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兵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7)
制造业是实现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理论与实践均表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以及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2019年中央明确提出,“今后将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制造业,凝聚力量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当前南通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风口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这对于夯实南通实体经济基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充分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因素”这一角度进行理论梳理,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三大理论,即:产业集群理论(ICT)、国家创新系统理论(NIS)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RIS),这些理论一般认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政策和创新载体等因素是影响一国或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他们对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水平影响相对最大。[1]
创新投入是创新驱动最重要的推动力,它决定一国或地区开展创新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创新发展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和均衡的联系,研发投入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力;陈春晖利用相关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问题,认为影响我国自主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资金的投入规模;柳卸林研究认为在一些融资方式较为丰富、融资成本较低,且有一定的资本积累的区域,其科技投入的力度将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张炜研究了浙江省科技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指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效用差异对区域产业经济增长绩效影响较为显著;一般而言,研究学者在对创新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构建的指标体系通过包括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社会风险资金投入以及创新载体投入等内容。[2]
创新环境是企业开展和培育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创新环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两个方面。在营商环境方面方面:李国强、马晓白认为,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政府应致力于创建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着重做好简政放权和加强服务以及健全营商环境法制体系等工作。刘尚希等人认为,完善营商环境,重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应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深化电力等垄断行业改革。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穆荣平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具有显著正相关效应,有助于创新驱动的有效投入和区域经济绩效提升;田力普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对创新活动具有明显支持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推动自主创新活动的市场化进程。
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开展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动持续得以进行的根本源动力。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基于知识的创新是最重要的,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和认知水平是开展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动力所在,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是有机整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大学的知识创新;经济学家保罗·罗默认为,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动力分别是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知识投资,创新人才越多、技术创新越快、知识投资比重越高则经济增长越快;赵兰香认为,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引进力度是衡量科技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叶伟巍认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大障碍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动力不足,应制定以创新能力、工作绩效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和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政策,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
创新政策即政府的行动力,是影响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成效的重要因素,包括政府自身制度创新和政府决策内容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政府一方面应当通过制度创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制度创新应该与企业科技创新协调一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的分析模型从政府支持机制的影响因素角度解释企业创新战略选择实施的原因。决策内容创新方面,张辉认为政府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创新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支持举措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创新发展产生直接和显著影响,政府的决策势必会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不同的后果和影响;刘战豫研究认为政府决策对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政府为一定的目标可在本区域内通过其特有的权利优势对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来确立产业发展的地位。
创新载体是开展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创新载体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孙晓光认为创新载体不仅能够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有效促进创新型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卢逍遥认为,政府应从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公共平台建设和加强科技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单维民深入论述了科技创新平台对于经济创新型发展的作用,如集聚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以及汇聚创新人才等。
近年来,南通不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学技术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创新方向、大力推动产学研三方互动合作,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为适应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需要,促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意见》、《关于推进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举措,进一步健全了创新政策体系;创新氛围不断向好,制造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南通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数达到2292家,较2012年增长92.4%,民营制造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71.4%由民营制造企业贡献。(数据来源:南通市统计局,下同)
科技创新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018年南通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228亿元,比2012年提高了4.6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70%,较2012年增长1.2%。全市规上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投入新产品开发费用及新产品产值分别为5829项、190.2亿元和2206.1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35.4%、38.4%和41.6%。2018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3.6%,较2012年提高了7.1%;创新投入产业间的配置不平衡,2018年南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化学制品、计算机通信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合计113.4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61.3%,较2012年比重上升7.9%,而纺织服装、玩具、箱包、农产品、钢铁等行业研发经费投入仅为71.6亿元,比重从2012年的46.6%下降至2018年的38.7%,表明创新资本配置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不平衡且在加大。
创新载体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创新载体的数量和层次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规模和水平。近年来,南通根据制造产业发展的现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孵化、完善了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重点支持和打造以龙头制造企业为主体、以前沿技术为方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体系。2018年,全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08家,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科研机构48家,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46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研究室工作站42家,企业研究院2家,重点实验室4家,科技孵化器56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32家),产业创新平台24家。创新载体的大量涌现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南通制造业逐步建立起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需求倒逼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南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斐然,尤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市制造业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前进,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南通中远船务利用自主研发的研发的抗巨大风浪能力的圆筒形整体结构设计及设计技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圆筒型超深海钻探储油平台,实现了我国在国际超深水石油钻井平台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南通企业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上首创特高压直流支柱复合绝缘子,使我国在超(特)高压电站外绝缘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特种导线材料及制备技术突破了制约高性能铝合金导线材料的关键技术;通富微电企业的晶圆级封装(WLP)技术国际领先打破国外高端先进封装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等等。
