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研究
——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2020-01-09 15:5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思政

陈 琛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进行过重点阐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要环节,就高校而言,“大思政”主要指运用校内外一切可能的力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

一、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要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进行培养和提高的同时,必须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这是每个学校的任务,更是使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利于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现状

笔者工作的地方高职院校沙洲职业工学院(以下简称“沙工”)是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次研究以沙工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男生79人,女生116人。此外,本研究采用与师生集体座谈、个别访谈交流等方式,对学院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调研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入党动机方面,拥有共产主义信仰及“为人民服务”追求的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动机是个体行动的内驱力,研究高职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初始动机,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调查显示,91.7%的学生表示赞成积极加入党组织,79.5%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有18.2%的学生坦承入党是为了“利于毕业时找到好工作,有利于今后发展”。由此可见,当前高职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任重而道远。

第二,对时事及党团活动的态度方面,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关注度不高,但对党团活动较为感兴趣。是否关心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能否积极参加党团活动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呈现指标。关于“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时政”问题,回答“是”的学生仅占42%,而“偶尔”关注的学生占56.4%。在对党团活动的参与态度调查中,79.5%的学生表示能积极参加。可见,学生对活动有热情,但有关党和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引导与教学工作仍有待继续加强和改进。

第三,对思政类课程的看法方面,半数以上学生对思政类课程持以积极看法,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多。调查显示,54.4%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51.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具有吸引力,55.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类课程对自己有帮助。关于当前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27.7%的学生认为“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30.8%的学生认为“灌输型教材模式,学生参与度低”;16.4%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24.6%的学生认为“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只为了应试”。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是主要问题,其次是与现实脱节以及学生缺乏兴趣问题,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实效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第四,对非思政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看法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非思政类课程也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大力挖掘和发挥非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体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82.1%的学生认为非思政类课程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58.5%的学生认为非思想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待提高。推动非思政类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识和观念塑造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今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第五,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看法方面,学生普遍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但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85.1%的学生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认为能“促进更好地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也有7.7%的学生的想法带有功利性,认为对“将来考公务员、找工作有用”;6.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好说”。调查中,希望提高思政类课程的上课效果以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学生分别占74.9%和73.3%,认为需要发挥实践活动育人作用的占69.2%。

三、地方高职院校做好思政工作的主要思路

这次调查表明,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的主流是好的,普遍表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特性。不过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更应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不强、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一些功利主义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探索与之匹配的新的教育方式和对策,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第一,地方高职院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地方高职院校由地方政府创办,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外地,对于他们来讲,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本地的生活和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的发展需求、当地特色优秀文化相结合,不仅能使外地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也能对本地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在地方上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地方高职院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特点。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制力不强,在学习自信心、自觉性、主动性方面有一定欠缺。再加上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来源多样,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例如:在文化基础的学习上,普通高校生源有较好的基础;但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又胜一筹。这些特殊情况为做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从他们的思想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实际,解决他们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四、地方高职院校做好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

地方高职院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调动校内外一切可能的资源力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有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学方面,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科研方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科研工作始终;加快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完善、改进科研评价标准及学术评价方法。师资方面,将政治标准放在教师聘用和人才引进的首位,实行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评优评奖、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发挥好管理育人功能,健全管理制度,研究梳理学校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二)有特色——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特色

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着重在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社会实践文化活动方面下功夫,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对地方的了解与感情。

一是整合实践资源。学校依托社区、企业等组织建设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系列实践育人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校园内活动中心、实训基地、图书馆等场所的实践育人功能。不断研究和创新学生的实践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实事。

二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入校园。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自信。同时,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是加强学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分类制订和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建立社会实践学分积累转换制度,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监管,鼓励师生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对学生在地方企业顶岗实习的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三)有吸引力——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出发点

研究并努力掌握学生在各个成长时期的生活和心理变化规律,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成长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优化,对工作方法进行定期的总结和反思,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政工作的内生动力。

一是注重心理育人功能,始终坚持育心、育德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完善预防、预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三预”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和转介诊疗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打造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团队。

二是大力促进社会与学校的双重资助育人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困”“智”“志”的三重扶持。建立并完善物质-道德-精神三位一体的有效的长期扶持制度,帮助学生自己培养自立自强、诚实重诺、知恩报恩、坦荡从容的良好素养。

三是丰富和发展网络育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网络平台,运用手机客户端、校园APP以及在线微课堂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抢占在线思想政治教育“网段”,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传播思想道德主旋律。

结语

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见效慢。只有地方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及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

猜你喜欢
大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