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的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以《浮躁》英译本的乡土语言翻译为例

2020-01-09 13:10李雪婷宋晓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葛浩文可读性

刘 娟 李雪婷 宋晓焕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2014年,在“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指出中国文学“走出去”需要两个因素:一是作家与其作品,二是翻译。葛浩文翻译了众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且很多译作在海外获得了众多奖项,助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因此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葛浩文翻译贾平凹的《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获得第八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浮躁》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葛浩文的文学翻译思想,旨在探索中国文学海外推广的翻译规范。

一、葛浩文的文学翻译思想

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译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葛浩文认为,“文学译者作为文化中介,他对于作者、文本以及读者的责任,是通过他与一种文化中的文字、概念以及意向的角力,并在为另一种文化穿新衣的过程中,得以调解的。”这一比喻揭示了葛浩文追求“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翻译美学思想[1]148。

文学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桥梁和中介,在两种语言的翻译转换实践中,需调解众多因素,以使各方因素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译者应对作家和文本负责,遵循忠实原则,准确地理解作家的思想和把握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此外,译者应对读者负责,将源语言翻译转换为目标语时,应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具有读者意识,在忠实、准确的基础上不能使译文语言晦涩难懂,应使用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表达,以实现文本翻译的可读性,促使文学作品译本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中得到接受和传播。

二、葛浩文《浮躁》英译本中的文学翻译思想

贾平凹作为陕西乡土文学的代表,在创作《浮躁》这部长篇小说时使用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语言。乡土语言蕴含着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因此,对葛浩文《浮躁》英译本中的方言、俗语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但对乡土语言理解力不足制约了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2]。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的载体。这里通过分析《浮躁》英译本中的乡土语言翻译个例,探究葛浩文追求“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文学翻译思想。

(一)准确性

葛浩文在接受李文静的访谈时说:“跟丽君相比,我会保留更多……总而言之,要看中文读者从中读到了什么。”[3]可见,葛浩文比较重视对作者和文本负责,遵循忠实的原则,重视译文的准确性。他在翻译时使用直译法,既忠实于原文,又保留了原文中语言和文化的异域特色。例如,“夹脚鞋子穿”[4]22译为“wear tight shoes”[5]34。“夹脚鞋子穿”指穿小的鞋子会夹脚,意思等同于“穿小鞋”,比喻受人暗中刁难,译为“wear tight shoes”,意思是穿紧的鞋子。该翻译直接准确,无须再做任何补译或者解释,因为穿的鞋子小了,对于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读者而言,身体感受是相同的。又如:“男双旋,拆房卖砖”[4]27译为“A man with two whorls tears down his house and sellsthe bricks”[5]43。“男双旋,拆房卖砖”,指男子头上如有两个旋,会拆了自家房子卖掉砖,意思等同于“败家子”。葛浩文采用直译法,将名词对等翻译,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特色。

(二)可读性

葛浩文曾说:“我乐于将各类中文书(好的、坏的、一般的)译成可读性强、易于接受,甚至是畅销的文学书籍。”[1]145因为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差异性,葛浩文在进行两种语言形式的转化时,并不能做到字字对等、句句对等。为了忠实于原文,葛浩文从语义层面入手,将中文读者所读到的意象,通过归化处理或者采用意译,使译文可读性强,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例(1):

原文:到此时,韩文举才后悔莫及,怨雷大空“口上没毛,办事不牢”。[4]23

译文:But Han Wenju began to regret his indiscretion and complained to Lei Dakong:“You can’t get anything done if you don’t hold your tongue.”[5]35

“口上没毛”指嘴上没长胡子,代指年轻人;“办事不牢”指年轻人办事不牢靠、不老练。“hold your tongue”的意思是闭嘴、保持缄默。译文是想表达如果事情没办好就不要说。该翻译从语言形式上看会被视为误译,但从语境内涵上看,这一英语表达并没有误译,原文是雷大空状告田中正,韩文举怕对小水不利,埋怨雷大空应在能确保不会对家人不利的情况下再说出田中正和嫂嫂之事,在这之前应保持沉默。译文恰好能够准确地根据上下文语境翻译语义,行文流畅且可读性很强。

例(2):

原文:画匠就说:“他胡成精,什么事也没个落脚。”[4]30

译文:“He’s a wild young thing,” the painter said.“He can’t stick to anything.”[5]45

“胡成精”指人行为没谱,葛译为“a wild young thing”,意思是轻狂的年轻人;“落脚”指停留的地方,葛译为“stick to anything”,意思是坚持做事。本句语境是金狗想闯出一番事业,做起撑船生意,画匠在田正中的揶揄下说金狗年少轻狂,做事没谱,凡事不能坚持。从语言形式上看,该翻译并未准确地保留源语言的方言特色,但是根据上下文语义,葛浩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翻译该方言,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且准确的语义翻译使译文的可读性较强。

(三)可接受性

葛浩文认为,译者不仅要对作者和文本负责,还应对读者负责,但是相比作者和文本,译者更应该对读者负责。为读者负责,葛浩文在翻译中采取的一个策略就是对原文词语进行删改,使译作更易于目标语读者接受[6]。2018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上,葛浩文指出翻译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多方合作的。而对译文的删改,有时是译者的选择,有时也是编辑的选择,目的是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例(3):

原文:当他知道金狗与小水事情坏了的消息之后,他骂田家,发誓再也不给田家麦秋二料去出劳力。[4]105

译 文:When he heard that Golden Dog and Water Girl had broken up, he reviled the Tian clan and vowed never to help them again with their autumn harvest.[5]154-155

“麦秋二料”在关中方言中是指一年中夏季收麦子,收完小麦之后种玉米,秋季再收玉米。“二料”也就是一年收获两次,一次小麦,一次玉米。“麦秋二料”译为“autumn harvest”,仅指秋季的收获,准确来说应该是两季,但从语义上讲,对于目标语读者而言,秋季的收获是可接受的。“二料”并未译出一年两季分别收小麦和玉米的意思,省译了“二料”,就源语言文化而言,该翻译是误译,但是从译者、编辑和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出发,该翻译行为在另一文化场域中是可接受的。

结语

本文选取《浮躁》葛浩文英译本中的乡土语言翻译个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葛浩文的自述、接受访谈和研讨会讲话内容,从“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三个层面,探讨葛浩文所追求的文学翻译思想,以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探索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翻译规范。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葛浩文可读性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从“资本”到文化软实力:葛浩文英译研究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
报纸专副刊可读性探究——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为例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