科研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引擎,科研人员数量和素质水平决定着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近年来,南通创新人才快速增长,2017年南通规上企业R&D人员数量和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为5.5万人和4.0万人年,分别较2012年增长52.8%和40%;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R&D人员分别为3.1万人和2.4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40.9%和64.3%,显示小微型企业科研人员增长更为明显;高层次人才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南通通过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倍增计划”等人才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南通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企业创新人才分别达到430人和2460人,分别较2011年增加了249人和1457人。高层次创新人才规模的壮大为南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3]
创新型企业数量偏少,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截止2018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及苏州的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中有科技机构的单位不及苏州的二分之一,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仅占苏州的1/3,百亿级制造企业数更是只有苏州的六分之一;行业创新效应不突出,虽然我市已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分布松散、产业链关联性不强、科技资源企业共享化水平低下、生产与技术研发协作关系不深,产业链延展性不够紧密、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部分关键技术外部依赖性强,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势必阻碍科技创新效应的辐射和扩散,最终制约南通制造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科技创新资源规模总体不足,支撑能力不强,支持力度有限。对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形成掣肘。政府科技投入规模较小,2018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不足4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不足10亿元,这与周边的苏州、无锡政府投入规模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社会创新投资基金规模偏小,创新资本运作能力不强,投资力度有限,企业创新风险融资困难;创新型人才资源缺乏,企业研发机构中仍以本科及以下人员为主,领军人才增长不多,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成效不显著;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仍不足,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不高,对南通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能充分满足。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除了少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之外,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总体偏弱,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外部依赖性高,缺少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大多处于加工制造的中低端环节,而在技术研发、品牌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环节却很少,从而造成主导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生产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下,技术水平不高。虽然制造业基本已实现流水线和机械化作业,但能完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过程的企业并不多,大多只是产线局部做到了“机械手换人”的半自动化操作,很少有整条产线能够做到“机器人换人”的全自动化生产,而完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工厂”几乎没有。
科技创新平台力量总体还比较薄弱,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产业基地、专业园区数量偏少,配套、集聚功能较弱,大科学装置等硬件设施与周边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目前南通制造企业中拥有省级以上工程中心(实验室)27家,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9家,重点企业研发机构83家,规模均仅相当于苏州的1/3左右。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高层次平台不足制约了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很多企业或者研发机构受限于这些科技服务平台,退而求其次或者不去实施科技创新。二是创新平台布局不合理,创新功能定位不明确。从区域布局来看,现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多建设在南通市区,其他县区很少;从功能定位来看,科技平台所研发内容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共性、关键问题的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多。[4]
政府应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根据本地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实时进行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不断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项目管理方式,形成有利于促进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体制与制度安排;做好制造业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工作,研究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统筹全市的新型创新驱动体制,加强对创新政策制定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到内涵丰富、高效务实,确保前瞻性和科学性;引导和鼓励制造企业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向先进制造业转移;加大对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常态化、高效化的科技项目申报机制和专项资金拨付机制;等等。[5]
实施集群发展策略,牢固树立南通“大制造”的发展理念,以“3+3+N”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采取有力措施,壮大科技型企业和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量,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集群发展优势;集聚资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通过资源整合、联合控股等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争取在五年之内形成超五百亿企业5家、百亿企业20家以上;把握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加快建链、强链、补链步伐,在空间布局上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就地就近实现与关联企业的密切合作,降低企业的生产协作、资源整合和交易成本,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实现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和产品配套;进一步拓宽、延长与联动产业链,增强全市制造业整体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技术迭代发展的能力,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扎实做好产业基础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和钻研行业主导技术的突破点和关键点,在重点链条上选择具有集聚化的产业节点,分阶段、分层次、多渠道整合和创新全球价值链,逐步实现由“南通制造”向“南通质造”转变,最终实现“南通智造”的链式跃迁;以高端纺织、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领域,以“技术研发+自主品牌”为核心内容,树立行业标杆意识,着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促进产品快速升级换代,努力塑造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我市实际的新型制造业发展业态和商业模式,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不断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6]
创新人才招引方式,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重点引进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高端复合型人才,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开发多类型人才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梯队、适应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支撑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方面引导产学研与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增加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助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适应我市新兴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一方面以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为重点,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技术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加大对产学研的扶持力度,鼓励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转化。
根据本市制造业发展定位,加快推动科技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平台;推进创新载体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创新平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的科技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为项目对接、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场所和条件;积极推广“外部投资+内部孵化”的平台发展模式,加快提升创新载体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创新载体提质增效;依托互联网等方式,综合运用众创、众扶、众筹、众包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助力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快速成长;等等。[7]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更是经济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当前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形势下,南通应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引擎,牢固树立南通“大制造”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自主研发和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南通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