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杪
(宜宾学院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1年)》强调“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2019年至2021年,要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1]。而社区矫正作为刑罚轻刑化的代表,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再社会化的实现程度。在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个有效的法律矫正手段,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社区矫正对象有序地实现再社会化,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法治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于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全面统筹原则即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上的全面统筹来引导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主要体现在:全方位地制定和完善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政策法规;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以保障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全过程地实施对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2]。
相较于政府的全面统筹原则而言,当政府统筹的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需要时,就需要依托企业和培训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来完成。同时,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多样性特点也决定了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是为了使社区矫正人员获得职业生存技术和能力,其是一个过程性内容[3]。从实践来看,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着培训主体单一、培训模式守旧、缺乏统一的培训运行机制和有效运转平台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培训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当下,不同社区矫正人员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参加培训的目的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需要围绕这些需求来改进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建立起满足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多元需求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满足他们多元需求的培训帮扶矫正活动。
1.政府统筹规划不到位
虽然国家对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在加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地落实培训工作,但由于目前职业技能培训涉及到教育、科技、人力、建设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仅实现了各司其职,却很难形成合力,缺乏统筹协调和规划,这也就导致了在实践中对培训资源的整合不到位、管理模式不统一、培训规划不成体系等问题的出现[4]。
2.资金统筹不到位
目前,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都主要依赖于中央及地方财政,地方财政虽然有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专项资金投入,但毕竟投入是有限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使得培训的资金非常有限,培训工作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开展,教学设备的购进、教师队伍的聘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局限。加之专项资金投入又因政府统筹使用中对市场化程度的了解不够,投入资金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培训对象的现实需求,导致了有限的培训资源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企业参与
一方面,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从成本投入与经济收益的权衡来说,企业很难主动参与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培训的政策性规定是比较缺失的,尤其是财政性补助的地方性政策比较缺失。
2.职业培训学校参与
当前,主要由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存在着难以与就业有效对接的问题。一方面,职业培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非常有限,教材建设滞后,缺乏系统的培训教材,教学设备陈旧、技术手段单一,加之线上培训模块总体比较缺失,实际培训效果一直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矫正对象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培训学校选派的培训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更倾向于对普识性内容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相对缺乏,使得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
3.行业协会参与严重不足
当前,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参与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行业协会参与度不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结果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使得职业技能培训没能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从而影响了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从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来看,目前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多地聚焦在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的关注上,形成了技能培训的单一模式,忽视了社区矫正人员从培训到工作的双向互动需求,忽视了培训机制和就业机制的交替衔接,忽视了对培训过后的就业支持服务,整体培训模式显得单一固化,对培训对象来说缺乏吸引力,导致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3]。加之大部分参与培训的社区矫正人员从自身的文化水平来说,普遍培训意识都比较欠缺,对自身需要通过培训获得什么职业技能等培训目标问题很难形成独立的认识和判断,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参与培训,从而使得培训和就业未能很好地过渡和衔接。
1.政策统筹机制
针对当下涉及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主体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以法律法规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等作为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主体的地位、性质、职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建议在即将出台的《社区矫正法》中对培训定位、培训模式、培训场所、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监督管理以及就业评估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2.资金统筹机制
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培训的各项经费投入,为培训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首先要继续加大和保障对企业的培训补贴,提升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继续加大和保障对职业学校的培训经费投入,为培训的实施提供资金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积极拓宽经费渠道,有效利用社会资金,为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将企业、社区和社区矫正培训对象都纳入进来,通过企业资助、社会捐助和个人出资等多渠道筹集和利用社会资金。
1.建立社区矫正“中途之家”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中心
目前,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区已经建立了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建立社区矫正“中途之家”的功能不仅限于提供短暂居住的处所,更重要的是提供教育矫正、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尤其是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实施工作更是中途之家工作的重心[5]。具体运作模式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社会培训机构作为社区矫正中途之家的培训实施中心,构建起“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的培训链。
