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口号遍布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经常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关注各种体育赛事,却鲜有人关注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类民俗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安徽淮河流域,有一种极富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花鼓灯,花鼓灯历史悠久,群众喜闻乐见,鲜活地存在于当地的大众生活中.时代的变迁为花鼓灯文化的传播交流带来契机,但同时花鼓灯文化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实施对花鼓灯文化传承和保护,并推动其向更高水平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民俗体育的发展传承,从体育文化的视角分析花鼓灯文化的传承现状,探究其传承发展的价值及可行性策略,既是花鼓灯体育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健康中国”行动深入推进的需要.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淮河流域流行的一句俗语,拥有“东方芭蕾”和“淮畔幽兰”美誉的花鼓灯盛行于此.花鼓灯最初是一种广场型的舞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不仅能强身健体、凝聚人们智慧,而且也展现了安徽淮河流域独有的民间传统特色文化.近年来,社会快速变革,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侵蚀,现代体育项目热度加剧,花鼓灯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播范围不断萎缩,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态文化的花鼓灯表演班子仅存四五个,已面临消亡的危险[1].同时,熟练掌握这项民间技艺的艺术家们都已年迈,想了解和学习花鼓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花鼓灯民间传承机制有待重新建立,花鼓灯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花鼓灯是一种民间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奔放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传统的花鼓灯文化传承和发展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只是简单的口头讲解和动作示范,没有专门的教学模式,个人办班传授花鼓灯已经成为花鼓灯传承的常态,这种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和传授模式广泛度不够,对花鼓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消极影响.花鼓灯传承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专门的管理体制、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这样的传承只是停留在文化传承的表面,没有落实文化传承的本质,不利于花鼓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004 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这也是汉民族文化中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3].2006 年5 月20 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这些关键性的转变标志着花鼓灯文化发展迎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扶持政策,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鼓灯文化的健康发展.又由于一些保护政策没有到位,传承人的生活取向转为物质追求,以往盛行的花鼓灯渐渐远离他们的生活视野,那种家庭向往、家族向往的花鼓灯文化传承模式日趋衰败,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花鼓灯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的缺失.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使得民族节日中的民族文化活动相应减少,这无形中淡化了人们的民族情结,人们对民俗体育的关注也自然减弱,从而影响到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花鼓灯活动生动的地记录了人体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是淮河流域不同艺术的根脉.它具有舞蹈元素,依靠头、颈、上肢、下肢和躯干的协调活动来完成,动作轻盈、灵活柔美、奔放有力,动静结合,很好地诠释了女性的阴柔之美和男性的阳刚气概.如“腊花”的扇花手绢花,鼓架子的各种翻、腾、跌、打等,都有别于人体自然动态的幅度、力度和速度.其中经常出现的高、中、低三度空间造型,难度大,突出技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演出达到高潮时能刺激人们对强身健体的渴望[5].花鼓灯的动作节奏和风格彰显了南灯北歌的艺术特色之美,人们用身体语言展示动作幅度、力度、流程,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跳动起来,不仅可培养健美体态,舒展身心,而且可提高人体机机能,改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民俗体育花鼓灯是一项优秀的民间文化,融合中国南北特色文化,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花鼓灯源于淮河流域一带,并一直流传至今,其通过欢快的身体活动表达对乡土风俗的热爱,真实地记载着淮河两岸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劳动和风俗习惯等,蕴涵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地域色彩,折射出淮河流域人民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挑战苦难的意志品质,体现出当地农民群众自我安慰、自我欣赏、自我陶冶、回归自然和寻找身心和谐的精神寄托,更是展示出淮河流域人民自信、洒脱、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花鼓灯多在逢年过节、庙会、祭祀等时候表演,参与者都是淳朴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在花鼓灯的表演中得到展现.花鼓灯在发展中不断与哲学、文学等文化形态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淮河汉族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民俗体育花鼓灯沉淀了淮河流域的文化元素,是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体现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通过花鼓灯文化的推广和发展,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在运动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运动中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在运动中体验民族光荣传统,在运动中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从而激励人们不断前行,也让他们感受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体育的别样魅力.在花鼓灯文化精神的熏陶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而且也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花鼓灯是一种广场型的舞蹈活动,自娱自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群众性是其本质的特征.它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众多社会成员参与其中可凝聚人民共同的文化信仰,并在参与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可借助全民健身的大好环境,通过同场竞技、广场舞、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的方式开展花鼓灯“进城市、走基层、进社区”活动,举办花鼓灯艺术节、组织传统节日表演和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利用新媒介手段进行花鼓灯知识讲座、技能演示、宣传读物、比赛转播等等,让人们能够以多种方式接触、学习、欣赏、感受花鼓灯,扩大其在全民健身中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群众文化氛围中不仅可以巩固花鼓灯的生存空间,而且可以发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丰富创新和传承路径,为花鼓灯传承和发展开发新的优质资源,注入新的养分.同时,花鼓灯也可以成为大众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途径,从而形成一种互动双赢的格局.
2004 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安徽省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3];2006 年5 月20 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关键性的转变标志着花鼓灯迎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6].花鼓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保护,也是花鼓灯文化传承的保障,有利于花鼓灯现代功能的稳定发展和合理流变.花鼓灯是不可再生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指引下,加强对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花鼓灯艺术民俗博物馆,全面收集和展示花鼓灯艺术史料.同时,要结合非遗契机利用各种新媒体宣传手段,创新花鼓灯民俗传承渠道,培养民间优秀花鼓灯人才,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遵循花鼓灯艺术的内在规律进行演绎,提升其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其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保障花鼓灯艺术传承的有序推进,使原生态花鼓灯艺术发扬光大.
学校是专门、固定的教育机构,有严谨规范的办学模式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广泛有效的传承花鼓灯.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也可以确保文化传承的积极运作,使原生态的民俗体育逐渐突破瓶颈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传承发展道路,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花鼓灯文化传承人.花鼓灯应该如何融入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哪些方式传承下去,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转变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传统模式,结合民俗体育文化的理念设计出独特的传播方法,使得民俗体育文化能有效得到传承和保护.在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中,除了应保留原有的花鼓灯艺术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应该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教学以进一步扩大花鼓灯传承空间,使花鼓灯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生活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优势,通过播放花鼓灯表演视频以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邀请优秀的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示技艺,以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定期举办花鼓灯舞蹈比赛或文艺汇演等,以利于宣传花鼓灯文化风采;建立花鼓灯健身俱乐部,以利于促进花鼓灯文化良性发展.花鼓灯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让花鼓灯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创新中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花鼓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进行保护,不可能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的.”[3]花鼓灯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不断传承才能得以世代相传、绽放光芒.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不断挖掘花鼓灯新的潜力,注入新的养分,结合社会、学校的资源,利用非遗契机,促进花鼓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花鼓灯文化就像一朵美丽的兰花,深深扎根在淮河流域,如何让这朵兰花开的更美更久,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和培养,需要我们合理科学地保留花鼓灯的优质基因,以经营遗产的理念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这样才能使得花鼓灯这颗文化瑰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