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2020-01-09 13:14陈素清梁华定
台州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活动课程

陈素清,梁华定

(台州学院 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0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1]。作为一门跨学科、动态开放性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它在我国中小学已全面实施[2-3],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高校,部分高师院校为了因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谢国忠[4]基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基础教育为目的,提出了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特点与理念;张俊峰[5]从课程定位、目标要求、知识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评价管理方面,探索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彭燕凌[6]从提高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的角度,提出了在课程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许应华[7]等针对培养师范生具备初步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课程“理论学习、见习学习和实践学习”三阶段教学模式。

相比于中小学,从总体上看,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目前除部分高师院校在师范类相关专业独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8]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真正独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多,组织实施仍然举步维艰。究其根源在于受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缺乏准确的理解,对课程的定位、内涵及特点认识不到位,导致课程的常态实施、有效实施及过程保障机制缺失等[9]。针对上述问题,探索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实施模式,对应用型高校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在当前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等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主题。应用型高校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构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独立设置的必修课程,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项积极举措,理应成为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亮点[9-10]。

从课程结构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新课程学习形态,具有超越学科界限,实现“分科与综合并举”的课程结构,与学科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在习得一定的知识、经验、能力、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结合工作过程进行重构,改变知识的排序方式,让课程更多地着眼于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和能力的形成[11]。因此,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突破以学科知识构建的传统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的弊端,使课程结构更加均衡合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也为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提供了可能。

从课程性质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1],其课程的内涵及教学目标与学科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见习)、创新项目训练(学科竞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传统的实践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相对于传统的实践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整合,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12],是一门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综合程度最高的独立性实践性课程。因此,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与其他实践课程形成循序渐进有机融合体系,能有效促进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协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促进本科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及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课程活动方式而言,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属于实践活动课程范畴,但其活动方式既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也不同于学生课外活动,它是“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不同,作为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形态,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也是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活动方式。因此,高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针对主题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统整多种知识,既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课程观念的更新,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人文知识、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具有独特价值。

2 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需要包括师资、场地设施、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等条件的支撑。同时,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有效实施,要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及经费保障等机制。

高校的管理模式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保证。一是高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性,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高校拥有根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设置相关课程的自主权。近年来,许多高校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特色课程建设两个维度努力实现向应用性转型,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契机。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软件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硬件保障。高校特别注重“互联网+”教育,重视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普遍建有具备IRS即时反馈系统、实物提示机、智能化教学工具等主要功能的“智慧教室”,为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及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指导提供了更大的教学便利。三是高校时间管理的灵活性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时间保证。高校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基本形成了弹性的课程时间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实施了“阶段性课表”或短学期制,暑期组织学生进行大面积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师生有充分的时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四是高校拥有大量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空间保证。应用型高校特别注重应用实践活动和产教融合,校政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入广泛,建有大量校内开放实验室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便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五是应用型高校拥有较为稳固的校内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师资保障。

同时,高校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可能。高校学生经过中学学习和大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学科知识结构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高校学生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具体参与、沉浸体验、反思性思维的意识强,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的深度和活动实施的广度。

此外,自2001年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施,这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 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探索

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实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课程的目标。作为应用型高校,要紧跟时代背景,结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来制定课程目标,体现其特有的育人价值。

高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应课程的延伸,其课程目标与基础教育各学段间的课程目标既要相互关联又要有所差异,避免简单的重复,体现我国学历教育阶段的“连贯性”和“螺旋上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从培养学生“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出发,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课程的具体目标。高校应从提升学生解决具体工作领域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角度,特别是以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从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出发,形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的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相融合的“四方面”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和习得技能,使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有机融合。

(1)在“价值体认”目标方面。从小学阶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目标;初中阶段“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目标;高中阶段“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目标[1],上升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形成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四个自信”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13]。

(2)在“责任担当”目标方面。从基础学段“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1],拓展到关注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增强事业心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准位,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敬业奉献精神和服务国家的本领。

(3)在“问题解决”目标方面。从小学阶段“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将问题转化成研究小课题”;初中阶段“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高中阶段“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1],提升到能结合个人学科、专业工作领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新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最终形成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独立完成研究总结报告或论文,促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提高理解、分析、批判性思维能力[14]。

(4)在“创意物化”目标方面。从基础学段“动手操作实践、运用信息技术”[1],发展到通过设计完成具有科研和应用价值的项目,创新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将创新精神成果化,由创新走向创造。

