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杰伟 ,胡冰涛
(1.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思政课教学中要兼顾政治性与学理性,也就是要将学理分析和思想理论有机结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或者逻辑分析,用好学术的方法来讲解政治理论,以实现教学对象接受度高、认同感强、实践性足的目的。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将此部分内容进行学理分析,厘清讲授中的思路和逻辑,才能帮助学生明确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实践性思维正是要明确这一思想是如何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1]。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治国理政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实现了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几代领导人共同书写的精彩篇章[2]。十八大以来,新的成就与变革,新的理念、思想和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国际影响力等提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新时代,续写了这一主题的大文章和新篇章,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思想通过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我们应该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分几步实现强国路等问题,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人民性、科学性。而在实际讲授中可以聚焦新的战略安排如何来实现,特别是需要处理好实践中的哪些理论问题,例如:需要明确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需要明确为何着眼和如何着眼于人民;需要统筹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需要明确国防和外交的方向;需要明确党领导的优势与特征等。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课程,因此在此部分教学中要讲清楚新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并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步入一个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一个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过程中的智慧输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继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针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形成了这一新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下中国焕发出新生机。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4]。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矛盾”“新战略”“新发展理念”“新时代党建要求”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判断,内在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坚持贯彻和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总结了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以中国实际问题为抓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又一次飞跃,作出了无法替代的独特理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时代的实践发展,回应了人民的呼唤,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经得起实践和时代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新思想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新一代领导集体必将坚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回应和解决问题中,秉持实事求是的品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内涵,也必将激励处于低谷阶段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高扬起实事求是的旗帜。
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要侧重放置在大的时空观中,纵向看待新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百年屈辱史,百年复兴梦。”鸦片战争以来,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捍卫民族尊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但是各个阶级、各种主义的尝试都没有成功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使中国人民摆脱水深火热。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这一理论变成了改变中国的巨大力量,觉醒的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中国应用的可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经历了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并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引领中华儿女勇敢坚定地走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途中。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历史的经验和法宝,坚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走老路、歪路和邪路,坚定不移按照自己的道路,按照新思想描绘的奋斗蓝图不断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伟大梦想。而伟大梦想的实现,必须要围绕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必须不断深入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抓好党的建设;必须自觉增强四个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而建设伟大工程需要以新思想武装全党,提升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挥党的号召力和引领力,增强党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关注好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切身地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和问题。在关键的历史交汇期,要确保我们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起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的力量,必须以新思想凝聚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共筑中华儿女蓬勃的力量。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5]。人民不仅是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更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文明中孕育了不朽的民族精神,内涵了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正是不断充实和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实现从近代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飞跃。中华民族复兴是需要强大精神力量为支撑的,需要中国人民不断继续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不断创造新时代的人间奇迹。
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需要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以整体性思维解释中国力量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发展的实然结果,更是一个大国的主动担当,一个政党的伟大贡献。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巨变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不仅希望自己好,更希望世界变好。中国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方向,分享中国的智慧和方案,这正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高度高联的结果。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是也伴随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6]。共同的挑战更需要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来应对。世界已经高度关联,成为一个整体,国家间的风险与机遇常常是相伴相生,只有树立一种共赢的思维才能真正在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单纯的竞争和对抗只能将利益压缩。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是应对全球化风险和挑战中的理性分析,更是高度整体观的智慧体现。2017年2月,联合国决议中也写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说明了这一理念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了共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是需要全球化开放视野和创新性国际思维的,秉持“大家一起好”的整体性、全局性的思维,坚持同甘苦、共命运的一体观,才能走出一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路,使全球各国都敢于、乐于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推动世界变好。
全球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好的治理效果,体现出公正、合理等导向。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得益于此中国才能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那么中国也自然积极致力于推动建立良好的全球环境,以形成有利于其他各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去构建起良好的外部环境?仍然需要以整体性思维为各国带去机遇和福音。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以“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实际行动践行共同体的理念,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可能,不断推动世界各国间的均衡发展,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会议,打造合作共赢的新舞台和新平台,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动世界经济与贸易朝着健康、稳定、平衡、多赢的方向发展。
“国强必霸”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惯例,但是这种思维是带有鲜明的霸权色彩,并没有把全球发展当成一种整体来看待。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之路并非依靠称霸,也并不想称霸,而是开创了一种新型大国崛起模式,抛弃了传统大国的崛起之路,开辟了一条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发展新路。我们倡导合作共赢,尊重他国的自主权利,不胁迫、不驱使他国走我们的路,而是希望各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国情,符合各国人民要求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国也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推动者。中国不输出“主义”,只希望与各国人民共享共建美好世界。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国经验的探索累积,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提供了模式与范例。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多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他们渴望在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不仅激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更为他们完成建设、改革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