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古诗情境,抒写作文新貌

2020-01-09 13:17杨羡华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谋篇古诗词诗词

杨羡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永丰初级中学,广西 北流 537400)

韩愈先生曾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现实接地气的说法则是:作文是考试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地位毋庸置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笔者就古诗教学与作文教学两者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即:让学生在积累古诗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古诗词所渲染的情境中,运用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在立意、谋篇和语言这几方面下功夫,写成富有个性与新意的作文。

一、作文现状分析

我们发现,初中生写不好作文,首先体现在题材缺乏。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限制了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在作文中表现为选材狭隘,如:表现“母爱”的主题,常见的就是生病时妈妈照顾我;表现“师爱”的主题就是老师带病上课等。

其次,品位不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所见所闻增加了,但普遍存在认识片面、局限,思维广而不深、虚而不实等问题,写作存在“低幼化”倾向,文章中体现不出一定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

相应地,我们认为,学生要写好文章,至少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素材转化能力;二是思维能力;三是表达能力;四是结构组织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讲解,课外读物的积累,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在生活过程中,学生耳闻目睹,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怎样激活已经积淀在学生身上的能力,如何使学生的积累形诸文字,并进而稳定为写作能力,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理论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首先要带着问题去观察具体事实,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认知结构,上升为概念,最后转化为新的能力。现代多元化社会也在提醒我们,教学各要素组合得最合理,教学系统就能达到最优化的运行程度。

三、实践探索

在古诗文教学中发现:古诗词在“物——意”的转化中和作文有相同之处。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重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诵读、联想、同感、体验、采撷、化用,调整模式和组织要素的结构关系,让古诗和写作之间有机整合,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一)“吟诵联想”提升立意

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于吟读。吟读应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吟诵诗歌的基础上,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情境,展开联想与想象。可以想象诗词中的情境,将情境具象化于脑海中;也可以想象与此类似的题材作品或者生活场景,使诗词情境得以拓展。

教师在指导吟读的基础上再结合诗词创作背景分析,学生就能渐入诗歌意境,理解由“象”到“意”的提升。如:同是写春,却各有不同。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春”是乱花纷繁、浅草初长的喜悦与欢欣,对自然的礼赞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气息扑面而来,继而引导学生思考:珍惜春日的美好,感恩春天的赋予,热爱生命。吟李商隐《无题》的“春”则是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惆怅,更添离别之苦。这样的“苦春”,让学生去反思:大好春光中的离别是苦涩,而少年的我,正是处于人生中的春天,所以更当惜时奋发。通过联想与比较,丰富了积累,发散了思维,写出来的文章立意更有深度。

(二)“同感体验”合理谋篇

诗是语言的艺术,含蓄、精练的语言蕴涵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要抓住诗人笔酣墨饱、着力渲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深深地引入诗的意境,引发学生强烈的“同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填补诗词中的艺术空白的写作激情,谋篇布局就更加富有想象性和合理化。

诗眼佳句“细嚼”出真味。所谓细嚼,就是咀嚼、品味,即对于诗中一些关键的、传神的或者有哲理的字、词、句,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咀嚼、品味,从而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深刻。比如在诵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诗人为什么用“深”,而不用“生”?我通过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两个词含义后,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描摹画面进一步直观感受,体会“深”带来的草木茂密荒凉的感觉,也侧面反映国家沦陷后人民生活的悲苦。这一部分理解透彻后,随堂进行片段作文小练笔。从细处着笔,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抓住主要内容来谋篇,行文言之有物,真切细腻。

浓缩部分“增扩”显丰富。所谓增扩,就是把诗人本来高度浓缩了的语句加以扩展和增添,使诗句本来的意思明显化、具体化。有些古诗可以全诗扩展,讲求背景、意境完整。如扩写《卖炭翁》,就可以把“伐薪烧炭南山中”到“晓驾炭车辗冰辙”的艰难行进,再到“牛困人饥”和“宫使驱将”强行买炭的整个过程想象描写出来。这首诗歌的扩增是非常富有戏剧性的,学生在诵读和演读,还有课本剧表演中,深深地理解了卖炭翁的艰辛劳苦,也对“宫使驱将”的乖张暴虐深恶痛绝,抓住两个人物进行了细节描写,动人心弦。除全诗扩展外,也可以部分增加扩充,即抓住特别触动情思的部分进行。如“宫使驱将惜不得”可以扩补宫使平时的嚣张跋扈和对待卖炭翁的粗暴蛮横场面,深刻反映诗歌解释的“宫市”黑暗的主题。像这样的“增扩”,学生能够把握好故事的曲折性和详略的安排,较好地完成文章的谋篇布局。

奇思妙想“改写”添新意。所谓改写,就是把古诗的叙述方式和角度等进行大胆的改动编写,从而带来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但是主题思想不做大的改动。如李白的《行路难》一诗的改写,学生梳理了李白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后,走进情境中,用第一人称改写,把叙述性的诗句变成曲折的故事,想象“我”为什么会对前途感到“难解”,“我”在盛唐社会中经历了什么,最后“我”为什么释怀、乐观。这些改变使作文环环相扣,曲折生动之中翻出新意,趣味盎然。

(三)“采撷化用”锻铸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跳跃又具体鲜活的特点,意象的运用能寓情于景,使主题表达更有韵味。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采撷古典诗词的情韵,化为己用。我引导学生诵读《游子吟》和《天净沙·秋思》,结合诗歌的意境,回味感悟生活之后写出作文《一景一物总关情》。有个学生有一段是这样的:“有一种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是夕阳西下时,炊烟袅袅升起的惆怅;是飒飒秋风中,母亲鬓旁的华发划过脸颊;是倚门远眺处,盼儿归来的声声呼唤。”通过化写,把诗歌的“物”更加具体化细腻化,再经由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呈现,达到作文“意”的内涵更加丰富深沉。我们平时所说的“文采斐然”是可以这样锻铸出来的。

四、训练成效

我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循序渐进,古诗词情境作文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同时,在浩渺无边的诗词海洋里,诗词题材多种多样,这为古诗词情境作文提供了广阔的题材空间。田园山水、边塞军旅、亲情友情、离愁别绪、国仇家恨,学生尽可遨游于题材之海中,取其所需,扬己所长,抒情议事,尽展怀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华夏儿女身上得到继承与发展。

有学生在写《最美的邂逅》一文时,选择“诗歌”为写作的对象,其中有一段从《蒹葭》中提炼出来的:我寻向那苍苍的芦苇,又撷取樵子悠悠飘起的一缕秋光,我是那个弄篙荡舟的少年,执着地涉水而来。你是晨曦微露中已在采兰撷芷姑娘,芦苇丛后你清雅的容貌和孤独的忧伤刻在我的心房。你对我颔首莞尔,就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学生的作文芳香馥郁,充满了古诗词的韵味,从立意、谋篇的初步阶段,到后来诗化语言的信手拈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审美情趣更高雅了,作文内容生动深刻,意蕴悠远绵长,个性和新意跃然纸上。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古诗词进行情境作文训练,有其现实意义。当然,这些探索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本人将继续努力,更好地发掘古诗文的优势,与作文一道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猜你喜欢
谋篇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