4 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原则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原则和特点[1]。作为应用型高校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有与中小学课程不同的自身特点和基本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组织要体现“自主性”原则。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内容,自主开展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性、综合性、需求性、可行性的要求,以学生向今后从事的工作方向迁移为目标,结合自身专业学科,从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超越学科与单元框架的“综合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对课题作出科学判断,自定课题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付诸实际行动,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要善于结合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捕捉和利用课题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自主形成研究总结报告或论文。

(2)课程选题要体现“综合性”原则。学生依据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充分结合所在专业及学科发展前沿、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职业发展的具体工作领域或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选择具有一定深度和创新性的活动主题和内容,达到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避免“学科知识化”。通过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学科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达成课题的实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

(3)课程学习模式要体现“多样性”原则。学生要以“实践与生成”为主线,根据主题,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设计与创作”等各类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体验”、“体悟”、“体认”,主动地获取跨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实践经验升华与创新的目的。

(4)课程管理要体现“灵活性”原则。学校要构建与综合实践课程学习观相适应的、既具灵活性又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对课程组织、时空安排、内容审定、考核评价、质量监控等作出灵活安排,以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15]。教师要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年级组成课程学习小组,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学生要结合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的驱动来选择主题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以理解的维度来安排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创新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提升。

(5)课程评价要体现“整体性”原则。要以课程的价值功能和目标定位为导向,将课程的目标具体化为若干个基本指标,构建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统一的可操作性的课程质量标准;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质性评价”,建立能多渠道真实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学生对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的多维立体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16];要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重视结合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文档的档案式评价。

(6)教师指导要体现“主导性”原则。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的前提下,教师要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通过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教师可通过开设课题论证课、方案论证课、方法指导课、总结评价课等专题讲座,重点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课程、主题及具体目标如何确定、具体研究方法如何设计、课程资源如何收集、调查报告或论文如何撰写、评价如何开展等进行主动指导,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设计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并进行全方位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5 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判断和自主选择来确定现实课题从而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它真正体现以“主题—探究—表达”为组织单元的新课程“学习观”。相比中小学采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基本活动方式[1]而言,作为应用型高校,科学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也是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方式的主要特点。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选题特点,融合各类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来创新活动方式,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从2017年开始,教学团队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尝试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学中按照“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成果展示及考核”四个途径,让学生在确定选题后,分组参与调研→收集素材、整理资料→形成成果、成果展示→交流完善,最后分享收获和不足。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选题。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组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课程选题“综合性”原则确定主题。选题时,要求学生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具有一定的深广度,便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习得知识、应用知识,实现“学、用、创”相衔接。如结合当地某知名制药企业、材料企业的主导产品,以“XXX(类)药的生产和研究”、“XXX(类)材料的生产和研究”为主题展开。

(2)方案的制定。主题确定后,课程学习小组依据课程学习模式“多样性”原则,根据主题自主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交指导教师负责审核。实施方案应包括课题研究达到的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实践活动的形式、实施应具备的条件与可行性分析、实施进度计划及时间安排、人员分工、成绩评定办法等。如“XXX(类)药的生产和研究”为主题的课题,可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兴趣、职业意向分为“产品市场调研及销售策略”、“药品合成工艺及研究”、“药品生产车间设计”、“药品检测鉴定”等子课题组织实施。

(3)方案的实施。学生按照课程实施方案开展活动,课程学习小组定期开会,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按时完成研究进度,形成阶段性成果。以“药品合成工艺及研究”子课题为例,实施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到企业参观调研或实习、见习,与企业相关人员深度访谈获取感性认识;通过查阅文献等了解国内外生产现状或研究进展;通过实验模拟生产过程进行真实体验;通过进一步深度思考和科学研究提出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

(4)成果展示及考核。各课程学习小组完成课题任务后形成结题总结报告,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班交流、成果展示分享。教师就各小组的陈述、交流进行分析总结并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在课题结题考核时,教师组织学生依据课题实施方案中成绩评定办法,结合各学习小组提交的成果展示材料和课程教学文档统筹量化学生课程学习中各阶段的成绩,最终对组内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经过几轮尝试实践表明,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结合自身特点,主动选择活动主题,按照课程方案开展活动,形成具一定深度的研究总结报告及教学文档。通过融合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工作领域或社会关注问题,能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收集学生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反馈意见,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满意。普遍认为与其他课程相比,学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获得了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自己合作学习意识、团队意识、交流研讨能力均有显著作用。同时,通过具体实施途径的不断探索,也为应用型高校今后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应用型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