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捷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61)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内容设计,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开展理论传播、价值引领、道德熏陶、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成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概念发源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总书记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讲授几门思政课,更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使各类专业课程与传统的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这个讲话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研究大多数基于传统研究型高校,对于新兴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关注度不够。很显然,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应当受到重视。其次,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在探讨课程思政的意义,或者某一门具体课程建设的内容,很少有研究专门着眼于课程思政的“方法论”问题。然而,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的简单组合,思政元素应当柔性融入,而不能生硬强加,因此有关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现有的研究大多笼统地阐述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很少有研究基于某个特定专业进行讨论,尤其是还没有研究涉及到会计学专业。作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会计学专业应该怎样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铜陵学院为例,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背景,重点探讨会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故事激趣法、袭故弥新法、形象熏陶法、以案示警法、实践锻炼法等五种方法。
“故事激趣法”是指教师使用有一定趣味性的案例作为引导,通过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成本的一种方法。布隆迪(1972)指出大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传统的讲授,还包括启发和友爱教学[8]。这种启发可以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也可以是与之相近的“杜威的问题解决法”。在会计类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在挖掘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背后的“道德元素”时,不断地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引导,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学生对故事所蕴含的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念课件,一味地用枯燥的会计数字进行说教灌输,学生就很可能成为刷手机看微信的低头族。相反地,如果教师能够紧扣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会计案例来引发讨论,教学效果将显著提升。故事的类比和隐喻对稳固专业知识、启迪生命智慧、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人生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讲故事胜过讲道理,教师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将讲故事的方法运用到会计学课堂,学会讲好会计故事,用故事说话,用故事沟通心灵,用故事教育学生。要把故事讲到学生的心坎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教无痕,润物无声,潜移转化地塑造人格、心理与灵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会计知识,真正感受到在会计课堂上能够“学中乐,乐中学”。
举例来说,对于《中级财务会计》中“在建工程”这一节内容,当我们向学生解释为何“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就要以暂估价值转为固定资产,而不是等到彻底竣工决算后再转固定资产”时,就可以说很多企业钻政策漏洞的故事。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很多企业虽然办公楼已经完工可使用,但是以“竣工决算未完成”为理由去拖延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时间,从而达到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虚增会计利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讲这个现实中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就要“预转固”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知晓不能做钻政策漏洞的事情。再举例来说,当我们讲授“资产减值”这个章节时,就可以和学生说著名的“洗大澡”的故事。告诉学生们企业是如何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的漏洞来达到“跨年转移利润”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为何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不允许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
可见,巧借故事有助于讲清道理,利用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感情,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设置背景,树立守法诚信的意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抽象地说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机械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其效果远远不如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教育就是讲故事,所以会计类教师要学会用故事激趣法来进行课程思政,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
会计类课程思政还可以采用袭故弥新的方法。“袭故弥新”的说法是由西晋评论家陆机提出的,在这里借用于会计课程思政建设。所谓“袭故”,是对会计发展史上名人名家优秀会计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所谓“弥新”,就是赋予这些优秀会计文化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挖掘和拓展会计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扬光大。
“袭故弥新”要求会计类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取意于前人而能做到悉心立异,自出新意,也就是说,把会计界前辈名宿的有益话语融化到自己的课堂之中,于“故的挖掘”和“新的融入”中,拓展出新时代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价值观,使所讲授的内容更有渊源,更加深刻,信息量更大,说服力更强,既有鲜明的传统性,也有强烈的现代性;夕拾朝华,守正创新,袭故弥新见性情、育德性、见真谛,课程思政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为例,当教师在讲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可靠性”的重要性时,可以加入对“中国会计之父”、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生平与会计文化思想的介绍。潘先生创立于1927年的“立信会计”品牌在我国会计界久负盛名,其“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理念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借用先人的故事告诫学生,诚实守信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会计精神的应有之义。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朱镕基总理的著名题词进行讲解。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国家会计学院考察时曾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通过总理的谆谆教导,我们可以告诫学生,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自觉做到信誉至上、保密守信、不搞虚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靠。总之,会计专业教师应当推陈出新,袭故弥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握诚信教育时机,主动融入会计道德教育材料,着重培养学生守信意识,做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素质一体发力,相得益彰,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
