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华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两个一百年”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渊源、理论依据、实践逻辑和国际视野,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指南。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1]悠久的中华文化蕴含的丰富为政理念积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王朝正统、家国天下作为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基本结构,则赋予了中国制度鲜明的民族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需要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土壤,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制度自信。
首先,要挖掘与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时代价值。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如《论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老子则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价值理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融汇于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之中,为我国“五位一体”的建设实践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挖掘和阐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我们在追本溯源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基因,以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凝聚制度自信。
其次,要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培育制度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型塑于传统社会,必然打上深沉的传统烙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制度自信不是因循守旧或直接照搬传统,而是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生命。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要求,对仍有借鉴价值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予以改变,赋予其时代内涵与现代形式;创新性发展就是与时俱进地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予以拓展、完善。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制度自信就需要以批判的精神探索其蕴含的治国理念、传统政治模式与新时代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的有机关联,正确处理好“古”“今”关系,在制度建设与完善中赋予传统理念与模式以新的内涵,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扬弃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优越性的彰显,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呈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指引了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探索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根本、基本的政治制度。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历史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多种新型制度模式,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第三、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转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节点,坚持“四个全面”,深化制度认知,彰显制度优势,并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不断促进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为世界治理与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历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过程,也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科学性阐释表明了中国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与重要性的阐释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模式。两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树立理论自信,进而以此为支撑坚定制度自信。
首先,要联系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阐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设想是建立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判断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此,理应被社会主义中国所坚持与发展。
其次,要聚焦中国实践,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纵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走过了一条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艰辛之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惨痛的经验告诫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国情,聚焦中国实践,分别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建设、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指导和引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的各项建设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对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制度选择、中国制度模式的自信。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制度自信不是建立在美好想象而是建立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制度自信只有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伟大成就中,才能不断得以夯实、强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要不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制度体系向制度效能的转化中坚定自信。
首先,要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发展。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主体。社会主义制度长盛不衰的秘密就蕴含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之中。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均体现了人民的中心地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但也需要深知,自信是动态的、变化的。制度自信不能仅停留在已有制度的自信之上,还要在动态的制度完善与发展中夯实自信。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突出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求,以自我反思、自我改革的勇气推动制度的继续发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
其次,要促进制度体系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的优势在执行中才能更好彰显,制度的自信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被强化。制度执行的关键在于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人民群众直观感知、体验的发展成效。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自信主要来自于制度保障下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改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更要求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解决矛盾和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聚焦关乎民生改善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制度自信的前提是制度认同。认同是“个人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4]。认同是在“他者”存在的情况下对“我者”的认识与归属。认知、情感、行为构成了认同的三维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深入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践行。当今世界全球化、市场化、民主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加强,这既为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国家、制度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化。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鼓吹西方民主、宣扬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多种方式否认、诋毁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纳入国际视野中,在批判西方错误思潮、厘清中西制度之别和对比中西治理效能中坚定中国立场,坚守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
首先,要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谬误,坚定中国制度选择。普世价值是自苏联解体以来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的西方错误思潮。普世价值将西方的自由、民主等价值理念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以此鼓吹西方民主制度,诋毁和否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普世价值’实质上就是美国的价值观,目的是要求中国从经济到政治和文化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即所谓‘融入世界主流文明’。”[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通过阐释价值范畴的要义、区分“普世价值”与“普世价值观”来批判“普世价值”的歪曲谬误;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人们自觉抵制和防范“普世价值”的铜墙铁壁。
其次,要客观对比“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彰显中国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一方面,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各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加深了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及西方经济发展缓慢,与此同时,西方民主的弊端日益凸显。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将“金钱政治”的特征暴露无遗,“使美国政治在内在合法性、外在行动力两个方面都伤得不轻”[6]。反观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日益突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需要立足中国实践,通过科学比较“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现实,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定人们对“风景这边独好”的深刻认识与感知。
最后,要揭示中西制度的价值之别,明确中国制度的国际情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武力、和平演变等为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民主输出截然不同,对内具有鲜明的为民情怀,坚守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对外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发展为价值目标,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担当。十八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越来越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日益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推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仅要展示好中国的国际责任与国际担当,更要在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中增强制度认同、强化制度自信。
总之,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结果,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动力。制度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应依循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国内到国际的思维逻辑,立足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土壤,诠释其深层次的理论根源,深化其现实制度实践,着眼其存在的国际空间。唯有如此,制度自信才能得以不断彰显并日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