿水,惟图隐迹埋石。粗衣粝食绝人情。养就元初本柄。气结神凝久视,虚心实腹长生。一朝功满现三清。此是男儿正性。[2]1170
此处 “元初本柄” 便是 “元初本心”,也就是培养成就的真心。其上阙言:喜欢青山绿水非真,只是想在其间隐迹埋名,粗衣上身,粝食下口,离情去欲,养就元初本心。下阙言:“气结”“神凝” 即修道者的养气、凝神,道人的 “养气” 与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有异曲同工之妙。“虚心实腹” 方得长生,尹志平又一次提到“心”,且是“虚心”,可见修心的重要性。功满可见三清真人,这便是男儿修道的正性。尹志平把心寄于山水之间,非真求这青绿之美,乃是希望借这青绿洗涤内心,保持其本心,反映了其 “欲成其道,先修其心” 的观点。《无俗念(参差万有)》中又道:“了见元初真面目,岂羡浮华颜色。身寄人间,名收仙籍,不许纤尘惑。神思不动,自来天地难测。”[2]1177便是言明修道者需明此心,且保此初始之心不受污,方利于还原个人的生命本真,获得 “真乐”,得 “真道”。在此尹志平指出,见元初本心后,虽然身在俗世,却已得道。不被尘世污染而致困惑,那么便可心静,以心观物,物亦静矣。由此可见其 “欲成其道,先修其心” 的重要性。此外,清和子大师也想告诉世人:在尘世,万物皆变,只有护本心,才能做到遇事波澜不惊,淡定从容。
在尹志平的作品中,修心的占比极高,此修行便是为了洗涤心灵,恢复个人生命的真意,达超脱之境。其态度乃超脱和自由,是忘机巧,忘记四季之变,没有烦恼、恣兴林泉、山下林间常独笑的人生境界。其在《凤栖梧》又道:
世事无涯何日了,争似忘机。学我归山早,山下林间常独笑。人心未悟谁能到。终日忘言人悄悄。暮去朝来,更没闲烦恼。惜取真阳身内宝。不须服食容颜好。[2]1173
该词劝诫意味较浓,但不乏 “欲成其道,先修其心” 之理,其中 “争似忘机”“人心未悟谁能到” 皆是暗示修心之语。世间之事,纷繁复杂,生活如同苦海行舟,宽广无涯,不如学 “我” 超脱世俗,忘记机巧之心,归隐山林,静心彻悟,得意忘言,观日出日落,惬意潇洒,养就阳体,无须服食丹药养容颜,这便是词人追求“欲成其道,先修其心”之果。
“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即此是菩提”[5]156中的 “平常心” 原为佛教之言,而尹志平把它带到全真道的主体思想中,还把修行、修性作为体证,明其观点中的 “平常心”。《清和真人北游语录》有言:“弟子曰:平常是道邪?师曰:平常,即真常也。心应万变,不为物迁,常应常静,渐入真道,平常是道也。”[5]164-167师所说的平常心就是真常,用心去面对万事万物的变化,但不会受变化的影响,心静自然静,由此可见他说的“平常心即道”,修道便需修心以达到 “平常心” 的基本观点。
“平常心” 就是 “道”,修出 “平常心” 便需修行之人静心修道,练就 “平常心”,摆脱物欲的干扰,使心灵获得宁静,还原真心、本心,对真心真性的追求实际上便是对平常心的追求,要用平常心来面对万物,如此才能面对荣华富贵、得失淡然而过,使得生命实现 “真乐”。其词《道无情》云:
三老共全清福。终日游山不足。坐卧白云中…… 谈笑开怀豁畅。妙景可忘忧。对清流。[2]1182
这首词描述了一个惬意的环境,从清静的环境获得心的清静,在追求清静的过程中又逐渐上升到平常心。出游,悠闲看云,茶余饭后谈笑,在这样的美景中忘却忧愁,如此舒惬便是起于静心而修,以至 “平常” 的修道思想。于山林之间修道,更容易修炼 “平常心”,这是修道人最理想的追求,与此相类似的如《减字木兰花(安禅聚落)》:
安禅聚落。难免区区闲把捉。聚落安禅。佛祖常忧恐落缘。 山林纵卧。无虑无思真快活。纵卧山林。一点灵光无物侵。[2]1184
“安禅” 即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尹志平将其引入词中,借环境对静坐入定的影响来告诉修道者:于山林之间修道,清静的环境更有利于修道者保持一颗 “平常心”,无忧无虑,心不被外物所侵。尹志平的词作中经常出现儒释道的相关用语,这是受到了全真教自创立之初便主张的 “三教从来一祖风” 思想的影响。尹志平是 “三教合一” 思想的接受者之一,他常常借儒家、佛家的术语来表达自己的修道思想。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清静的追求实质上也是尹志平对静心修炼以至 “平常” 的追求,对 “平常心” 的追求又体现出其在词作中对修道思想的阐释。在尹志平看来,“平常心” 是得道成仙的先决条件,有一颗 “平常心”,便能于嘈杂世间保持自我反省,处事谦让温和,顺其自然。其词《悟南柯》云:
