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基于散文文体的研究

2020-01-09 13:37倪红庆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观照

倪红庆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中学,上海 200000)

一、目前初中散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阅读兴趣缺乏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阅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或是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说明文,对于看似“神散”实则“形聚”的散文,阅读兴趣就大打折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了对散文的兴趣,失去了对散文文体的独特阅读体验,那教学效果肯定就不尽如人意。

(二)散文教学缺乏文体特色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教学必须重视整体之美。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被肢解成了字、词、句、段,先介绍作者的生平背景、理清字词,接着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然后总结中心思想,最后粗略地分析一下写作特点、品析一下语言,虽然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散文的美学价值、作品独特的情感体验则相对较少,散文教学没有了“散文味儿”,不仅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有提升,他们对散文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减。

二、文体特色在散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散文的选材与日常生活、身边事件息息相关,学好散文,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提高他们在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其次,散文多抒真情实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剧变期,散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能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多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再次,散文中的艺术形象呈散跳式,片断与片断间并没有必要的关联,行文全凭艺术需要和写作意志而调度,若学生掌握好这个特点,能让他们学会从这个角度来鉴赏散文,并培养他们在写作中调度素材的能力。最后,散文的表达叙述、抒情、议论、描写随需选用,舒卷自如;散文的语言运用平实朴素与鲜活灵动兼而有之,学习散文,能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手法,这对他们日后的写作和鉴赏散文十分重要。

三、基于散文文体特色的教学改进策略

从散文文本的研读角度出发,一篇散文往往在选材与意蕴、篇章的营构与风貌、意象与情境意味以及语言运用的不同效用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特征。教师应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展开具有文体特色的散文教学,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感受情感美、哲思美、形式美、语言美。

(一)观照文本选材与意蕴的表达

散文的选材与它表现出来的意蕴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让学生注意找出两者的关系,将意蕴的品味落实到对素材的解读中。散文《石缝间的生命》,作者通过对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松柏”的生命特点的刻画,得出了三个感悟“应对环境、顽者生存”“改变自我、适者生存”“改变环境、开天辟地”,若教师在教学这类散文时能够把教学点落在客观事物与人生哲理的相似关系上,也许能玩味出深刻、独特的意蕴。在“领悟主题”环节,可引导学生找到:语句一:“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语句二:“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将语句一语句二一起鉴赏,就可以品味出文字背后的“层进式”意蕴:生命不要逃避困厄的环境;生命应该主动去寻求困厄的环境锻炼自己。

散文的选材很自由,但始终是从本体角度抒写个性感受,我们不应把散文的选材视作简单的陈列事实来教学,而应观照到素材背后形而上的意蕴,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精神家园。

(二)观照散文篇章的营构和风貌

散文是“自由”的,作者想表现的内容不被形式所束缚,相反内容却影响着篇章的营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对散文的风貌进行审美,让学生了解散文这个文体在表达方式上的多姿多彩,而不是对篇章的营构作形式上的简单段落划分等。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在表达方式上,有写实的,有写意的,甚至有象征的。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是一篇典型的写意散文,全文30个自然段,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没有完整地描写这些后生的外貌、动作语言和打鼓的过程,而是注重神韵的刻画;也没有直接描写安塞腰鼓的声音特点,而是写它们与山崖、观众的心碰撞的反应等等,意随笔走,用墨纵放,注重神韵。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构思之美时,可出示这样四个句子,并提问:说说为什么要反复出现这些句子?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好一个安塞腰鼓!

③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④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视觉到声音,从舞蹈动作到心灵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写意散文一般可带来抽象但具有神韵的风貌,所以在教学中就不应把审美点再落在对客观现实的描写和记叙上,而是观照写意的笔触和神韵之处,品味出独特的风貌。

(三)观照散文的意象与情境意味

大至宇宙、微至滴水瓣花,无一不可在散文作家的笔下涉及。但一篇真正优秀的散文,更重要的是能将生活素材和人生经验转化为富于艺术质感、审美性、鲜活真挚又富理趣的形象,这类形象就是在散文教学中要观照的“意象”。冰心的《笑》,就是大量精致繁富的意象入文的最好例子:在“雨后”“清光”和“光云”下的安琪儿“抱着花、扬着翅膀、向着我微微的笑”;五年前的“古道边”“流水”和“新月”里的农村小孩的“微笑”;十年前“麦穗和葡萄架”下,抱花倚门的老妇人对我的“微笑”。这里的“花”“雨后”“清光”“光云”“流水”“新月”“麦陇”“葡萄架”都是美、善、欢乐的象征,它们在文中先后出现,给读者带来视觉的美感,并让这些意象外表上的美与作品主题的“爱”完成了在价值上美与爱的统一,营造出一种脱俗、高尚、清丽的情境。

在散文教学时,应观照作品意象的象征、情境所构成的特有之境,帮助学生从意象和情境角度去鉴赏、效仿散文的书写。

(四)观照散文语言运用的不同效应

散文是讲究文采、语体质感的文体,散文的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是作家个性气质、生命情调的显现,也是其艺术造诣的凝结。以朱自清的《背影》中送行那一段为例:“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作者以白描的文字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但仔细品味,作者的用词却又都十分精准。如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还有“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等都是;还有父亲在月台上爬上爬下帮我“买橘子”的一段更是白描的经典: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手攀着”“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父亲的衣着和体态“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来扣题写背影,寥寥数笔且语言朴素简单,却将父亲的原态原貌呈现于读者面前。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品读出藏于语言文字的“淡中有味”。

散文语言或具绚烂之美,或典雅含蓄,或宁静致远……在散文的语言教学时,应充分观照语言运用的不同效应,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倡的抓文体特征的散文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真正读懂“散文”,对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必需的。作为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语文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的融合,这种境界和修养不仅是对学生的,更是对教师的。教师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积累与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热情,都关乎散文教学质量与语文能力,对此必须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观照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由《论语》观照孔子的修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