2.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实施中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职能分工
以培训实施中心为依托,将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吸纳到培训过程中,构建“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的培训链,明确各自的职能分工,构建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
(1)企业应积极践行培训的主体职能
企业参与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作为“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培训链的“受益者”,企业在整个培训机制的运行中处于主体地位,理应践行起培训主体的各项职能:第一,积极提供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的职能,即企业作为培训的“受益者”,承担着提供需求信息和提供就业岗位等两项重要的信息提供任务;第二,积极筹措经费的职能,即企业要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好政府的培训补贴;第三,积极参与职业培训过程的职能,即企业对职业培训过程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主动提供与就业岗位对接的实习岗位,依照岗位流程和职业操作规范开展体验式培训[6]。
(2)职业学校需要合理配置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职业院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以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持:第一,提供课程资源。利用目前已经逐步建立的职业化、行业化的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培训课程的设置要围绕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力来展开,课程的设置开发分为开展职业技术知识的培训课程和开展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课程两个部分。第二,提供人才资源。利用目前已经逐步建立的职业化、行业化的职业培训师资,组成适应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选聘要围绕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力来展开,师资队伍的选聘也分为开展职业技术知识培训的师资和开展职业技术能力培训的师资两个部分。
(3)行业协会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一是要建立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证书制度。目前,职业技能培训仅对经考核合格的职业技能培训人员颁发证书。要取得职业技能证书,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的职业技能资质考核且要求较高,而实际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门槛相对较低,并不是所有的就业岗位都要求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尤其是承担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提供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社区矫正人员矫正结束后重返社会的问题,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满足参加过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并有相应的培训证明即可。二是为了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政府推进社区矫正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时,应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受教育背景情况和行业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将行业协会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鉴定机构,组织行业协会对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结业鉴定,经鉴定符合培训标准的参培人员,认可其结业成绩并出具成绩认可证明。由第三方的行业协会来检验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不仅能够满足参培人员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还能够满足参培人员对结业资格和技能培训的证明,切实做到培训的职业化、行业化要求。
3.建设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线上培训系统
就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线上培训系统而言,其具有降低培训投入和丰富课程资源等优势,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的方式搭建信息化培训平台并保障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这种信息化平台的培训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模块:
第一,在线课程学习模块。由来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业的不同培训教师根据不同技术工种所需要的相关职业技能知识和操作技术开放设计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技术课程,课程经培训实施中心认定通过后在平台开放学习,不同的课程根据实际需要规定课程学分,线上完成课程学习并修满课程学分后可获得结业证书。
第二,自主学习测评模块。参与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的矫正人员根据自己的培训需求选择了对应的技术工种完成自主学习以后,可以进入学习测评模块,进行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和在线互动讨论。同时,还可自主选择其他职业技能提升课程的学习,以获得职业能力的自我提升。
第三,行业协会测评模块。为了确保课程含金量和吸引力,设置一个行业协会测评模块,由实施中心整合相关的行业协会资源参与在线课程质量的评估、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以及培训合格的认定。通过行业协会的认定,考核、反馈线上信息系统的培训内容是否合理、培训效果是否达到合格,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培训分层机制,是指依照社区矫正人员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多重需求来进行培训评估,以了解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目标等的内容是否可以满足培训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培训需求,通过对不同需求层次的评估,进行相应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调整,以满足社区矫正人员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7]。根据前文对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分类,将培训目标分为对应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满足掌握职业技能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满足实现顺利就业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满足适应科学技术新发展技能的需要。再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分层,建立不同的分层培训机制:第一个层次,满足掌握职业技能需要的培训机制,可围绕宽厚的技能基础展开,重点指向特色技能培训,结合以部分集中制为主的培训方式展开,主要是节假日班、晚班、周末班等方式;第二个层次,满足实现顺利就业需要的培训机制,可围绕就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展开,结合全日制与部分集中制的培训方式展开,全日制培训以特色技能为主线、力求掌握并运用,部分集中制以拓展技能为主线,拓展技能的培训视培训对象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第三个层次,满足适应科学技术新发展技能需要的培训机制,可围绕新技术工种的新发展进行提高性职业技能培训,为了便于及时整合更新培训资源,建议以线上培训系统为主。
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在宏观层面是否实现了统筹协调机制、在中观层面是否实现了多元参与机制、在微观层面是否实现了分层培训机制,都直接影响着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实效的发挥。因此,需要对政府、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行业协会等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多元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合力,共同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这群特殊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