莫觅他人短,唯思自己长。处身谦让性和光。与物无私,心地得清凉。 会灭无明火,能生智慧香。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2]1184
词的上阙言:不去论人短,思考自己的长处,有儒家 “吾日三省吾身” 之意,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的劝诫之意,同他人之交谦让和气,对事物没有私欲,心中便可清明舒凉。词下阙说:将欲火灭掉,便可得到智慧心香,又何必去远方寻那天堂,顺运而行,哪里都为天堂。此乃尹志平对 “平常心” 的诠释。
尹志平还用儒家 “中道” 阐释 “平常”。其将儒家的仁义观点和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整合到他的思想中,以有为与无为两者兼顾为核心,其中有为主导,倡导不断累积功德,让修道者静心修炼,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得道成仙打好基础。总体看来,他的 “静心修炼,以至‘平常’” 的思想频繁现于其词作,将平常心引进修道之中,使得全真道的修炼思想理论体系得以充实,也在此告知俗世之人,面对万物都需要带着 “平常心”。
全真教认为,只要众生经过了心性的修炼,均可得道。尹志平乃全真教第六任掌门,因此也继承了“识心见性”教义观念。《清和真人北游语录》曰:“学道至识心见性得真空才是,要尽力行持。”[5]176他教导道众们要 “识心见性”,实际上亦可称为 “明心见性”。“明心见性” 乃禅宗悟道之境界,“明心” 即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 即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心与道合”,顾名思义,即心与道合而为一。
在尹志平那里,“明心见性”最终是为了达到“心与道合” 的境界。要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远离红尘。其词《西江月(赠万莲会众)》云:“纵意不知有我,收心自觉无明。无明灭尽绝尘情。便是识心见性。”[2]1169识得自己的本心,自觉收心,绝尘情,排除世事对心的干扰,便是 “明心见性”。
对于修道者而言,在 “明心见性” 之后又会进入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呢?其词《一剪梅(咏前高山)》:
新得前高一簇山。清虚洞府,亘古仙坛。…… 暗谢高穹赐我闲。松间石上,断了追攀。忻然自得乐无穷,行出堪观。坐也堪观。[2]1190
清虚观前的一簇山脉,引发了词人的感想。尹志平纵情山水,出行坐卧均无比快活。词人以物为友,虽年岁已高,却与物为一,自得其乐,这种快乐源于他已经达到了人道合一、物我为一的境界,由此观之,“明心见性” 之后,心得到还原,达到心与道合的状态。词人无数次与山川、林泉相会,心与道合而为一。其词《西江月(我爱西岩气势》云:
我爱西岩气势,连山带土丰肥。青松绿柳嫩依依。更有名花异卉。春水涓涓声细,秋阳烨烨光辉。此中不用上天梯。便是仙家景致。[2]1168
尹志平对山峰、土地、松柳等所有事物的描写均透露着其欢喜快意。在最后的抒发中,更言此处便是仙乡,表明其达到了“明心见性”“心与道合”“物我合一” 的心境。
总而言之,尹志平的词中关于内修心性的修道思想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欲成其道,先修其心,点明了“治心”的重要性;其次,静心修炼,以至“平常”,明白了 “治心” 的重要性,即要静心修炼,练就 “平常心”;再次,“明心见性,心与道合”,心得平常,则“心应万变,不为物迁,常应常静”[5]164-167,又 “心得其平常,平常则了心矣”[2]166,即心得平常之后,达到心与道合的状态。
尹志平在诗词中展现着他的境界与态度,内修心性与外积真行相结合,落于俗世却超脱俗世,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他修道思想的体现,即 “内修心性、外积真行” 的内外双修的修道思想,这种修道思想也可以看作一种修道的方式,以此来净化心灵,在俗世之中常应常静,使心灵清明,以此达到不役万物的炼心目标,超然物外,得道成仙。行于世间,万事万物风云变化,没有永恒的东西,更没有绝对的惬意,我们内心的浮躁使得自身或悲或喜,而在清和子的诗词中,可以寻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