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彦臣 蔺丽军 李素峰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创新人才成为京津冀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
京津冀合作进程可追溯到21世纪初。2004年,《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发布,这是京津冀区域合作早期的标志性文件,标志着一体化建设步入正轨。2006年,“十一五”规划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首都经济圈”。从最初“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到京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区域合作,再到“环首都经济圈”,以首都为核心的区域边界及其概念不断更新,京津冀合作主旨越来越明晰。
2011年,“首都经济圈”的提出,意味着京津冀以战略规划为导向的一体化进程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正式提出协同发展概念,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突出政治中心与行政中心,引领科技创新;天津具有制造研发的优势;河北产业转型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实现资源协同共享,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雄安新区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生态、产业等为纽带的空间格局,实现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三地产业布局及区域功能不同,决定了三地人才需求有所不同。作为科技创新引领中心的北京,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大;天津对制造业方面人才需求量大;而河北对接京津产业,需要大量商贸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加深,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创造性思维、复合型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1]。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创新人才的重要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要提高京津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提出了“三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企业—政府”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200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葛洛首次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一种全新形式;是通过整合系统的各创新要素,实现结构优化;是实现产出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高校协同创新是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指引下,高等院校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构建以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为主体的共建创新平台,实现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力求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完成突破性创新,实现主体间协同发展[2]。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需求,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京津冀高校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政策有效衔接,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全新组织模式。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和核心,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协同创新的骨干力量。目前,京津冀高校大都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创新主体无法有效联动,缺乏深度合作,创新人才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衔接,某种程度上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悖[3]。为解决以上突出问题,京津冀高校需要构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京津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培养,不仅包括京津冀内部的政府、高校、企业的协同,而且包括三地之间政府、高校、企业的协同。京津冀三地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北京市结合首都产业的区域转移,按照“人才+产业”的发展模式,使人才流动带动产业群发展;河北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提出“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4];天津提出加快京津冀完善渤海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加快开发区域人才开发机制。
京津冀三地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政策的有效衔接,签署了《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合作机制框架协议》,为国家和地区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保障,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
京津冀高校的资源和发展不均衡,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水平也不均衡。京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呈现溢出的状态,河北的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人口众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落后于京津地区[5]。京津冀高校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为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京津冀高校应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于前沿领域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围绕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学科开展协同创新模式,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科学布局,优势互补,重视发挥高校集群效应,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司其职,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北京高校应以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依托,明确以培养原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同时承担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疏解和转移。天津应以国家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建设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的特色鲜明一流学科。河北省劳动力丰富、地域广阔,应借助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服务于承接产业结构调整的应用型学科。在人才培养政策上,需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协同创新层次,培养创新型人才。
协同校内外资源,提高高校知识凝聚力。校内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优势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努力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注重教学内容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注重实践,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视人才、科研、学科建设的融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校外利用京津冀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深化三地区高校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进行校地合作,培养技术型创新人才。这就需要京津冀高校间建立教学联盟,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选派优秀教师交流互教等协同办学模式。
一方面,京津冀高校、政府、企业应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协调三地高校教育资源,确保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并对京津冀三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动态追踪与评价;另一方面,应构建三地区间高校、政府、企业相互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合理引导教育资源由京津向河北有序流动,加快京津冀教育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