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实效性提升对策

2020-01-09 13:18■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者同伴社团

■刘 冰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根据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我国报告的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86万例。2018年,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已经不再是距离人们遥远的疾病,并且逐渐显示出向大学校园侵袭的趋势。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大学生中新诊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年增长率高达30%~50%。艾滋病威胁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事实上,我国高职院校已经着手通过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防艾意识,加强对知识的掌握,进而预防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传播。

一、青春健康教育与同伴教育

青春健康教育是指面向10至24岁的青少年开展的有关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疾病和性伤害预防知识等,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生长发育、思维变化、性别差异和预防性传播疾病,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储备科学健康的知识及技能。青少年在青春期,其生理及心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科学的青春健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伴教育是指将生理背景(如性别、年龄)和社会背景(如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相似,或者是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如兴趣爱好、共同追求)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组织在一起分享信息、共同探讨、互相促进,通过具有影响力的同伴引导实现被教育者对其价值的认同与学习,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

最早于18世纪之初,作为同伴教育雏形的班主任助理制度就已经被教师应用于班级管理之中。教师在班级中选择一位表现出色、有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协助自己管理全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青少年的青春健康教育中,最早的实践者是澳大利亚的生殖健康教育专家Short教授,他在1988年让大学的医学专业新生回到高中,面向年龄相近的高中生开展医学性行为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伴教育理念被引入国内后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同伴教育方式已经被公认为高职院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同伴教育应用于青春健康教育的优势

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同伴教育的实施者与参与者有着相近的生理背景和社会背景,实施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统意义的老师,而是与参与者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朋友。角色的变化使得同伴教育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一)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模式,平等关系利于教学开展

作为参与者的同学甚至是朋友,同伴教育者所传达的青春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被当成是地位更高的人传达的强制性任务,而是朋友给出的真诚建议;不再被当成是出于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让自己考试合格的初衷,而是出于为了朋友健康成长的希望。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隔阂,没有了身份差别的阻碍,让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参与者更能够乐于接纳相关知识的传达并积极与教育者进行交流与互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教育者展开探讨,切实调动起其参与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积极性。一旦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开展即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更能契合学生的需求,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

首先,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实施者与参与者是同学和朋友,参与者乐于将自己的困惑和不解与朋友分享,遇到难题更愿意向他们求助。通过以上途径,同伴教育者能够获得被教育者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其次,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同伴,同伴教育者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所看、所听,了解同学们对于青春健康知识的误解与困惑,进而通过汇总得出典型问题或需求。最后,同伴教育者本身就是普通学生,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和建议,熟悉学生的喜好,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与体会改进同伴教育的教学方式。

同伴教育者通过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轻松获得传统教育方式难以获取的被教育者真实需求。针对被教育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青春健康教育内容供给。教育过程中所讲所学均能解决被教育者的日常困惑,满足其对知识技能的渴望,自然更能吸引被教育者的注意力并顺利实现教育目标。此外,同伴教育者选择迎合当下学生口味的表达方式与语言开展教学,平等的关系与喜闻乐见的方式,自然能够调动被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

(三)活动形式多样,开展便捷

同伴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必拘泥于模式化的教学形式。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知识竞赛法、辩论法等均可以用来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被教育者每次参加活动都处于不同的教学环境,有着强烈的新鲜感,提升对被教育者的吸引力。另外,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不必拘泥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与地点均可开展。日常聊天、宿舍夜聊、即兴演讲等均可以讨论青春健康知识,让被教育者从理念上认同青春健康知识不是羞于启齿的问题,正面青春健康教育,畅所欲言,通过日常交谈,潜移默化中增强青春健康意识。遇到困惑或是不懂的青春健康问题,有时间时随时都可以展开探讨,教室、走廊、网上等等都可以成为交流互动的场所,相对于传统方式,开展的便捷性得到极大提升。

三、高职院校青春同伴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不足

尽管同伴教育应用于青春健康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开展青春同伴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因多种原因导致教育开展和教育成效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关注与支持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已经认同艾滋病等相关疾病的危害性,但又认为此种疫情距离校园遥远,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学生不可能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管理者观念上的不重视,再加上高职院校管理经费的支出项目日渐增多,很难有高职院校愿意在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上投入很多本就紧张的管理经费。另外,随着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提升,管理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开展工作,很难有过多的精力去思考处于尴尬地位的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甚至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安排校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只是确定某个部门作为指导部门。

实际上,高职院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指导部门也没有明确界定。青春健康教育主要依托学生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社团开展,社团的指导部门为团委,同时校医院也承担着青春健康教育的职责。团委作为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社团的指导部门,仅能将其作为普通社团进行管理,无法对其开展专业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校医院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艾滋病防控知识,但与学生接触不多,不了解学生活动的开展方式方法,仅能就专业知识开展指导。这就导致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部门,即使学校指定了指导部门,该部门也因资源的缺乏而无法全面指导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工作。

(二)教学双方关系偏传统化

同伴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学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能够提升被教育者的积极性。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开展过程中,却没有将关系平等的理念切实执行,双方的关系不自觉间就向传统教学关系转变。高职院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教育者一般都是影响力大、表现出色的学生,由其通过同伴教育引导被教育者学习青春健康知识及技能。同伴教育者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教育过程不是强制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对被教育者的观点和思想直接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其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但是实施过程中很难有学生能够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和准则。有影响力的学生,往往也是高年级的学生,本就与多是新生的被教育者有着些许的差别,再加上被教育学生长期经历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习惯,不自觉就将自己所处的地位升高,最终也就导致教学过程中依然没能实现教学双方的关系对等,而向着传统模式倾斜。

