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效性浅析

2020-01-09 15:42:19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必修课教育工作者实效性

■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 魏 华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效性缺失原因剖析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选修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必修课阅读在数量、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为此确保选修课课程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也是现阶段高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纵观当前课堂实践教学过程,课程开设成效与预期开设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而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工作者对选修课的教学价值缺乏高度认知、选修课的开设周期过于随意、教师未认识到选修课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响较为根深蒂固、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易混淆、选修课的教学时间无法保障以及教师缺乏对选修课的系统性评价。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选修课实效性的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不仅关乎课程教学成效,甚至对其他学科也有着一定影响。为此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深化的教学时代下,选修课成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其教学实效性是否达成也因此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高中语文选修课在积淀学生语言、文化、思维、审美等层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还具有如下显著教学意义:

(一)实效性是教学效益的内涵

纵观当前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为满足现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核心教育教学发展方向,从某方面来说语文选修课的实效性其实本质上就是教学效益的内涵。简单来讲“教学效益”主要分为三方面,即——效果、效应和效率,效果指知识学得、能力习得、方法悟得;效应则表现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效率即课堂单位时间里学生完成的阅读量、练习量、记忆量和理解量。

(二)实效性的实现有助于对课程进行综合性反思

在以往“灌输式”和“填鸭式”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难以对课程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长此以往在影响教师后期课堂实践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实效性教学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从某方面来说可帮助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教学进行综合性反思,并通过对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价值追求进行区别,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由此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效性的优化策略

(一)确定学习篇目后进行自主组元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对课程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选修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学习篇目的确定时,为保证教学的实效性,需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并将其组成单元,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

在进行单元组合的过程中,目前来看自主组元形式主要有两种——与必修课整合、自由组合。当学生选择与必修课进行整合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必修课内容进行选修课的选题、整合。如对人教版《必修3》《必修4》而言,由于课程主要以唐宋诗词为主,因此在选修课整合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让其与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相结合,从而在实现内容补充和完善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完成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对内容的拓展;在进行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来了解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篇目,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度确定教学内容,由此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二)在课程教学中完成语言积累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述,但纵观当前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育工作的重心始终集中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受到了一定影响。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与必修课相比篇幅长、教学量大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课堂实践教学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完成语言积累和文本疑问的发现等任务,教育工作者可将选修课课程分为“前课、中课、后课”三阶段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字音字形词语的辨识与辨析、经典妙句的摘抄与理解和句式的仿写与续写,帮助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由此在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同时,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三)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个性解读

文本个性化解读是高中选修课中课程的主要教学活动,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文本个性化解读工作能否落实到位,对课程教学实效性而言具有重要影响。简单来讲,所谓的“个性解读”其实本质上就是学生对于文本的一种自我认知和理解,个性化解读的突破口就在于区别大众化人云亦云的文本切入方式。为此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有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批判思维以及矛盾思维的同时,找到个性化解读的突破口,由此在保证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比较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大多是被动接受的,主观能动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极易导致他们产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最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进行比较探究,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所作出的重要战略性改革。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选修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比较阅读的实施不仅能让选修文本阅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此外通过对比文本内容、作者纵向和横向以及中外作家作品等,不仅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此外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唐宋诗词鉴赏》第一单元选取了四篇山水诗,虽然同样是写“山水诗”,但不同作者由于自身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写作习惯的不同,山水诗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为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两两对比,由此在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理解度的基础上,为后期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结语

简而言之,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学科,与此同时伴随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确保语文选修课的实效性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就目前来看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开设成效未能达到预期开设目标,为此在后期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确保各项实效性教学工作落实到位,最终在反思和重建中为语文教育守正。

猜你喜欢
必修课教育工作者实效性
鲸宝宝的必修课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1:40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0
“在挫败中成长”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