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玮
(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全球化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同时也高度重视中小学外语师资的标准化建设[1]。在新时期,中国也积极顺应改革趋势,将基础外语教育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紧密结合,努力提升外语师资的专业化水平。2018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支持海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施意见》指出,在“一区一港”的战略背景下,海南应加强外语行业基础性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基础外语教育改革[2]。然而,相关研究指出,由于社会结构多元化,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致,这使得海南的基础外语教育整体质量与内地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3-4]。其教育质量的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地区教师专业素养低下造成的,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外语师资队伍薄弱及教师教学动机衰退[5-6]。因此,本文就海南民族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展开调研,并结合“一区一港”建设背景,探究提升该地区基础教育外语教师素养的新路径,以提高海南基础外语教育的整体水平,推进海南外语人才队伍建设。
本调查选取昌江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与陵水黎族自治县4个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调查对象,并在每个地区各选取两所中小学作为样本学校,对入选样本学校的教师(N=48,小学、初中和高中各16人)与教管人员(N=16)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开展了访谈与课堂教学观察。通过分析数据与相关资料,笔者对目前海南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师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总体而言,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调查发现,海南民族地区的外语师资层次与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师资的标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调查对象的学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学历信息
数据显示,该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小学英语教师占小学样本教师总数的7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英语教师占初中样本教师总数的81.2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中英语教师占高中样本教师总数的87.5%,而且达到学历层次的教师中有约25.64%的教师是通过自考或成教等形式完成的专科或本科的教育课程。此外,在选取的所有中小学样本教师中,有约20.83%的教师缺乏正规的英语教育专业背景。由此可得出,该地区有较多英语教师缺乏扎实的英语语言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标对外语师资的严格要求。这种专业知识素养低下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也较为明显:多数英语教师的语调存在较大问题且口音较重,有个别教师甚至尚未熟练掌握国际音标;很多英语教师口语表达不规范、不流畅;部分教师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较明显的错误等。
由于语言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素养较低,因此,该地区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也相应较低。在课堂观察与访谈中发现,绝大部分样本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与落后,在课堂中仍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少教师表示,虽然对大多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都有所了解,但并不知道如何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能将其恰当与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调查还发现,大部分教师也缺乏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能力与信心,目标语的使用量严重不足,而且其语言输入过于简单,课堂用语不够规范,教师反馈较单一,注重形式反馈,忽视意义反馈。同时,由于样本学校81.3%的英语教师为汉族,大多不懂黎语、苗语,因此多数教师无法使用三语协调的方法进行教学,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语码转换,也无法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该地区教师的教学手段仍较为落后,尚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充分结合起来。
从科研素养来看,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严重不足,仅有37.5%的样本学校教师参与过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也不多,在有限的成果中,多数也是应付职称评定的产物。大部分教师对科研抱有消极应付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其教学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缺乏对自身教学进行深入反思的能力。
调查发现,约有72.92%的教师表示喜欢教师职业;但只有41.67%的教师表示,若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仍然坚定地选择教师职业;约52.08%的教师对重新选择教师职业持不确定态度。在职业选择原因上,大部分(约58.33%)教师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假期、收入等因素才选择了该职业。此外,大多数教师(约58.33%)对学校持负面态度,认为教学条件不够好、国内外进修机会少、个人发展空间较小。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样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度并不高,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较弱。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
海南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外语师资现状要求职后培训模式应从不同水平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教师近期需求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既要解决该地区民族外语教师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也要保障外语师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可从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与培训评估方式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外语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
1.培训内容模块化
目前,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培训的种类包括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送教下乡、置换脱产培训、专家讲座、观摩课、网络培训等。培训形式看似多样,实则成效不高。问卷与访谈数据表明,目前职后培训的内容仍未与民族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43.8%的教师表示培训虽能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资源,但与其实际教学关系不够紧密,适用性不强。此外,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诉求也不尽相同,如79.2%的教师想获得来自专家的经验指点,62.5%的教师希望提升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43.8%的教师渴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掌握现代化技术运用的手段,27.1%的教师想了解如何更好地处理教材、课程与教改的关系,还有22.9%的教师希望提升科研水平。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诉求具体如图1所示。
鉴于教师不同的实际需求,可对职后培训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统筹规划,并设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块,如“语言教育学理论学习模块”“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能力提升模块”“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提升模块”“校本研究模块”“教材、课程与教改研究模块”“学术能力提升模块”等。根据不同模块的培训内容,可邀请不同的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对不同需求的教师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应尽可能互不交叉,但要相互融会贯通。教师可根据各自的兴趣与实际需求,每次培训选择2~3个模块进行学习,弥补各自知识与能力的短板。
2.培训对象类别化
图1 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诉求
在统筹规划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训时,除了应考虑教师自身的诉求外,也应根据教师学历层次、任职年限、职称类别等,将培训对象进行分类,根据教师类别确定培训内容。例如,针对学历较低的教师,可将“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提升模块”列为必修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语言专业知识素养;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可将“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能力提升模块”列为必选模块,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与积累教学经验;对于有一定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老”教师,可将“学术能力提升模块”列为必修模块,为其今后进一步开展教研工作积累必要的科研知识。分层分类培训不仅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资源,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分级分步地提高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民族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3.评估规范化
调查发现,目前民族地区外语教师职后培训仍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评估体系。70.8%的教师反映,并非每次培训的效果都能得到专业的评判与鉴别,而且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得到充足的后续跟踪指导与评价。鉴于此,为了确保培训质量,需要构建操作性较强的职后培训评估体系。具体来说,在培训过程中,可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如测验、论文、公开课、教学比赛、教学反思与研讨、研究计划等多种形式),对受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培训后,也可通过师徒帮扶、跟课调研、网上指导等形式跟踪指导受训教师开展后续学习与教学科研工作。
民族落后地区与汉族发达地区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学习与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从而提升教学成效。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民族地区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并使其呈常态化。这主要是因为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方面的具体问题较类似,各教师之间可通过观摩课、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同行交流,取长补短。在与同类教师的不断交流中,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能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研能力。
在“一区一港”的战略背景下,要提高基础教育外语人才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海南基础外语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海南民族地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除了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同行交流外,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不断引进优质的基础外语教育高端人才到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工作,带动当地师资水平的共同提升;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绩效工资政策有所倾斜,从工资、住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次,针对职后培训成效较好的民族外语教师,相关部门可适当增加物质奖励,或将其纳入职称评定、省内外或国外进修优先考虑的对象,以进一步激励民族地区外语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外语师资水平。为了提升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质量,就要全面提升该地区外语师资质量,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完善职后培训模式,加强同行交流,并积极寻求来自政府与教育管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说明的是,限于调研人手有限,该调查涉及的范围还可进一步扩大,调查的要素也可更加全面,因此文中所提建议与对策可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