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溯源和实践路径

2020-01-09 17:15潘晶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潘晶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 和林格尔 011500)

作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小康”,最早出现在《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表达了古代老百姓希望过上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充实满足的生活。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已不单局限在经济层面,而是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

一、“小康之家”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以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1964年底,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同志指出了当时中国的发展方向——建设具备“四个现代化”水平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将“四个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在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条件。1978年前后,中国派出大量的考察团到全国各地进行现代化考察,而邓小平本人也是频繁地出访国外。经过实地考察后,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1]。特别是访问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后,中国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邓小平开始思考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是1979年日本时任首相大平正芳与邓小平同志会谈时所提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经过一番考量,给出了确切答案:“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把四个现代化与“小康”联系在一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邓小平对党和国家战略目标的一次大调整,也展现了国家的战略政策开始向人民的生活实际倾斜。这就相当于把过去的抽象的、缥缈的东西更加具体化了,使其成为与每个中国人利益息息相关生动的、开放式的目标。

“小康之家”的目标确定后,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使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相比1981年的7100亿元“翻两番”至2000年的28000亿元的要求。此次会议以数字的形式进一步确定了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有了具体的标准之后,全国人民更加积极,充满干劲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潮之中。但是针对自己关于小康社会构想的可行性,邓小平同志也不是十分有把握。1983年邓小平去了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考察,依据当时的发展速度江、浙两地都可以提前3到5年完成预定目标。此次考察极大地鼓舞了邓小平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1983年4月邓小平与格拉进行会谈,进一步提出由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并使其成为十三大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三步走”战略制定可以说是从整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拐点,属于“整体”到“全面”的过渡阶段,该战略的制定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还为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

二、开启全面建成小康新阶段

20世纪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率维持在9.5%左右,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位居全球首位。在党和人民几十年坚持不懈努力之下,我国基本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但是从2000年发布的《中国小康进程综合分析》中可以得出,当年我国的小康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大概不到75%。这时的小康也单纯是数量上和经济上的小康,与理想中的小康还有一定的差距。

21世纪初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坚决执行“三步走”战略,努力缩短与理想中小康的差距,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并且明确表明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建设覆盖几十亿中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随着“新三步走”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小康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但由于国内外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接踵而至。针对这些矛盾、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经济发展不仅仅要注重速度“快”,还要注重质量“好”,并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总体布局的要求,初步形成了涵盖五个方面的小康目标体系,进一步突出了建设小康全面性。历史证明,党关于小康社会的部署完全与我国发展的形式相吻合,成功地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衰退期,促成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应对了来自国际的风险挑战,使温饱问题不再困扰中国人民,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民族之林。

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曾发表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这为十八大召开奠定了总基调。随后,党的十八大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把它确立为“第一个百年”目标。今天,我们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为了在冲刺阶段不跑偏、不摔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发表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4]。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及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针对新的矛盾、新的情况,我们应该抓住发展重点、补齐发展短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率常年居于全球首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没有任何问题,现如今我国依旧面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若想保质保量地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注重破解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着重处理好“发展”和“共享”的关系。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发展的稳定性

近几年,我国扶贫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贫困人群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我国打造了一批强大的扶贫生力军并成功构筑了一系列扶贫攻坚机制体系。这表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按现行标准落后地区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攀升,相对贫困问题将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一轮新的更高水平的挑战。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期,应在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脱贫人口返贫、维持脱贫稳定性上下足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现行的部分扶贫举措将转向常态化,可能带来返贫和脱贫不稳定性问题。因此,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拓宽贫困者收入渠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不怕吃苦的精神,调动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意识对于维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走绿色发展道路,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强调小康的全面性,要求综合发展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小康。过去我国追求的是粗放式的、高耗能的、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考虑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这些将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恶劣的影响。为确保小康社会福泽庇荫后代,政府和群众应双向发力,处理好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工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业人才;严格落实“林长制”“湖长制”制度,切实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感受来自生态保护的实惠。当老百姓从生态保护中收获效益时,才更加理解我们所追求的小康不是一刹花火,而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

(三)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确保发展的公平性

经济发展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我们不能一味地盯住经济发展的跌宕,而忽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小康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小康,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当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最直观的就是公共资源、基础设施之间的落差较大。比如农村基教系统、养老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5]的决定,这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今后,我们要秉承着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完善制度、坚守底线、做好兜底工作,积极引导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人才向落后地区流动,进而从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差距,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我家的小康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