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 黄怡凡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新学期师生无法如期见面。2020年2月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在延迟开学阶段,做好“三个相统一”的网络教学工作,将传统课堂搬至线上。
近年来,不论是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还是小规模局限性在线课程SPOC,在国内的建设和应用都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教育部就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然而,在疫情下,“百分百”线上教学不得以全面上线,这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管理层面和教学层面是全新且陌生的,极具挑战性。《指导意见》提出,高校网络教学要“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对“实质等效”的追求,要求教师做到一些“一样”和一些“不一样”。从美国课程论之父Tyler提出的课程框架四要素角度讲,教学目标一样,而教学内容、内容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都需依据线上教学特点做出改变。
网络取代教室,师生沟通途径产生变化。目前,线上教学可供选择的授课方式包括PPT+录屏(录音)+答疑、MOOC+答疑、直播、会议、电子文档资料+答疑等。根据天津商业大学《线上教学一周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PPT+录屏(录音)+答疑。在这一前提下,线上线下教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课堂教学以一堂课为学习单位,在课文讲解中融入词汇学习、写作教学等多方面。而线上学习以一个课件为学习单位,每个课件应有独立的主题,内容完整但不宜过多,重点要突出。课件以录屏形式提供或教师进行课件录音,对课件内容进行提纲挈领领地讲解,使课件的学习效果更接近于课堂教学。
线上教学受限于时间、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师生之间沟通的密切度和有效性低于面对面沟通。因此,线上教学要对答疑这一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包括答疑之前强调做好相关预习和复习,做到有备而来;答疑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对课件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总结,同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互动更多发生在课堂上,是面对面的,而线上教学的互动是在屏幕后的。线上互动方式更多样,涉及面更广,但缺少直观性,甚至即时性,从而降低了互动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线上教学互动要做到增加数量、丰富形式、提高频率。可以包括线上课堂中的提问、举手、弹幕,课件讲解过程中的即时测试,课堂之外的作业、测验,可利用“微信群”或“QQ群”组织特定的互动活动等。
线下教学常以布置作业和进行阶段测验来督促和检测学生学习。线上教学依然使用这些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随着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作业及测验的布置也应适度碎片化,检测要更细致更及时。此外,布置贴合教学内容的作业或练习,以打卡形式完成,从而高效率地检验教学效果,并给予及时反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线上教学貌似结构松散,实则是一个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进行发散式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如能做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则理想的教学效果便可实现。
笔者依据以上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并对授课班级的125名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感受调查。教学方式采用PPT+录屏(录音)+答疑(会议),互动环节包括:利用会议平台进行答疑、微信群打卡活动、教学平台实时测试。督学方式包括:布置作业及检查、发布在教学平台上的测验、微信群任务打卡、完成阶段学习自检报告。
问卷调查主要关注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效果对比,线上教学设计满意之处与不足之处,并主观阐述对线上教学的感受及建议。调查结果如下:关于教学环节设计,利用会议平台进行答疑和微信群任务打卡互动并列第一,更受学生欢迎,课件自主学习最不受欢迎。关于课程存在的问题,选择学习条件不完备(包括网络设备、学习资料)的学生最多,其次是学习监督不够。关于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效果对比,大多数学生认为无区别,认为较好的学生比例远高于认为较差的学生比例。
1.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和潜在参与意识,但需要教师设计灵活多样的互动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线上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的勇气。有的学生说:“就课堂内容和效果而言,我认为线上和课堂学习一样,但我比较喜欢线上学习,因为老师提问或读课文,我就敢回答或一起跟着读。课堂上,就不敢。”
2.应对线上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因自主学习能力有限而导致课件学习效果差,这或许是学生不喜欢课件自主学习的原因之一。调查还显示,学生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学习监督,这也是对课堂教学、对教师依赖的表现。
3.在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学习材料(包括课件)质量需改进。线上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学习材料(包括课件)取代教师变成课程的第一道风景,就如同好的任课教师可以提高课堂的魅力,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包括课件)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等同于或好于线下课堂教学,这是线上教学发展的动力。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融合。这种融合与变化要体现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工具)等多个方面。在这一结合过程中,课堂和教师不应被边缘化。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在学生学习的输入环节,教师需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讲解;在学习的输出环节,教师需要提供及时反馈,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其二,英语课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要求较高,课程提供的不仅是知识点的讲解,更是语言氛围的体验。在这方面,面对面教学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明确表示:“线上线下各有优点,返校后结合更好,线上学习督促我们自主学习,但也需要老师线下的点拨。”
怀着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想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被愈加广泛地应用。但教学实践显示,翻转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下微课视频观看效果欠佳、课堂讨论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或流于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等。智慧课堂的建设可以尝试纠正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智慧课堂也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从内涵上讲,“智慧”指人具有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也可理解为“智能”,指现代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智慧课堂要从两方面开发和建设:内容和途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实现传输知识的目的,更要实现对“人”的教育,使学习者既掌握语言知识,又有助于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教学途径要突破实体课堂范围,构建网络课堂,形成突破区域范围的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具有开阔性、连续性和渗透性。
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智慧课堂,可以形成更有效的师生互动和更精准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教学,让智慧课堂培养有智慧的人。
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全面线上教学仓促上马,我们不得已而为之,但危机也意味着机遇和改变。体验与反思之后,当我们重返校园,教学应该呈现出新的模样。对英语教学来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巩固课程的工具性,强调人文性,开发线上大学英语拓展和后续课程,开展个性化的互动,与课堂教学遥相呼应,使其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及人文素养的人才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