会计类课程思政要针对学生成长特点,聚焦青年思想关切,着眼于学生精神文化与高尚品格的熏陶濡染,在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汇聚会计界或与会计相关人物的榜样力量,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典型示范。熏陶是人在环境、氛围事件中受到的无意识的感染、教育或启示,是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巨大的正能量。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应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
举例来说,在会计相关的财经法规教学中,教师可发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比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已故的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的生平事迹。杨纪琬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参与者、《会计法》的主要起草者、新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创始人、现代会计教育的先行者。杨先生有三重身份:教师,学者和官员。作为大学教师,他诲人不倦,以关爱学生的情怀为会计界培育了一批批饱学之士。作为著名学者,他以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风,用睿智的思想铸就了会计理论耀眼之塔。作为一名官员,他光明磊落奋勇开拓,为会计改革发展增添了烁烁光彩,特别是在推动我国会计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讲到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我校财会专业八六届毕业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沈浩同志的《沈浩日记》中的片断。沈浩同志在2004年9月3日的日记中提到:在会计中,谨慎性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处事,都应当重视谨慎性的原则。从会计知识点上看,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防止企业故意高估资产和收入,故意低估负债和费用,起到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帮助投资者债权人预警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却存在大量没有遵循谨慎性原则的案例,这不仅损害了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最终也使企业自身的利益受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带举例沈浩日记中对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友、处事”等方面的理解,虽然花的时间很短,却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起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时对于沈浩作为我校会计学院的校友、运用身边的典型与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也会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
以案示警法就是利用现实中的负面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正确价值观的灌输,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最终目的。早在二十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就提出了“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围绕一定教学目标,把实际中真实的案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紧接着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复杂案例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详细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复杂问题能力。以案示警法是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中的进一步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于负面案例。在会计领域,有许多不讲诚信、账务造假的典型案例,教师在讲授到相关课程内容时,举一反三,以案示警,对会计审计专业学生会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举例来说,会计知识点上的“财务欺诈”案例与思政教育点上的“诚实守信”,两者不是机械组合而是有机融合的。会计实务中,从英国的“南海事件”到美国的“安然事件”,再到近期的“瑞信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和“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会计记录的严重失实,致使投资者蒙受巨额亏损的案件不计其数。与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财务信息的失实问题也时有发生。近年来暴露出来的银广夏、东方电子、黎明股份以及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案可谓触目惊心,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频频发生的造假风波,使会计行业饱受针砭,这表明一些会计从业者存在诚信困境。教师在课程内容中以案教学,使学生触目惊心,受到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从这些反面教材中引以为戒,进一步加深了对会计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的理解。
课程融入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践锻炼法就是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试图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时会忽略实践的重要性,他们会简单地认为实践教学是“技术课程”的范畴,作为塑造思想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教学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然而,与价值观相关的概念在脱离生活现实时能否被学生真正掌握和接受是值得怀疑的。换言之,进行价值观的宣扬,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这些价值观成为将来指导个人行为,影响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方法。佩里(1937)指出:“学习过程中应当从属一些‘应用性活动’,‘应用’也是知识的组成部分。”[9]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可以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加入游历游学、工厂考察、田野调查等环节,让学生在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中锤炼品质。
举例来说,在会计类课程账务模拟实训环节,可以设置由学生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参与模拟企业账务处理乃至日常经营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在模拟实训中预设部门之间的冲突矛盾和经营中的不合规事项,为学生设置难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去体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务工作,同时还能使学生感受在实务工作中团队协作、冲突协调和遵守职业道德等的必要性。
会计类课程思政要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必须注重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方面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培训教学的环节,突出学中做、做中用、用中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总之,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铸魂育人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这五种方法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使用时相互衔接,效果上相互加成的。在某一个知识点讲授的初期,一般采用“故事激趣法”,而在学习的中间阶段,“袭故弥新法”、“形象熏陶法”和“以案示警法”可以自如运用,相互穿插。在学习的后期阶段,特别是课内课外实习实训时,“实践锻炼法”就变成了主要的运用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围绕客观公正的意识、诚实守信的品格、进取创新的追求和开放广阔的胸襟的会计精神来展开。在会计精神中,“客观公正”是会计行业之本,“诚实守信”是会计工作之魂,“进取创新”是会计发展之源,“开放胸襟”是会计进步之基,四者构成了中国会计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核。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的实施,就是为这个精神内核与教学内容服务的。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深化,一定会使专业课程彰显出立德树人溢出效应,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会计从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