(三)教学内容专业性得不到保证

同伴教育的教育者是与被教育者生理背景与社会背景相似的学生,这就意味着同伴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对教学环节的掌控、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技能与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向被教育者传授的是专业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知识,是用来指导被教育者后期实践的,教学内容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顺利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需要专业的传染病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教学技能技巧等。然而因为专业性过强、知识体系过于庞大,再加上同伴教育活动的学生仅仅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此项工作,导致同伴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有时反而增加了被教育者的困惑,一旦被教育者提出疑问,教育者无法回答或者因回答错误而被指出,对教育者的威信和教学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过分依赖学生的热情

高职院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主要依托学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社团开展。首先在社团内部开展同伴教育,继而对社团成员进行同伴教育技能的培训,然后由社团成员面向全校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由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忽视和主管部门的缺失,同伴教育者的培训缺乏科学完善的机制,基本上都是由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社团自行开展,无法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另外,相较于其他兴趣类社团,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社团属于小众冷门类别,社团成员招募工作难度大。工作内容相对敏感,再加上对技能和知识掌握要求较高,学生不感兴趣,社团成员很难坚持。青春健康同伴教育能够正常开展主要依赖于学生的热情。学生热情高,愿意付出和努力,活动开展成效就好。一旦社团换届,如果下一批学生工作能力及热情不高,又缺乏成熟的培训机制,就严重影响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提升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参与高职院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主体很多,要提高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实效性,就要精准定位各参与主体,探寻各参与主体的缺陷与不足,进而通过改进参与主体的工作以实现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一)高度重视,加大政策及资金支持

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摒弃侥幸心理,高度重视学生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工作。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样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科学、高效的青春健康教育。如果被忽视,此项工作就会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的短板甚至隐患,一旦隐患演变成问题,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要为学生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通过多种举措鼓励、引导师生开展、参与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寻求与地方疾病防控部门共建合作平台,利用疾控部门的专业资源,弥补校内不足,同时也利于地方疾控部门对驻地高校青春健康教育的了解与监督,实现校地双赢。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同伴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影响力。例如,可以申办各级计生协会或属地政府青春健康项目,项目获批既可以获得项目资金的支持,还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受到学校的重视。有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校内专业资源,与地方疾控部门共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除对本校学生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之外,还能为属地青少年群体提供服务,开辟校地共建的新路径。

(二)改进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

同伴教育的开展应该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区分,应该采取PLA教学模式,也就是“参与式学习与教学行动”。让参与者从探索知识的兴趣或者解决自己的疑惑出发,主动发起或者参与话题的讨论和问题的解决。主动参与必然具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者的主导下,形成和谐、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喜欢学习并且这种喜欢具有持续性,最终实现同伴教育的目标。另外,要鼓励每个参与者都成为同伴教育的实施者,通过主导同伴教育来实现自我教育的提升。不是每个受教育者都具备成熟或者完备的青春健康知识,但每个人对青春健康知识的理解与建议都是不同的,受教育者可分享自己对于青春健康教育的看法或者建议。即使没有独到的见解或者合理的建议,能够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的疑惑,也是一种锻炼与提升。而别人对自己分享的疑惑进行解答或建议,自然也就进一步实现了同伴教育,只不过自己由教育者又变成了被教育者。

(三)丰富教学内容,契合学生需求

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契合学生需求,只有所讲所教的内容能够解答被教育者的疑问和困惑,让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他才会持续保持参加同伴教育的积极性。为了准确契合学生需求,需要开展前期调研。首先,可以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日常接触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的所思所想,确定某一阶段的典型问题及疑惑,针对典型问题开展研究继而提供贴合需求的教学内容。其次,每次具体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开始前,对即将接受教育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受教育者的类型、人数、活动主题等做好详细的活动策划,让整个同伴教育能够沿着策划的方案平稳开展。最后,还要注意同伴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需求的变化。一旦被教育者出现厌倦或不满的情绪,教育者就不必再僵化地执行事前的策划方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吸引被教育者的注意力。

(四)完善同伴教育者选拔培训机制

同伴教育者是高职院校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核心资源,直接影响同伴教育的开展成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完善同伴教育者的选拔培训机制。首先,在选拔时要严格坚持责任心与自信心的首要标准。青春健康同伴教育要求教育者具有良好的艾滋病等疾病防控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自己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正确的青春健康意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敢于并且坚持将自己的知识、想法分享给别人,因此责任心和自信心是必要条件。其次,要持续为同伴教育者提供知识深化和技能提升的培训机会。除了责任心和自信心,同伴教育者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思辨能力等。主管部门要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同伴教育者定期开展相关能力培训,最好是为这个团队选配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地方疾控部门的专家作为业务指导教师,定期授课。针对本校教师的付出,可以将其计入教师的年度工作量甚至提高统计系数,以保证业务培训的高质量开展。最后,要注意对同伴教育者的上岗考核。开展同伴教育之前,要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考核,除了考核业务知识的掌握外,还应该考核其对同伴教育内涵的理解,以确保同伴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时普遍采用的方式。就其先天优势与实践效果来看,必将在高职院校青春健康教育中取得更大的成效。高职院校在坚持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同时,要避免形式化,切实遵循同伴教育的核心理念,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青春同伴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育者同伴社团
缤纷社团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寻找失散的同伴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