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2020-01-09 03:13吴耘燕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吴耘燕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61)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财政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这些重要论断对高校育人模式提出新要求,明确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推进协同育人路径的必要性。通过对近十年文献梳理发现,关于高校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高校党政部门协同育人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实践探索和研究深度上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1]。

一、高校传统育人模式的局限性

(一)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繁重

当前大部分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为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辅导员工作依然存在管理学生人数多,实际工作中很多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远远超过规定的1:200的师生比,有的辅导员还需同时负责多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导致其日常工作任务繁重,承担责任大的情况[2]。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职责范围广,工作内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工作、行政事务、班委培训、学风班风建设、主题班会教育、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学生评奖评优、学生资助工作、校园危机事件处理、学生心理辅导、调节宿舍矛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与学生家长定期沟通等。严格的学生管理要求与繁琐的日常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量时间,使得辅导员们疲于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思政育人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向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背景薄弱

由于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招聘要求不统一,辅导员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或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比例高,因此大部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薄弱,在开展思政、德育教育工作时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和理论依据,育人效果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最佳状态[3]。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还需要有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由于高校辅导员的人员配比不合理、知识背景欠缺、辅导员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能,辅导员单方面育人的工作现状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三)内在动机不足

内在动机对于个体行为有着较强的影响,能够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4]。由于大部分高校缺乏针对辅导员设置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无法做到奖惩分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因此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整体满意度不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辅导员与学生的差异化增大,在高校内职业发展、晋升途径有限,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因此辅导员寻求工作创新、学习进步的动力不足,其个性特质和内在动机不足将对思政育人感染力产生影响[5]。

(四)育人模式单一,未形成合力育人局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育人方式局限于辅导员开展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率高的主题班会、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等,单方面的思想灌输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尤其是针对当前“00后”的学生,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强、渠道广、思维灵敏、喜欢新颖灵活有趣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归属于不同部门,高校辅导员忙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内处理繁琐事务,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停留在课堂管理、学生出勤率、学风建设等方面,缺乏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新兴教学理念的交流,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无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6]。

二、开拓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的现实意义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00后大学生的出现,高校的育人工作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也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专业课教师以及各部门承担更多的职责,与时俱进地思考并落实学生易于接受的育人方式,要始终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阐述“四个正确认识”的内容以及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要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保障德育和智育相互促进与统一

对于高校而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以德育和智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肩负着育人重任的主要力量来源则是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主要力量,其育人能力与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专业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智育的实施主体。只有二者协作沟通,才能确保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确保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

(三)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任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本质,还应包括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无法凭借单方面力量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而必须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进行协同育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仅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显然不符合接班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加强教育主体间的紧密联系,正是将高校“三全”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

(四)集中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主体优势

协同育人模式的宗旨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在高校推进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最大化地集中教育教学资源,明确各教育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促进高校各部门、各要素的深度合作,共享规范化、个性化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将协同育人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三、推进协同育人实践创新

(一)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专业课教师通力合作

要想抓好学生主体,润物细无声地贯彻三全育人方针,就要掌握科学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在高校合力育人体系中,与学生接触第一线的工作性质使辅导员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辅导员“单枪匹马”的育人力量受到现实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与其他专业课教师、高校各个部门形成工作联动,统筹校园内外,为学生个人进步、学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首先,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具有高度一致的协同育人目标,即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两者的育人领域和工作职责具有交叉互补性。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用担当之勇彰显命运与共,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专业课教师则肩负着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的职责,需要在有限的课堂内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二者只有互为借鉴、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在与专业课教师的协作育人中,应充分发挥专业课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价值渗透作用,促进思想引领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的真正发生,实现高效率教学。例如,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探索课程专业知识之外的育人内涵,从人类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入手,分享与专业相关的人文道德典故入手,引发学生对科学、哲学、人文道德的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的意识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些内涵丰富的教学手段将会对学生的生涯发展产生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

(二)创新主题班会、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想育人课程模块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深入观察研究00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方式,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定期开展项目学习、案例教学、研讨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创新主题班会、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模块。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到辅导员的育人工作中,在探讨交流中学、在实践教学中学、在情景模拟中学,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辅导员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主题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职业经验分享和就业指导,通过贴近实际生活和所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强化就业诚信观和从业道德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新颖、活泼、趣味性强的主题班会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步提高思想觉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素质拓展形成班级特色文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归属感;通过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学生的诚信教育、德育教育、感恩教育。大学生资助工作是贯穿高校思政育人环节的重点工作,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19年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金额1,316.89亿元,比上年增加166.59亿元,增幅14.48%[7]。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普通高校资助工作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覆盖面广,时间长,国家政策的实施落实既需要辅导员付诸耐心、细心、责任心,也需要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随着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以两微一端、腾讯QQ、短视频软件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软件得到了空前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0年4月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9.04亿,网民年龄结构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1.5%;网民群体中学生数量最多,达到了26.9%[8]。

由统计数据可看出,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时俱进地突破、改变工作方式,使育人工作与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牢筑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弘扬正能量,切实将思想政治育人和教学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增强互联网资源在日常育人中的应用,有利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培养大学生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与老师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中受到正面的影响,实现课上与课下、理论与实践、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四)开设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室,开展专题培训

高校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鼓励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合作申请创办“协同育人”工作室,以思政部教授或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形成团队力量,定期开展专题育人培训,帮助高校教育主体共同研究协作育人专项课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室不仅能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提升的机会、评职称的科研平台、职业晋升的途径,同时还可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通过与辅导员的密切沟通、合作,便于专业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动态,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实现由单一的教学角色转变为教育教学者的双重角色。

四、结论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及时获取真实的课堂反馈,便于思考、总结教学能力,稳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增强专业教师在课堂外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发挥专业课教师业务知识的优势;二是可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专业学习和多学科综合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按照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要求来完成工作使命、创新育人方法、促进工作思考、规划职业发展,在工作实践中逐渐蜕变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辅导员,最终可以达到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工作幸福度的目标[9]。

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还有利于辅导员借鉴学习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创新形成“00后”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教育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引路人、思想引领者、传道授业解惑者,首先要坚持育人、育心、育德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积极、主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管理理论等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10]。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能够帮助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高校育人主体,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